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没落时代的最后裱糊匠
默克尔,欧洲没落时代的最后裱糊匠
默克尔维持不住欧洲的平衡位置,尽管她尽了最大努力,但她只是把欧洲的下落的帷布缓延了几年。根本性的原因在于,美俄矛盾无法缓解,而双方默契地把矛盾焦点安到了欧洲身上!
能看到这点的欧洲政治家们,就会以柔和身段去协调对美俄的关系。看不到这点的,就会在更强势的一方,美的怂恿安排支持下,而被动成为美俄双方默契合作操控下的受害地。更妙的是,还要让欧洲人以为,他们是在正确的方向上。
默克尔在这三者之间裱糊着,既不能告诉欧洲人实情,否则会下台,又要在其中不断应对调节着美俄双方的出招力度。当她退休后,后继者都只能处于某一方面,要么如马克龙,空喊而无实施能力,如冯妇,甘心成为美的打手,如舒尔茨,全没方向的惶然者,如欧尔班,聚力于本国不合作欧盟事务的叛逆者。
然而,根本性的美俄矛盾始终在压着,无法缓解,重点在何时发作?转嫁到何人头上?当默克尔不被德国人欧洲人理解后,她退出了。欧洲就无人来为欧洲裱糊窗口面了。美俄看到了时机,双方默契地同时出手,俄出兵乌克兰,美炸了北溪管道。并且,不会让战争短期停下的。
在这时候,欧洲才看到了自己所处的危险,在这个背景下,就能理解这次欧盟对中国电车关税的强硬,欧洲人想转嫁到东大头上。
其实,默克尔当初所处的局势,有无解呢?有解的,如果仅仅在美欧俄之间无解。但是,带领欧洲朝向东大后,就能缓解一些美俄加在欧洲身上的注意力,她也是这样做的。正如特总任期内,开启了对东大的贸易大战,默退下后,拜登还是觉得欧洲好啃些,马上撤出阿富汗,挑起乌克兰事端,逼出俄乌战,拜登成功了。
但是,默克尔所做的,不被浅薄傲慢的欧洲人所理解,不知来龙去脉,所以,默克尔成了欧洲最后的裱糊匠!
—————————————————
这个主要矛盾是怎么转化的,有么有人知道?有没有人说得清楚?能说清楚,你就有了慧眼,基本上能看清楚世间事了。
浪花儿飞,风帆儿扬。
--- 如果你认为人群行为是可知的,那怎么能得出所谓新方法研究出来的结论依然是会被否定的,这样的话出来。又可知,又不能被研究出来,这个逻辑通吗。😀
维特根斯坦的名言:语言的界限即是世界的界限。
“凡是可以说的东西都可以说得清楚;对于不能谈论的东西必须保持沉默”。
维特根斯坦的名言:语言的界限即是世界的界限。
“凡是可以说的东西都可以说得清楚;对于不能谈论的东西必须保持沉默”。
---- 这个是你的立论依据,你把人与微观粒子相提并论,同时得出人群行为不可知的结论,你觉得这个结论合适吗?革命成功是没有理论指导的?是瞎猫碰到死耗子?犹太人是怎么控制美国社会的?这些都是表明社会运行是可知的,只是研究方法还没弄明白而已。你到好,一句测不准就把自己也否定了,还说出井底之蛙这样的话语,遗憾。再见。
——————————————
这段没看到,我是用的手机。
我得出人群行为不可知的结论,我说过这话了吗?你去找找,我哪里说的,找出来!
