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有很多外国名著,而外国没有中国名著?

【本文来自《为什么伴随着中国的强大,没有产生享誉世界的伟大文学作品?》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捋一捋。一部作品,被人认为是世界名著,有三个步骤:1、这部作品真实存在,2、被翻译成中文,3、被教育部一代代推广,这样,这部作品就能被学生认为是世界名著,不说看过,至少听说过。

捋清楚这个,就能明白,为什么中国有很多外国名著,而外国没有中国名著了。

1、中国人好学,清朝末年,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为了学习外国先进经验,中国翻译了不少文学作品,培养了很多翻译人才。建国以后,这些作品被教育部放进小学生课外阅读目录,变成了世界名著。

中国人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外国人不懂这个呀,他们没这个意识,怎么可能去翻译中国作品呢,这是第一个原因。

2、文章憎命达。优秀作品一般诞生于社会激烈变革时期,中国与之对应的,就是三十年代的左翼作家联盟。优秀作品不少。但有文化壁垒,不仅中文不好翻译,翻译了读者也无法共情,没人买,没人看,外国书商不会去主动翻译。

外国人对好作品的理解似乎就是苦情剧,越惨越好,中国作品里符合他们胃口的就是河殇派了。我寻思如果把《娘道》翻译成英语,外国人一定会视之为中国名著,让女权大加批判。

3、很多所谓的名著是书商捧起来的,例如《基督山伯爵》《简爱》《傲慢与偏见》。诚然,它们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但归根结底,也不过是复仇爽文,19世纪的“霸道总裁爱上我”文学。如果这也能算世界名著,那中国网文里的世界名著可多了去了。可有些人提起文学,必然要把网文排除在外,把定义权拱手让人,非要得到外国人的承认才有自信。这批骨头塌了的一代,只能等时间将他们慢慢淘汰了。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