飞鲨临空护海疆——歼-15舰载机如何成为中国人的“争气机”

作者:兰顺正

首发自:《现代兵器》——中国航展专题报道

500

从无到有的歼-15

21世纪初期,中国从乌克兰购买了未完工的瓦良格号航母,至此拥有了第一艘航母。而航空母舰是以固定翼舰载机为主要武器的军舰,舰载机越先进,航母的战斗力越强。可当时的中国虽然有了航母,却并没有舰载机以供瓦良格号使用,且中国本土机种中也没有适合改装舰载战斗机的型号,于是发展一款配合瓦良格号使用的舰载机便提上日程。

该项工作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承担,由于之前中国没有相关经验,于是参考从乌克兰获得苏-33原型机T-10K-3舰载机,并以国产歼-11战斗机为基础进而研制双发舰载战斗机。在1996年12月6日,中俄达成协议,由俄罗斯提供技术与飞机零件,协助沈阳飞机公司在中国生产苏-27SK战斗机,协议规定首先由阿穆尔共青城制造厂提供全套部件,由中国组装然后再逐步国产化。引进后中国改称的型号称为歼-11,该型是一型双发动机、远程及全天候制空战斗机。歼-11与瓦良格号苏联原定配置的舰载机苏-33师出同门,均发展自苏-27战斗机,因此,以歼-11发展中国新一代舰载机成为最好的选择。

而苏-33是苏霍伊设计局在苏-27战斗机的基础上,于1984年4月18日开始研制的,为配合苏联海军基辅级航空母舰改进型1143.5项目航空母舰而发展的舰载机,也是瓦良格号航空母舰的制式舰载机,设计初期称之为苏-27K,到1988年一共生产了9架原型机,其中两架在乌克兰尼特卡舰载机训练中心进行试验。苏联解体后,这两架苏-27K被划为乌克兰所有,而乌克兰无力进行苏-27K的后续发展,只能进行封存。本世纪初,中国从乌克兰获得了其中的一架,这无疑加快了中国舰载机的发展。

500

2009年8月,歼-15进行了首次陆基飞行测试。2011年4月25日,第二架歼-15原型机进行了飞行测试。2012年11月23日,歼-15首次在辽宁舰进行着舰测试和起飞测试成功,之后驾驶歼-15的飞行员戴明盟被中央军委授予“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荣誉称号。从这一天起,中国海上没有舰载机的时代成为历史。2013年6月18日,歼-15再次在辽宁舰起降,并进行首次驻舰飞行,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培养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国家。2013年12月初,歼-15正式入列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在此后的年岁中,国产航母舰载机不断拓展实战技能,先后实现了从昼间向夜间、从单机向编队、从技术向战术等多项突破,这意味着实战化能力的形成,特别是夜间起降技术的突破,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舰载机飞行员夜间起降技术的国家。可以说,研制歼-15舰载机是一项伟大工程,新技术多、探索性强、风险性高,跨行业协作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在舰载机研发流程、规范标准体系、机载适配性试验/试飞方法、舰载机飞行员培训等方面填补了空白。

不负众望的歼-15

歼-15舰载机长22.28米,翼展15米,高5.92米,空重17.5吨,最大起飞重量约32.5吨,最大航程不低于3000千米,外形上与俄制苏-33非常相似,为鸭翼-主翼-水平尾翼三翼面控制面构型,又增加了双开缝增升襟翼,大大提高了机翼升力,这种设计为歼-15从航母起降,提供了较好条件。歼-15使用放宽静稳定度、翼身融合布局,使用数字化电传操纵系统,飞行动作和控制上精确、灵活和方便,虽然机身大且重,但飞机操作起来非常好控制也非常灵活。

500

尽管歼-15脱胎于苏-27 型重型歼击机家族,但是相比陆基飞机还有很多不同。一是加强了机体主要框架结构、起落架、武器挂架的强度,同时新设置了着舰尾钩,这些都是为了在航母有限的飞行甲板上和非常短的跑道上进行起降作业。二是使用折叠机翼,其主翼可以向上折叠,可大幅度降低飞机占用停放空间,便于在甲板和机库内进行保存和调度。三是歼-15在所有主要结构和空气动力面上都使用防锈蚀材料,尽一切可能适应高盐、高湿度的航母使用环境。

