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炒作的本质就是庞氏骗局

钱塘潮先生突发奇想,主张中国政府发行“比特币原理的数字人民币”,鼓动全民挖矿炒币。他说这样既能发财搞活经济又解决了就业,一举两得利国利民。钱塘潮先生可谓观网神人,他总能时不时提出这类让人惊掉下巴的高论。

钱先生全民炒币的高论自然遭到众多网友的反对,这众多反对者里面就包括观网另一位神人、民科理论家“深思的蓝”先生。深思先生照例展示了他的深刻,指出比特币之类的东西仅凭稀缺性并不能成为货币,因为比特币没有“有用性”——看看,”理论家”就是不一样,一眼就看到了“有用性〞,比一般网友高明了不止一个层次。

我理解,钱塘潮先生之所以提出政府直接坐庄创发比特币类“数字货币”让全民挖矿炒币,完全是因为眼红:特朗普声称要使比特币合法化,最近比特币在境外疯炒到10万美元一枚。钱先生觉得这钱来得太快太容易、与其让别人赚不如自己赚,咱干脆政府坐庄,由国家信用加持炒币,那还不得赚大发了?

深思的蓝先生的问题则在于,做为民科“理论家”的他既不懂理论也缺少常识,却喜欢摆出一付“理论家”模样一本正经地就他自己完全不懂的东西高谈阔论夸夸其谈。他反对比特币炒作完全是出于他一贯的反资本反利润反市场经济反私有制的本能——他这样的人当然是天生反感一切投机活动的。稍微有点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现代货币之所以能成为货币既不在于稀缺性也不在于“有用性”: 世界上各国政府发行的货币动辄万亿元百万亿元,有啥“稀缺性”?而那些五花八门花花绿绿的纸票子本身又有啥狗屁“有用性〞?何况今天在中国货币几乎完全无纸化了,连张纸都不是。

现代货币的本质其实就是国家强制和国家信用。国家强制命令国内所有经济活动都必须用本币为结算手段,并且强制性确定了本币币值、用国家信用为其做保证。

在技术上政府当然有能力创制类似比特币原理的虚拟品,但比特币即使由政府来创发有国家信用加持也仍然成不了货币。一是因为它无法无限量发行——货币是要在亿万人每天每时的天量日常交易中频繁使用的,所有它不能稀缺,货币如果稀缺了经济就要出大问题了,所以宏观上货币必须是需要多少就能供应多少必须是无限的。二是因为比特币做为投机品其价格随时暴涨暴跌完全无法为特定人所控制。货币币值必须有稳定性必须是政府可控的,否则谁敢用它做日常交易和储蓄投资手段?比特币在投机中频繁地暴涨暴跌谁都无法控制,即使国家也无能为力。比特市之类的虚拟产品本质属性就是投机性,它天生就是用于做投机标的的。即使它由政府制发,它一旦出手政府也就对它丧失了控制能力,政府不可能用国家信用国民财富为它的投机估值做保证。所以,比特币类型的数码虚拟产品不可能成为正常的货币,顶多只可能因其稀缺性和交易隐秘性被极特殊人群在极特殊交易中用做临时结算手段。

在我看来,比特币之类东西炒作本质上与庞氏骗局没啥区别: 设计一个虚无缥缈的投机标的,编造一套发财暴富故事吸引人们来买它——人们之所以会去买它是因为相信它的价格会上涨能赚钱,而当人们蜂涌而至来买它的时候,它真会涨价也真会让买了它的人赚钱,反过来又吸引更多的人投更多的钱买它然后它的价格进一步上涨。学过数学的人都会懂,这个游戏要不断玩下去,前提是投入的钱必须持续不断地以几何级数量膨涨,投机的雪球必须越滚越大并且能无限大才行。这在现实中这当然是不可持续的,投机资金总有难以为继资金链总有断裂的一天。一旦资金链断裂,泡沫就破灭了,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这类欺诈把戏在近现代历史上已经上演过无数次,现在和将来仍会继续不断上演,因为人的贪婪本性不会变。数码科技的包装只能变换欺诈的马甲,但改变不了欺诈的实质,科技加持只会让泡沫吹得更大后果更严重。

钱塘潮先生鼓吹国家出面坐庄来玩这个把戏,用国家信用来吸引全国人民做赌徒拿出压箱底的血汗钱挖矿炒币炒这么个虚无缥缈的数字投机品,还异想天开提出搞什么“特区”,真是够可以的。

钱塘潮先生是个神人,政府坐庄全民挖矿是个馊得不能再馊的馊主意,联想到不久前他还曾鼓吹给三氯氰胺毒奶粉案的罪犯平反昭雪恢复名誉,他的脑回路真是异于常人。对钱先生和他的高论,大家不必当真就当个逗乐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