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美国游记(一)

计划已久的美国游从9月6日开始,经过近14小时的飞行,澳航班机于清晨临近洛杉矶国际机场。舷窗外旭日东升,朝霞满天,远远望去,一排南北走向的山脉横亘眼前。从飞机上看过去这些山脉起起伏伏,绵延不断,山体光秃秃的,呈土褐色,没有雪峰。

我们正巧碰上洛杉矶难得一见的高温天气,最高气温达到摄氏42度多。洛杉矶的高温和新疆吐鲁番的高温有点像,干热,但凡有个树荫,或者在建筑物的背阴面,你就不觉得特别的炙热,比上海那种蒸桑拿式的闷热要好受多了。

洛杉矶极大,洛杉矶市区的面积约 1,302 平方公里,大于上海中心城区加部分浦东新区的1,200平方公里的面积。在如此大的区域,靠出租车和Uber(类似嘀嘀打车)跑景点是不现实的,坐公交是唯一经济实惠的选择。

坐公交不仅解决交通的问题,更是认识美国的第一步。首先,廉价公交向美国社会提供了低成本出行的工具,是降低生活成本的重要一环。基本上洛杉矶和美国其他大城市地铁一次收费2.7到2.9美元。

洛杉矶地铁线路大概只有上海的五分之一左右,但大巴线路较多;华盛顿地铁公交系统比洛杉矶好一点;纽约的地铁和公交车线路十分密集,但特别的老旧,有的地方破破烂烂,不过纽约的地铁已经有百年历史了。

地铁建设是政府的重要基础设施投资。但自197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放缓,国家债务不断升高,在如此背景下,地铁的开发和维护只能得过且过。整体来说,美国的地铁不太讲究外观,照明比较暗淡,很多老爷车还在使用。这些车没有到站电子显示牌,广播含混不清。总体上,如果说上海地铁是一个年轻力壮,英俊洒脱的小伙子,美国大城市的地铁就如同年迈的老人。

因为公交的廉价性,公交上的乘客多是老年人,游客,青年学生和低收入者;从人种上看主要是有色人种。美国地铁是流浪汉的集聚地,流浪汉非常好认,他们一般都背着大包,或者推着商店的手推车;他们把自己的一家一当全部放在袋子里或者手推车上,穿着耐脏的黑衣服,即便室外温度达到40度,他们仍然穿的很厚。这也许是因为他们随时准备在街头某个角落露宿。我还在地铁中看到一个女流浪汉在车厢里用沐浴露洗头,她把沐浴露涂在头上,不断的揉搓,然后用毛巾把沐浴露擦干。天知道这种“干式洗头法”是什么滋味。

我在洛杉矶地铁上还看到主动用言语攻击警察的流浪汉。那时正值地铁信号系统故障,列车停在车站上,一个把行车记录仪绑在胸前的黑人流浪汉小哥,看到一男一女两个巡警经过,就开始破口大骂。骂警察不干好事,混日子,是肮脏的警察(dirty cops)。那两个警察,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看了看这黑人小哥然后走开了。不一会又来了三个列车巡警,黑人小哥又开始谩骂,三个警察围着黑人小哥吵了起来,那黑人小哥不时指着胸前的记录仪,威胁到时上法庭可以指控他们。吵了一会,三个警察中的一个拍了拍同伴的肩膀,做出和这种人无话可说的姿态,劝解另外两位警察离开。看起来,美国有的流浪汉并不怕警察。当然真的出事的话,警察拔枪动武也不会含糊。

绝大多数的流浪汉不攻击人,他们中的有些人会举起一块牌子或者拿起一个罐子要钱。有些流浪汉被毒品损害或者控制了神经系统后,会以匪夷所思的姿态慢慢的挪动他们的肢体,人们把他们比喻为丧尸。流浪汉中也有“武疯子”,在人流汹涌的纽约曼哈顿街头,少数发癫的流浪汉会在十字路口等待过马路的人群中大吼大叫,这些“武疯子”的叫喊在大楼间回荡,令人不安。

