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一谈作为一个小学生家长的体会

现在的教育,就三句话:教师退位,家长补位,学生缺位;

现在的学校已经不是以教学为主,而是以考核为主了;以前我们读小学,老师教10节课,然后考核1节课,再加上回家10节课左右的作业时间,教:练:考基本是10:10:1的关系,相对合理,只要跟着教师节奏走,家长不用额外付出努力。现在的小学,每天都有测验,但因为减负,明面上布置的作业又很少,基本是教1节课,考1节课,每天名义作业半节课时长都不到,所以教:练:靠的比例是2:1:2,你们可以看到课堂教育和正式练习的时间比重大大降低了,但考核的时间比重大大增加了。

但这是不符合学习规律的,以这样的教学和联系时间投入,根本满足不了对应的考核需要。为了能满足考核的需要,实际家长必须进来,自己花时间花钱把学校缺失的教和练的部分补上,否则就会跟不上学校的考核进度。被动沦为差生!所以本质就是学校变成了考核家长教育质量的监管部门,而教育的主力变成了家长或者家长请的家教,家长经济上精力上负担比以前重了十几倍,苦不堪言啊!而对于孩子而言,因为考核的密度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强度一下子上去,到三年级每天要跟上考核节奏的话,晚上十点前能睡就不错了,搞得小小年纪对学习毫无兴趣,沦为被推着动的行尸走肉!

投票主题:你觉得小学教育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 筛选机制不合理
  • 人才培养的目标和配套体系过时
  • 学校教育解决不了社会内卷问题,减负终究是缘木求鱼
投票最多可以选择1个

热门评论 2

  • 人不学不知义
    归根结底,还是家长们造成的。
    2006年,中国第一个家委会成立于上海徐汇区教育学院附属小学;然后,智能手机兴起,基于手机的家长群搞起来了。一大帮不专业的宝妈们冲进了教育领域,在与女教师的互动中,构建了今天的教育氛围。
    我自己家是不相信这些女同志们的。我俩孩子都是一二年级不做家庭作业,三年级开始保证周一到周六每天一个小时的家庭作业;晚托不参与;所有通过手机群发布的作业都当没看到。这里是严格执行南昌市教育局的《作业管理规定十不得》,老师也无话可说。
    然后,所谓老师会穿小鞋什么的,也是这些女同志们自己吓自己,我家里两个妹妹当老师,我知道大部分老师们其实心理怎么想的。我这种家长,她们反倒放心,因为对老师们没啥要求。
    至于成绩,数学一直都还好,语文英语中等吧。没啥关系,小学成绩有什么关系,女同志们才追求完美,然后把她们亲生的孩子给弄坏了。
    赞,真的是家长搞出来的。现在有些家长有钱有闲,没事就琢磨孩子怎么样。
    现在某些家长,恨不得什么都替孩子办了,什么请人帮忙搞卫生,自己帮忙出板报,订文具,协调演出什么的,啥都干,一天天的盯着孩子,也不知道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还有没有自主能力。
    我家小的今年初一了,刚搞了个学校文艺演出,每个班都有的,记得以前我们读书的时候,就是文艺委员的事吧,组织几个会唱歌跳舞的搞一两个节目,其他能参加就参加,不能的就当观众了。
    但现在这些家长不一样,一开始就介入了筹划,觉得自己水平不够,花几千块请专业老师排练,费用嘛,当然是班费咯。
    别说是老师,这事啊,老师从头到尾没参与,聪明的很,反正搞得好人家也有光啊。
    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参与各种活动的过程,现在这些家长把这些学习经历给剥夺了,我觉得不是好事。
    有些人老是抱怨现在的年轻人躺平,不想奋斗,他们也要想想自己,孩子长大的过程中,是不是帮的太多了?有没有一种可能,是长大之后,没人管了,他们就不知道怎么办,没方向了啊?
  • 学霸是基因决定的,和后天的培养没太大关系。举个例子:

