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电视剧注水是有它的道理的

【本文来自《电视剧寒冬:十个长剧九个黄,制作预算大缩水》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以前电视剧注水是有它的道理的:

从观众习惯上来讲,客厅电视播放的观看习惯是边看边聊,或边看边做事。这种慢节奏下贸然搞个美剧式的快节奏剧上去,观众转个头就快进了显然很令人不爽。这种情况比如经典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它因为剪辑问题,许多地方衔接不自然,剧情本身也快、隐含信息量也大、再加上为追求真实,场景灰灰暗暗、人物造型不是灰就是黑,造成了开播后大量观众说看不清、看不懂,口碑很差。——而网络播放+高清片源+自由回看就完全不存在这些问题,更何况现在短剧、短视频时代大家更没耐心了。

从电视台来讲,它一天至少得播12小时吧,除了新闻和少数节目能填充空白,剩下时间不都得靠电视剧,然后一年365天不停的放映,就算加上回放这也需要很大片源,再加上全国那么多电视台的需求,自然是电视剧越多越好、越长越好。

从制作方来讲,以前没有收视统计的时代,成绩是要讲一年制作片子的总时长,自然也是越长越好。后来不讲这个了,但按集卖钱啊,不水点时长怎么卖?而且长剧就是大剧,大剧的数量也是成绩的嘛。

从电影到电视剧,其实就是经验失效了,跟不上时代了,都已经这么市场化了,不行就换一批人嘛,这些资本就爱硬捧,以及总爱在创意行业中找到条躺吃的办法——其实也不想想,都特么能躺吃了,轮得到你们这几头蒜来躺?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