根据洛杉矶时报的文章,因为大众对公交系统上的流浪汉太多不满,洛杉矶政府在2023年曾专门加以整治,一夜之间在几个车站收容了522名流浪汉。也许洛杉矶政府整治有效,我在洛杉矶公交系统里并没有看到大批的流浪汉。我在洛杉矶去了圣塔莫尼卡,一个游人如织的美丽海滩,这里疫情时是个流浪汉集中地,但现在流浪汉不见了。

美国的地铁系统似乎也没有网上说的那么不堪。我们经历的车站和地铁列车整体上还是清洁的。我曾在纽约地铁里刻意找老鼠,没有找到,只是找到几只蟑螂。地铁里也没有尿骚味,但有大麻味,有点臭烘烘的。

毫无疑问我看到的只是一个非常小的局部,市面上流浪汉的减少大概率是政府花钱把他们收容到别的地方。整体而言,流浪汉问题仍然是美国肌体上的一个疥疮。根据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最新数据,2023年美国流浪汉人数增加12%,达65.3万人。造成流浪汉的原因有吸毒、心理疾病、低收入和犯罪。

这些人大概永远不能再融入社会,政府的低保使他们不至于饿死,但提供不了居所。他们拿着低保的钱也不想着如何改善生活,而是把钱用来吸毒。这些流浪汉寿命肯定不会长,美国是发达国家中人均寿命唯一下降的国家,流浪汉增多肯定是重要原因之一。

洛杉矶的旅游资源不多。和好莱坞相关的景点,比如星光大道,奥斯卡颁奖剧场,中国剧场等等没有多大的价值。洛杉矶边上的圣地亚哥却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圣地亚哥有一个巴尔波亚公园,公园内许多建筑是为1915年举行的巴拿马-加利福尼亚博览会而建,带有强烈的西班牙风格,非常精美和漂亮。

圣地亚哥之游的亮点是中途岛航母博物馆和圣地亚哥军港。中途岛号航母排水量45,000吨,和辽宁舰差不多,1943年开建,1945年正式服役,1992年退役。虽然错过了二战,中途岛号参加了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等等 。2004年,中途岛号航母改造成博物馆,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中途岛号航母的甲板停放了海军版的F18,F16,各种攻击机和直升机等等。航母内部供人参观的有军官餐厅,水兵食堂、舱室、洗衣房,机加工车间,电工间,钣金工车间等等。航母内部感觉就像个大工厂,各种通道和管线密如蛛网,非常狭小。

圣地亚哥历来是美国海军最重要的军港和维修基地。美太平洋舰队总部、美海军第三舰队司令部都设在圣地亚哥。美国海军三分之一的舰船以圣地亚哥为母港。

紧挨着中途岛号博物馆就是一排游船码头。购票上船后,就能在圣地亚哥海湾中一览各种军舰。游船距离军舰大约500米或者更远,游船上的喇叭里不断地向乘客介绍眼前的各种军舰。

我不仅看到伯克级驱逐舰,两栖攻击舰,医疗舰等等,还看到科幻感十足的DDG-1000 “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但这所谓的未来战舰因为极其烧钱和性能不均衡,在下水3艘舰后,就被无限制地搁置。已经服役的DDG-1000因为各种问题被退回船厂返工。同样造型的濒海战斗舰,比DDG-1000小一圈,也面临差不多的命运。

美国海军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受到美国造船业产能的严重拖累。美国《防务新闻》称,美国海军舰艇建造能力目前处于25年来最糟糕的状态,新造舰艇的速度远远赶不上老舰退役的速度,以至于有人说“时间将击沉美国海军”。

为了扭转颓势,美国正在将修理美舰的任务转交给韩国和日本。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已经从一个天下无敌的巨无霸变成了一个需要靠拉帮结派才能维持盟主地位的老迈霸主。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