    儿子小学班上有一对双胞胎,一个爹妈生,一个爹妈养,一个班级上课,所处环境是一样的。四年级之前都不上主科课外班。四年级后,报了同样的课外班。两个孩子的成绩,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所以5年级,地下的孩子课外改成补基础的班,天上的孩子改上拔高课外班。
    不出所料,中考后一个进重点,一个进中专。

    所以大家不用卷,不用焦虑,好的孩子,自己会拼,不好的孩子,拼也没用,不如学点兴趣爱好。

    孩子都会成长,但树叶有高有低,有大有小,不要期望孩子都能长到树尖上,每一片叶子都有他的风采。所有的叶子在一起,才构成祖国这棵参天大树。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28
最热 最早 最新

  • 全部楼层
    Fadaway 作者
    其实,考虑一个问题,什么叫学习习惯?其实,所谓学习习惯是为最大化课堂教育为核心的一套方法论,普通学生因为不能很好的吸收课堂教育,所以需要预习、复习等,但好学生其实是以自学为核心的,对好学生来说,课堂那点时间效率是溢出的,经常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他自己看十分钟就全懂了,练习也不需要做那么多,所以他的学习习惯就和正常的好的学习习惯完全不一致,是以自己的自学习惯为主的。
    对,对于优秀学生而言,上课听不听都无所谓。
    因为课本看看就懂了。
    所谓的学习习惯,是因人而异的。
    如果老师讲的都能记得住,做笔记有什么用处?
    (这种学生颇有一些)
  • Fadaway 作者
    全部楼层
    尘埃落定
    是的,天赋决定上线,后天(学习习惯、能力)决定下线,结果是在上下限之间随机分布,上限决定不了,但只要下线足够高,就不会有坏的结果。
    其实,考虑一个问题,什么叫学习习惯?其实,所谓学习习惯是为最大化课堂教育为核心的一套方法论,普通学生因为不能很好的吸收课堂教育,所以需要预习、复习等,但好学生其实是以自学为核心的,对好学生来说,课堂那点时间效率是溢出的,经常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他自己看十分钟就全懂了,练习也不需要做那么多,所以他的学习习惯就和正常的好的学习习惯完全不一致,是以自己的自学习惯为主的。
  • Fadaway 作者
    全部楼层
    尘埃落定
    是的,天赋决定上线,后天(学习习惯、能力)决定下线,结果是在上下限之间随机分布,上限决定不了,但只要下线足够高,就不会有坏的结果。
    那你是没遇到学渣孩子,下限也是天赋封顶的
  • 全部楼层
    kidding79
    是的,优等生分三种,大概这样粗分:一种是天生聪明的,这样的学生进清北,一种是聪明加勤奋,这样的学生进 985,一种是勤奋,这样的学生进 211。
    是的,天赋决定上线,后天(学习习惯、能力)决定下线,结果是在上下限之间随机分布,上限决定不了,但只要下线足够高,就不会有坏的结果。
  • 全部楼层
    Fadaway 作者
    我觉得你过于强调了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作为前优等生,我认识的顶尖学生都没什么学习习惯,基本都不做什么预习复习错题归类之类的……因为真的不需要
    是的,优等生分三种,大概这样粗分:一种是天生聪明的,这样的学生进清北,一种是聪明加勤奋,这样的学生进 985,一种是勤奋,这样的学生进 211。
  • Fadaway 作者
    kidding79
    作为一个基本成功的过来人,给你点建议:小学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时期,未来初高中成绩如何,就看小学时期培养的学习习惯了。
    成虫还是成龙,就在习惯上。
    其他都是假的。
    我觉得你过于强调了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作为前优等生,我认识的顶尖学生都没什么学习习惯,基本都不做什么预习复习错题归类之类的……因为真的不需要
  • Fadaway 作者
    就我自己而言,我觉得教育卷是社会的问题,学校解决不了,只是能不能卷的有效一点,不要让孩子白吃苦,太浪费时间了,还有就是不想卷的人是不是也有条舒服点的路,不用背挟裹着卷
  • 全部楼层
    bigluo
    赞,真的是家长搞出来的。现在有些家长有钱有闲,没事就琢磨孩子怎么样。
    现在某些家长,恨不得什么都替孩子办了,什么请人帮忙搞卫生,自己帮忙出板报,订文具,协调演出什么的,啥都干,一天天的盯着孩子,也不知道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还有没有自主能力。
    我家小的今年初一了,刚搞了个学校文艺演出,每个班都有的,记得以前我们读书的时候,就是文艺委员的事吧,组织几个会唱歌跳舞的搞一两个节目,其他能参加就参加,不能的就当观众了。
    但现在这些家长不一样,一开始就介入了筹划,觉得自己水平不够,花几千块请专业老师排练,费用嘛,当然是班费咯。
    别说是老师,这事啊,老师从头到尾没参与,聪明的很,反正搞得好人家也有光啊。
    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参与各种活动的过程,现在这些家长把这些学习经历给剥夺了,我觉得不是好事。
    有些人老是抱怨现在的年轻人躺平,不想奋斗,他们也要想想自己,孩子长大的过程中,是不是帮的太多了?有没有一种可能,是长大之后,没人管了,他们就不知道怎么办,没方向了啊?
    我孩子学校最近搞了件事,大快人心,所有家委会都被迫把班费退了。
    失去了经费,家委会就动静少很多了。
  • Fadaway 作者
    全部楼层
    大山小民
    我也特别反感用手机布置作业,小孩记不住家庭作业罚两回就长记性了。现在呢,就眼巴巴的等着家长告诉他们什么作业,完全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
    这就是我说的学生缺位,现在教育完全沦为家长的任务,老师负责考核家长,家长负责督促和教育学生,学生就是块木头被推着走;老师作为更懂教育的人,却在激励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上缺席,只负责监督家长,简直是本末倒置
  • Fadaway 作者
    全部楼层
    速不台
    本来就上不完