你不能把你对我的话的理解——————认为是我说的意思!!!!!为什么禅宗要止语?就是这意思,通过语言这个工具,就会发生相互的扭曲理解。所以,禅不语。
同样的,你前面对的话的理解也有扭曲,比如永动机那段————我意思是:物理上已证明不可能不存在的,你却要可能的觉得,那是别人的方法不对。我拿永动机的举例,是来比喻你所谓的:社会学里的研究是别人的方法不行不对的说辞是错的!但你没读懂,却在物理的永动上去理解了。
什么时候,你理解的了:别人说的,可能不是你听到后理解的意思。那时,你就开悟。
--- 如果你认为人群行为是可知的,那怎么能得出所谓新方法研究出来的结论依然是会被否定的,这样的话出来。又可知,又不能被研究出来,这个逻辑通吗。😀
——————————
你觉得你在社会学的研究上有超过别人的特别的发现,我可没有这个执。
你理解的我的执,是我一次次否定你话的执。
————————————
漏字了:凡是可以说得清的东西
维特根斯坦的名言:语言的界限即是世界的界限。
“凡是可以说的东西都可以说得清楚;对于不能谈论的东西必须保持沉默”。
——————————
你觉得你在社会学的研究上有超过别人的特别的发现,我可没有这个执。
你理解的我的执,是我一次次否定你话的执。
---- 这个是你的立论依据,你把人与微观粒子相提并论,同时得出人群行为不可知的结论,你觉得这个结论合适吗?革命成功是没有理论指导的?是瞎猫碰到死耗子?犹太人是怎么控制美国社会的?这些都是表明社会运行是可知的,只是研究方法还没弄明白而已。你到好,一句测不准就把自己也否定了,还说出井底之蛙这样的话语,遗憾。再见。
——————————————
这段没看到,我是用的手机。
我得出人群行为不可知的结论,我说过这话了吗?你去找找,我哪里说的,找出来!
你不能把你对我的话的理解——————认为是我说的意思!!!!!为什么禅宗要止语?就是这意思,通过语言这个工具,就会发生相互的扭曲理解。所以,禅不语。
同样的,你前面对的话的理解也有扭曲,比如永动机那段————我意思是:物理上已证明不可能不存在的,你却要可能的觉得,那是别人的方法不对。我拿永动机的举例,是来比喻你所谓的:社会学里的研究是别人的方法不行不对的说辞是错的!但你没读懂,却在物理的永动上去理解了。
什么时候,你理解的了:别人说的,可能不是你听到后理解的意思。那时,你就开悟。
——————————————
这就是你的“执”
在社会学里,当你作出什么判断时,对方或其他方,会根据你的判断来调整,来做出新的判断,而同样的,你也是会再根据对方他方的新判断来做出新的调整。这就是不能有定论的原因!那如果问,那不是不可知了么,也不对,因为有大势,在大势发起时,有合力,这就是可知的(比如二战痛打日德就是联军的合力更多)。另外,在一段时空范围内,双方或多方的变化是能大概知的,因时空片段的有限性,这就是世间有为法的片段性,所以不能留恋,不能执着,时过境迁!
在社会学里,当你作出什么判断时,对方或其他方,会根据你的判断来调整,来做出新的判断,而同样的,你也是会再根据对方他方的新判断来做出新的调整。这就是不能有定论的原因!那如果问,那不是不可知了么,也不对,因为有大势,在大势发起时,有合力,这就是可知的(比如二战痛打日德就是联军的合力更多)。另外,在一段时空范围内,双方或多方的变化是能大概知的,因时空片段的有限性,这就是世间有为法的片段性,所以不能留恋,不能执着,时过境迁!
————————————————对矛盾的看法:
形式逻辑:遵循矛盾律,认为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具有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可能同时为真,其中必有一假。例如,不能既说一个物体是“圆的”,又说它是“方的”(在同一条件和同一意义下)。形式逻辑假定条件不变,在相对静态的条件下研究问题,避免出现逻辑矛盾。
辩证逻辑:承认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不仅普遍存在,而且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发生转化。辩证逻辑认为在不同的条件下,事物的性质和表现会有所不同,所以对于同一个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判断。例如,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在不同阶段可能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辩证逻辑会关注这种变化和矛盾的转化条件。
这是辩证逻辑,不是数理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