在动力方面,歼-15初期使用俄罗斯AL-31F发动机,之后使用国产新型涡扇-10改进型涡扇发动机,其与美国F-100发动机和F-110型发动机以及俄罗斯AL-31F发动机相比,在推力、体积、重量、推力瞬变能力、速度响应特性等指标上完全是类似的,同属二战后第三代大推力喷气式发动机,技术水平上完全处于同一水平。同时,涡扇-10改进型涡扇发动机使用的零配件也经过特别的防锈蚀处理,满足了舰载战斗机在起飞、复飞性能上的需求(航母舰载机降落出现问题时,必须立即复飞),也保证了比陆基发动机更强的抗畸变能力,以充分适应舰载机的使用需要。

500

在武备上,歼-15可携带霹雳-8/10等格斗导弹、霹雳-11/12中距离空空弹进行空中优势作战,也可携带鹰击-91反辐射导弹、鹰击-83型空舰导弹、中程空地导弹、远程空地导弹、激光制导炸弹、卫星制导炸弹、防区外弹药撒布器等武器,从而有效打击敌方海上和地面目标。

不断发展的歼-15

在歼-15基本型入役后,中国又以此为基础发展了一定的改进型号。

目前中国航母“辽宁”号和“山东”号上的歼-15舰载机依然使用的是源自前苏联时期的滑跃起飞方式,这种起飞方式虽然不会对航母本身的设计建造提出太大的要求,但却会对舰载机起飞时的载油/载弹量提出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舰载机战斗力的发挥。同时,采用滑跃起飞方式的舰载机不仅对飞机本身性能提出了较大的要求,也增加了飞行员自身的操作难度。因此,中国的第三艘航母“福建”号已经采用了电磁弹射起飞的方式,与之相匹配,弹射版歼-15也就顺理成章。根据相关媒体披露的画面,相比于此前滑跃起飞版歼-15舰载战斗机,弹射版歼-15舰载战斗机的机体强度应该有了较大的增强;同时其前起落架的强度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并且额外安装了一个弹射起飞时需要的弹射牵引杆。

500

另外,中国还在歼-15S双座战斗机基础上改装了歼-15D电子战攻击机。据悉,其主要改进就是将后座改装成电子战设备操纵员,用于操纵机载电子战设备。机翼两端增加辐射源定位吊舱,能够远距离对海面、地面辐射源进行精确定位,引导电子干扰机和反辐射导弹进行打击。飞机还用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替代了歼-15战斗机上面的机械扫描雷达,具备更强对空/对地探测能力,在对地合成孔径模式能够下能够对地面目标进行高精度成像,在逆合成孔径模式下对海面移动目标进行高精度成像,配合电子支援侦察系统,可以识别目标类型和性质。机翼下可以挂载多个电子干扰吊舱,也可以挂载反辐射导弹,能够对目标进行软/硬压制。为了给电子战设备提供空间,歼-15D取消了歼-15舰载战斗机上面的航炮,不过仍然可以挂载空空导弹,具备一定空战自卫能力。

歼-15D电子战攻击机列装之后,有效提高了海军舰载机电子战和防空压制能力。歼-15D可以凭借自己高精度辐射源定位系统,远距离精确定位对方辐射源,为机载电子干扰机、反辐射导弹进行引导,作战效能成倍提高。歼-15D获取的对方电磁信息也可以通过数据链传递给后方指挥所,供后方指挥所建立完整战场电磁态势,推测对方战役意图,为我方火力打击体系提供目标指示。

在文章的最后,有一个人是必须要被提及的,他就是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1978年,17岁的罗阳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飞机制造系高空设备专业就读。大学毕业后,罗阳被分配到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工作。航空报国的情怀和刻苦钻研的精神,让罗阳从一名设计员最终成为中国航空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罗阳带领沈飞歼-15舰载机研制团队,踏上了一条披荆斩棘的辉煌之路,为了按时完成歼-15的研制任务,罗阳从制度和流程上进行提速,他提出把先设计再制造的串行流程改为同时进行。在罗阳的主持下,新的研发模式使效率提高了40%左右,大大缩短了研制周期。而随着航母舰载机上舰飞行的日期越来越近,罗阳身上的压力也变得越发强烈,他的工作节奏从最初的每天11个小时,到最后冲刺阶段的每天20个小时。2012年11月25日舰载机起落试验成功的第二天,辽宁舰胜利返航,人们欢呼着迎接英雄凯旋。而就在这一天,因过度劳累,罗阳永远地离开了,但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位研发国产舰载机的功臣。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