    主课课时对于考试难度而言根本不够(我说的是初中)

    晚托时间都是给语数英老师讲课用的

    就这样还是很多地方讲不到,或者说没时间讲透彻只能一带而过(透彻的标准是考试考什么课堂讲什么,不透彻是说考试考的内容课堂讲不到)

    需要家长努力

    主课课时不够的原因是因为现在是素质教育 启发式教育,禁止填鸭式教育,考试同等难度的题目要学生自己去探索领悟,课堂如果按教学大纲就只讲简单的

    听过一节数学公开课,其实课堂上的内容,讲不讲都无所谓,太简单了,小孩自己看书就能懂。但考试的题目,大人很多看着标准答案也要想半天才能理解。平时发的课后练习,按考试的难度,小孩做完10道能错8道,或做不出来,都要靠家长逐一给孩子讲解,否则跟不上进度。

    这就是我说的,教的练的和考的脱节,必须家长和社会资源进来补位,否则根本应付不了考~
  • Fadaway 作者
    guan_16401388912248
    本质上减负就是愚民政策。
    减负最后减了老师的教学负担,但又给他们加了很多莫名其妙的其它非教学负担,最后教师、学生、家长全部都苦不堪言……
  • 学霸是基因决定的,和后天的培养没太大关系。举个例子:

    儿子小学班上有一对双胞胎,一个爹妈生,一个爹妈养,一个班级上课,所处环境是一样的。四年级之前都不上主科课外班。四年级后,报了同样的课外班。两个孩子的成绩,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所以5年级,地下的孩子课外改成补基础的班,天上的孩子改上拔高课外班。
    不出所料,中考后一个进重点,一个进中专。

