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赴美留学继续显著下降,是何原因?

来源:陈志文观察

作者:陈志文

中国被印度超越,结束了赴美留学10余年的领先位置。

美东时间11月18日,《2024年度美国国际教育门户开放报告》发布。赴美留学生再次显著增长,共有1,126,690人在美留学,比上年增长6.6%,创下历史新高。但中国赴美留学继续显著下降,被印度大幅超越。

这个数字超过了疫情前的2019年,2019年在美留学生超过109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后因为疫情大幅下挫2年。疫情过后,最近3年连续增长。

从国别上看,中国继续下降4.2%,仅有27.74万人,占比24.6%,位居第二。这已经是中国赴美留学连续第四年下降。印度则在去年大幅增长35%的基础上,再次大幅增长23.3%,超过了33万人,占比大幅增长5个百分点,达到29.4%,位居第一,比中国高出近5个百分点。

这也是自2009/2010学年中国首次成为美国第一生源国后,第一次被印度超越。

500

在2019年,中国赴美留学生达到历史最高36.9万,占比33.7%,印度约为20万人,占比18.4%。我们比印度高出16万人,约16.5个百分点。5年过去,中国被印度全面超越。

其实不仅仅是美国,2018年起,印度就超越中国成为加拿大第一生源国。未来,中国全面退出其他发达国家第一生源国,也是大概率事件。

背后是什么原因?

一、地缘政治原因,即美国全面围堵中国的“人才遏制战略”。

2016年特朗普政府上台,对中国进行全面围堵,三箭齐发,除了贸易战,同步推进了科技封锁、人才遏制战略。2018年美国推出“中国行动计划”,阻挠在美科学家与中国展开科技教育交流合作的同时,对中国赴美留学生签证全面下手,尤其是对就读理工科的研究生进行全面背景调查。

前者导致中美之间的科技交流全面归零,高层次人才交流也基本归零,与之相关的访问学者基本被遏制;后者则直接导致我赴美就读研究生人数大幅下挫,大量著名理工科大学的本科出国率普遍出现腰斩,甚至跌去2/3。疫情过去后,仍然无法恢复,主要的原因就是签证限制。

从今年美国门户开放报告中的一个数字,就可以看到这一原因。这两年赴美留学生增长主要是研究生,其中研究生超过50万,继续大涨8%,但本科生继续下降,约34.3万,下降1%。这个板块,中国留学生全面被遏制。另外,非学历生仅有3.87万人,大幅下降11.5%,这主要是中美之间的教育科技交流也被全面遏制,访问学者等签证也被全面封杀。

500

在封堵中国的同时,美国全面扶持印度。

2024年6月,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在一次智库会议上公开表示:欢迎中国留学生,但只能学文科,不能学理工科。当有人提问,未来美国欠缺的科技人才怎么办时,坎贝尔明确回应:可以多招印度学生,弥补中国学生的空白。

美国很明白,中国的拔尖人才培养,西方在其中是有贡献的。2023年我国新当选中科院院士中,76.3%有海外留学背景(读学位或访学)。于是“精准打击”。

拜登政府上台后,虽然废止了“中国行动计划”,但寒蝉效应已经形成,更重要的是,特朗普只是举美国之力围堵中国,但拜登政府全面团结了西方围堵中国。日前,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对中国17所大学和机构的学生发出申请禁令就是最新一例。此前德国、日本等部分高校均提出对中国学生学习敏感专业进行背景调查。

500

△ 17所中国大陆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毕业生将被限制申请

因此,我们需要准确理解中央提出自主人才培养质量与能力的原因,不是倡导不出去。

二、历史发展规律使然,实际上我赴美留学净增长人数已经下降13年。

根据美国门户开放报告,2012/2013学年,我赴美留学净增长41568人之后,净增长人数就逐渐下降,到疫情前的2019年,净增长仅有2984人,几乎停滞。此后受美国围堵和疫情叠加影响,大幅下降,分别是5.5万,2.7万和600人,今年则继续下降1.2万人,连续13年增量下降,最近5年则全部是负增长。

也就是说,虽然美国围堵是重要原因,但此前就增长乏力了。

对照日本的出国留学发展就可以看出类似的规律。日本出国留学在80年代高增长,20年后,在这个世纪增长乏力,进入平台期大约10年时间,随后开始出现缓慢下降。我们也类似。

这个世纪前后,伴随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我国出国留学高速增长,逐渐出现增长乏力的情况。增长20年后,即便没有美国的围堵,也已经出现增长停滞。美国与西方的围堵,无非是加速和加剧了这一跌幅而已。

500

这种历史规律背后,有复杂的原因。

第一,生源基础。事实上我们适龄人口生源最近20年保持了基本的平稳。从2003年开始,我们新生儿数量基本维持在1600万上下,没有显著变化。最近7年则出现大幅下降。未来出国增长也必然乏力。

第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全面提高。

中国无论是从硬件还是GDP,都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尤其是发达的东部与大城市,已经逼近发达国家,甚至局部超越一些老牌西方国家。这种全方位差距的缩小,甚至超越,全面降低了出国留学的欲望。

第三,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与质量的提高,也降低了必要性。

90年代末,2000年前后大量的出国,尤其是本科生出去,主要是因为国内高等教育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近年我国高等教育快速普及化,考不上大学变成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一部分的刚性需求与必要性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在全面提高,也降低了必要性。2003年软科推出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时,我们最好的大学也在200名外,但最近几年,我们的清华北大已经位居前列。其他排行榜也一样,有些高校竟然进入世界前15名。

第四,经济支撑。经济发展对出国留学影响是很显著的,几乎是一张“晴雨表”,有钱的家长就那么多。

第五,留学常态化后,镀金价值下降,留学性价比降低。2019年,我们出国70万人,留学生标签价值大幅下降,让更多的人开始算经济账。

三、地缘政治导致家长对留学安全的担忧。

皮尤调查表明,主要发达国家对中国负面看法大幅提升。客观上,在西方围堵下,围绕中国人的种族歧视个案大幅上升,导致一些家长担忧留学的安全,放弃出国留学。

四、这一代人变了,留学意愿在下降。

一方面,这一代人的民族自豪感前所未有。以00后为代表,他们是在中国经济飞速增长下成长的一代人,对中国的强大与发展感受最为深刻,尤其是在大城市,中国与西方相比并没有太大差距,甚至更好,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是内生的,没有强烈的出国意愿。

同时,这一代人也是在倍加呵护下成长的一代,部分孩子少了一些奋斗精神,更愿意待在舒适区,不愿意承受出国留学的“苦”,把出国留学看成“新的上山下乡”,对于出国留学有畏惧。

总之,中国赴美留学人数被印度全面超越,既有美国等西方国家围堵的原因,也有其历史发展必然原因,这一趋势大概率还将继续下去。

从国家层面,已经在提“全面提高自主人才培养质量和能力”的问题,以应对西方的围堵。在个人层面,有条件的情况下,能出去,愿意出去,还是要出去。

留学只是成长路径的选择,无关爱国与不爱国,对于那些把留学妖魔化为不爱国的言论,要坚决说不!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