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洋媚外?不自信?或许强制“改造”才是不自信

华夏民族,不只有汉族,也不会一直都只有56个民族。
我们接受的了归化,接受得了歪果仁入籍,那么,不能接受外文音译之类的名字吗?这未免显得太过功利。
整治“崇洋媚外”,不能只看名字。毕竟,我们也有56个民族中,也有俄罗斯族,有欧式建筑不应该算什么稀奇的。
不因该如此狭义的,定义“中式”,如此肤浅的定义“崇洋媚外”。毕竟,文化文明要发展,文化之间要交流融合,这样在我看来是一种固步自封,自以为是的表现,更加的表现出来了不自信。仿佛生怕别人的东西太好,把我们的民众的心,“抢”了去。
还有什么,“难懂”?我认为,名字如何,是无关紧要的,只要没有什么已经定义的“污言秽语”就没关系。名字,只不过是一个代号,一个与其他的同类区分的标记。
在我看来应该规定的是,起名字叫xxx,这可以,但是你是干什么的必须要在后面注明,就比如说,xxx小区、xxx饭馆。你看我们的名字不也不包含职业不是吗?比如我叫王二小,我是一个放牛的,别人就称呼我放牛娃王二小。我是个厨师,我就叫大厨王二小…
是的,在我看来这个专项活动…问题很大,狠出“政绩”,作用很小…甚至有反作用!我们认同自己,不是简单的排外就完事了,而是要自己强大,承认自己的强大!这时候,那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就会被更改。
而在我看来,我们越是否认,就越在人民群众面前表现出了我们的不自信!就好比,华为很厉害,美国没有办法,他们就只能禁止华为在美销售。现在我们做的什么“反崇洋媚外活动”就和美国反华为一样,幼稚!可笑!而且毫无用处!你禁止得了外界环境的表现,但是你无法禁止人民的思想。而思想的转变,很难,而且,有的东西,你越是禁止,就越是难以根除/降低其中的影响。
这时候,我又想起一个可能不恰当的栗子,“除四旧”。
那时,我们做的事,有利有弊,但是我们现在真正的完全除掉了“四旧”吗?好像并没有。
我认为的真正强大的方法,就是,观察,解析,并吸收,发展自身。你不发展,不学习,终究会过时。自身强大,要从认可自己,也要承认别人曾经或者至少“宣传高地”的渗透强大。
曾经,宣传高地我们不重视,现在,我们要和那些腐朽虚假的东西开战,我们没有理由会输掉。人民,有钱了,出国旅行,见证宣传的光辉虚假的背后腐朽,就会认同自己,认可国家!事实,终归战胜虚妄。
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希望有人能够和我达成共识。500

热门评论 3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529
最热 最早 最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