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提倡直呼同事名字,不用敬称,你怎么看?
11月7日字节跳动发文解释公司的一些文化举措,特别是关于同事之间称呼、员工编号、职级等问题的处理方式。
根据该文章的内容,字节并不要求员工之间基于职级、工作年限等因素使用敬语或特定的称呼,例如“老师”或“哥 / 姐”。公司提倡员工直接称呼同事的名字,或者使用“同学”这一称谓。
至于原因,字节给出的解释是因为任何敬语会给新人增加心理上层级感,大家往往会依赖于“资深者”而非自己主动创新或者敢于提出异议。
这里也把其他的Q&A内容放在这里。
许多网友都对字节跳动这一规定表示支持,觉得这样能弱化等级概念,其他大厂也应该跟进学习。
但也有人觉得直接喊名字比较尴尬,喊工号感觉更奇怪,还不如某姐某哥的叫的亲切。
大家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热门评论 1条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60条 最热 最早 最新
称呼上讲平等,发工资的时候是不是不分级别、工种?
还有什么同学的称呼,不知道什么时候流行起来的,你字节的员工在你那上班,主要职责是学习吗??
姓加职务,是最简单,最能体现序列的,其他没职务的称为X工即可。哪有这么复杂。
但是,你知道,平等文化的根源是什么吗?是平等的权利!(不是权力)
以前中国人互相称同志,那个年代,大家的关系,非常平等,领导干部不能开人,普通职工一般也不怕得罪干部,而且大家经济地位也比较平均,挣钱差不了多少,消费的东西也差不多
有这样一个现实基础,所以大家称同志很自然
现在你提倡平等,有这样一个现实基础吗?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但是,你知道,平等文化的根源是什么吗?是平等的权利!(不是权力)
以前中国人互相称同志,那个年代,大家的关系,非常平等,领导干部不能开人,普通职工一般也不怕得罪干部,而且大家经济地位也比较平均,挣钱差不了多少,消费的东西也差不多
有这样一个现实基础,所以大家称同志很自然
现在你提倡平等,有这样一个现实基础吗?
直呼姓名是粗鲁,这种事需要试了才知道吗?
怎么都得——姓加“同志”,姓加“工”
但是,你知道,平等文化的根源是什么吗?是平等的权利!(不是权力)
以前中国人互相称同志,那个年代,大家的关系,非常平等,领导干部不能开人,普通职工一般也不怕得罪干部,而且大家经济地位也比较平均,挣钱差不了多少,消费的东西也差不多
有这样一个现实基础,所以大家称同志很自然
现在你提倡平等,有这样一个现实基础吗?
本人所属行业,在同事之间的称谓上也是清爽的,但现在也变得有些乌烟瘴气,尤其让我受不了的就是那种带哥带姐的称谓,更让人难以接受的就是姓+职务简称这种称谓,比如把刘局长称为刘局,把刘副局长称为刘副,把张科长称为张科,把李支队长叫为李支........舌头被咬了不成?还有的企业把部门经理名称设置为部长,完了整天张部、李部、刘部的叫着,搞得好像是中央部委的一把手似的,莫名其妙。
如下是我所在行业里,同事、上下级之间的称谓方式:
对同级和对下级,基本是张工、李工、王工.....,遇到同姓的时候,无非就是加个小李工、大李工,同姓再多的时候,就直呼其姓名,姓名有三个字儿的,就略去姓直呼名,比如张涛、张飞、(张)继科、(张)天佑、(张)开缝.....;反正称呼对方为某工和直呼其姓名(或名)不一而论,视相互之间的关系远近和其工作岗位。
对同级和上级,基本是姓+职务名称:张主任、刘总、刘副总、李科长、李队长;
对上级,当同姓较多时,姓名两个字的,不分职务正副,直接叫张飞总(不管正副)、张涛总、张三书记、张海主任、张强主管......;姓名三个字儿的,去掉姓后名加职务,如(张)继科总、(张)继科经理、(张)天佑总、(张)天佑主任、(张)天佑组长、(张)天佑书记、(张)天佑局长、(张)开封主管.....。
工人和农民朋友之间的称谓或者陌生人之间第一次打招呼的称谓,我倒是觉得南方一些地方比较好,比如见面后相互道一声李师傅、王师傅,有些地方呢在拉进关系的同时却又显得比较懒散,直接简称:李师、王师、张师....。
我比较反感晚辈或者年轻人称呼长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