    所以大家不用卷,不用焦虑,好的孩子,自己会拼,不好的孩子,拼也没用,不如学点兴趣爱好。

    孩子都会成长,但树叶有高有低,有大有小,不要期望孩子都能长到树尖上,每一片叶子都有他的风采。所有的叶子在一起,才构成祖国这棵参天大树。
  • 作为一个基本成功的过来人,给你点建议:小学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时期,未来初高中成绩如何,就看小学时期培养的学习习惯了。
    成虫还是成龙,就在习惯上。
    其他都是假的。
  • 这个是个从上到下的考核体系,省市教育局考核区县教育局,区县教育局考核学校,学校考核老师,老师自然考核学生。那么必须要问下:各级教育局和学校,靠什么标准来考核最终的老师呢?
  • 现实一点,读书是为了更好的职业生涯。用人市场的畸形让劳动者危机感十足,卷不了自己,那就开始卷孩子。
  • 本质上减负就是愚民政策。
  • 我是SMILEFISH
    这个怎么和我的体感不一样。以前我们小是时候课表可简单了,上午语文语文数学数学或者数学数学语文语文,下午体育(音乐)语文或数学,体育和音乐那是一周一次的节目,特别是体育,老是测验跑步,所以我听说上体育课就头疼。上课时间紧张,回家作业就不多,大部分时间都是疯跑或者帮家里做家务。
    现在孩子的课啥道德、美术,书法,音乐,体育,分量可不低。语数英老师们都担心自己的课上不完,就是请家长的时候,也是课间让孩子出来,怕漏了主课不好补。孩子们上学轻松了,作业也就多一点,再加上没有人玩,都在家里闷着,可盼望体育课了。 
    那天我和孩子看英语阅读,其中有句话说JOHN今天不想上学,因为今天没有体育课。我都了愣了半天,没有理会过来其中的原因,倒是我孩子立马会心的笑了起来。
    本来就上不完

    主课课时对于考试难度而言根本不够(我说的是初中)

    晚托时间都是给语数英老师讲课用的

    就这样还是很多地方讲不到,或者说没时间讲透彻只能一带而过(透彻的标准是考试考什么课堂讲什么,不透彻是说考试考的内容课堂讲不到)

    需要家长努力

    主课课时不够的原因是因为现在是素质教育 启发式教育,禁止填鸭式教育,考试同等难度的题目要学生自己去探索领悟,课堂如果按教学大纲就只讲简单的

    听过一节数学公开课,其实课堂上的内容,讲不讲都无所谓,太简单了,小孩自己看书就能懂。但考试的题目,大人很多看着标准答案也要想半天才能理解。平时发的课后练习,按考试的难度,小孩做完10道能错8道,或做不出来,都要靠家长逐一给孩子讲解,否则跟不上进度。

  • 人不学不知义
    归根结底,还是家长们造成的。
    2006年,中国第一个家委会成立于上海徐汇区教育学院附属小学;然后,智能手机兴起,基于手机的家长群搞起来了。一大帮不专业的宝妈们冲进了教育领域,在与女教师的互动中,构建了今天的教育氛围。
    我自己家是不相信这些女同志们的。我俩孩子都是一二年级不做家庭作业,三年级开始保证周一到周六每天一个小时的家庭作业;晚托不参与;所有通过手机群发布的作业都当没看到。这里是严格执行南昌市教育局的《作业管理规定十不得》,老师也无话可说。
    然后,所谓老师会穿小鞋什么的,也是这些女同志们自己吓自己,我家里两个妹妹当老师,我知道大部分老师们其实心理怎么想的。我这种家长,她们反倒放心,因为对老师们没啥要求。
    至于成绩,数学一直都还好,语文英语中等吧。没啥关系,小学成绩有什么关系,女同志们才追求完美,然后把她们亲生的孩子给弄坏了。
    我也特别反感用手机布置作业,小孩记不住家庭作业罚两回就长记性了。现在呢,就眼巴巴的等着家长告诉他们什么作业,完全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
  • 学习成绩优劣主要是先天基因决定的,后天习惯的养成起一部分作用,不过大概率优势叠加,劣势叠加。
    谈论这一类事物只能谈论普遍性大概率,个例无意义没有谈论价值。
  • 地里种太阳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因为自私,因为想把别人踩在脚下,因为想赢得竞争的胜利,所以孩子沦为工具,教育只剩下教,跟育毫无关系。所以条件变好了,孩子们却更不开心了,更早的厌恶了学习。即使是好学生,也一副早早看透了的样子,无非是就那样。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