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发表论文《世界各地的公民诚信》,中国排名垫底
来源:微博用户@yiqin_fu
《Science》今天发表论文《世界各地的公民诚信》,讲四位科学家在 40 个国家的 355 个城市故意丢下钱包,看有多少人联系失主。排名最前的五个国家为瑞士、挪威、荷兰、丹麦、瑞典,都有 70 - 80% 的人联系失主。中国则在一组实验中排名最末,另一组实验中排名倒数第五,只有 8% - 20% 的人联系失主(见图一)。
图一
具体实验过程如下:论文作者选择每个国家不紧挨着的几个大城市(在中国他们选的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西安、杭州、成都),请研究助理去闹市区的公共场所(例如银行、博物馆),把一个透明钱夹交给前台工作人员(见图二),说他捡到一个别人遗失的钱夹,但他现在赶时间,希望前台工作人员能帮忙处理。
图二
钱夹里有一些钱、一把钥匙、三张相同的名片和一张购物清单。钱是根据各国物价调整过的 13 美元。在中国,这个数字是 49 人民币。名片上的名字选取每个国家最常见的男性名字,中国是 Chang Wei、Li Qiang、Wang Lei。职务写的是“软件开发”,还留了邮箱。购物清单写的是各国常见食物,中国是矿泉水、包子、方便面和苹果。
研究人员在每个名片上留的邮箱地址都不同,实验后 100 天内观察了是否有人给该电邮地址写信。
研究人员还同时“遗失”了一组里面没有钱、只有名片、钥匙和购物清单的钱夹,结果每个国家联系失主的比例相较“有钱的钱夹”那组都更低。这个结论也很有趣,因为在研究人员进行的网络调查中,人们普遍猜测“有钱的钱夹”遗失后,失主被联系的概率更低。
研究人员在论文补充材料里详述了很多他们对实验随机性的核查。不过我觉得要是以最严谨的标准来看,做国与国的横向比较还是有几个问题。
一是不同国家“邮箱”的使用率不同,那些没有使用邮件习惯的国家,其“联系失主率”可能被低估。另一个问题是“银行前台”、“博物馆前台”这类工作,在不同国家可能由不同背景的人担任,他们平时的工作量也不同。
如果国家 A 大城市公共场所前台一般受教育水平排在全国前 10%、收入也在全国前 10%、工作时间没什么事情,而国家 B 的则受教育水平排在全国前 50%、收入也在全国前 50%、工作非常繁忙,那把 A 和 B 的结果直接横向比较,就不太恰当。
最后,研究人员说他们请了 13 位德语大学学生来做这个实验,也就是说在很多国家,把钱夹交给前台的很可能是外国面孔,甚至讲的可能是外国语言(?)。研究人员没有在补充材料里讲明这个问题,如果确实是外国面孔讲外国语言,那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可能不小。
当然,不管怎么说,中国的数字都非常低。在研究人员实验的 40 个国家里,其他很多发展中国家(例如土耳其、塞尔维亚、印度、印尼),他们的“邮箱文化”估计也并不发达,但大城市公共区域前台联系失主的比例比中国要高不少。
论文地址: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19/06/19/science.aau8712.full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