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弱小、又无助,但可以硬刚老虎!

8月27日,西藏那曲,游客下车投喂藏马熊(棕熊西藏亚种Ursus arctos pruinosus),一只熊猛然冲向游客,当地景区不得不跟自然资源局联系,想办法把熊迁走。这又一次提醒我们,投喂野生动物,特别是具有伤人风险的大型动物,是万万使不得的。

对人最危险的食肉动物是哪一种?

如果你问的是先前的我,我会不假思索地说老虎。第一,老虎的栖息地多在人口密集区域。第二,老虎体型大,这使它相对不太怕人,破坏力也非小型动物可比。第三,老虎的身体和行为都适应杀死大型动物,包括人。  

但我最近发现了一组出人意料的数据,1950至2019年大型野生动物袭人的记录,老虎达到1047起,然而它只是第二名,第一名是懒熊Melursus ursinus,1337起

500

“怎么,连我都不配被称为最危险的?” 图片来源:mohanthomas / inaturalist

懒熊是种不太出名的熊,分布在印度、斯里兰卡等国。仅在印度的中央邦(Madhya Pradesh),1989至1994年间,就有687个人被懒熊攻击受伤,48人死亡。而全世界的棕熊袭人事件,每年平均只有约40起,要知道,棕熊在全部大型动物里,危险度都是排前几名的。大多数熊遇到人都会逃跑或者虚张声势吓唬,但懒熊的反应有异常高的比例是猛冲上去抓咬人脸,造成了很多惨不忍睹的伤害事件。

500

懒熊长得很像亚洲黑熊,但毛更长更蓬乱,爪子更长 图片来源:sameer_kote / inaturalist

因此,生活在懒熊栖息地的人极其排斥和害怕懒熊,猎人贝克(Edward B.Baker)在1887年出版的书里,对它做出这样的评价:“(遇见懒熊的人)悄悄让它走开,唯恐他的头皮被扯下来挂在脸上,或者脸被毁容到最亲近的朋友都认不出。”

这是件出人意料的事。虽然懒熊也生活在人口密集的地方,但身体条件与老虎大相径庭。体重约100公斤,只比人大一点,主食是蚂蚁、白蚁、野果和蜂蜜,偶尔吃点腐肉,从不捕食大型兽类。总之对懒熊而言,既不是特别弱小,也不是它的猎物,但它对人的反应如此暴烈,是因为什么呢?

硬刚老虎的熊中武松?

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夏普(Thomas R. Sharp)等人,在2024年发表的一篇论文,认为秘密在于懒熊应对它唯一的主要捕食者——虎的行为。但是大型食肉动物本就神出鬼没,虎和懒熊相遇的事件更是凤毛麟角,如何找到研究资料呢?

幸运的是,懒熊也是被拍摄到和老虎互动最多的一种熊!他们在网上收集了老虎与懒熊互动和相遇的影像资料,总共找到40个视频和3组照片。之前从来没有科学研究,收集过如此多“虎与懒熊相斗”的影像。

500

老虎和懒熊对峙的场面,Julien Boulé拍摄 图片来源:Thomas R. Sharp et al. / Final Report to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Bear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最值得注意的,是懒熊对于老虎的反应,和对人的反应一样,也是极其刚烈。

在43份资料中,有24份都拍到懒熊冲向老虎。如果虎靠得很近(3米以内),才被懒熊发现,懒熊几乎都会选择硬刚,人立起来、冲向老虎、用爪子拍。老天,蜜獾“死生看淡,一言不合就干”的名号,都要让给懒熊了。如果老虎离熊远一点,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在拍到熊在3~10米距离内发现虎的影像里,懒熊有40%选择“莽过去”,40%呆在原地,20%逃跑。  

“虎熊斗”的结果有五只懒熊被杀,两只明显受伤,没有老虎被杀。但大多数(86%)事件里,两者都极少或毫无身体接触

懒熊也是出于无奈?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两点。第一,懒熊侦查能力不强,往往让虎靠得很近了才发觉。第二,老虎靠得越近,懒熊越倾向于激烈攻击。这是因为懒熊食蚁的适应性。懒熊的爪子适应挖土觅食,又长又钝,所以它没有其他熊那么擅长爬树。它走路常低着头闻地,吹开泥土寻找蚁巢,弄出很大的声音,这样它就很难发现逼近的捕食者。因此当懒熊与老虎相遇的时候,往往逃跑(上树)已经来不及了。

无法逃跑,懒熊就会发起一套特定的反击动作:人立起来,让自己显得更大更吓人,也腾出熊掌作为武器,这方面它很像地球另一端的食蚁动物——食蚁兽。接下来它就会向老虎冲击,有时会反复多次。

500

懒熊直立起来让自己显得更大,Dicky Singh拍摄 图片来源:Thomas R. Sharp et al. /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24)

500

小食蚁兽Tamandua mexicana直立起来恐吓敌人 图片来源:Kevin / inaturalist

这时母熊还会让小熊爬到自己背上,以防偷袭。值得一提的是,背孩子这个动作在食肉目里极罕见,但在吃蚂蚁的动物里并不少,食蚁兽和穿山甲都会背孩子。

500

马来穿山甲Manis javanica  图片来源:Don Snow / inaturalist

虎并非打不过懒熊,成年虎比懒熊个头大,而且它是适应捕食大型动物的猛兽。但捕食大型动物的“营生”也是虎的弱点,如果虎受伤行动不便捕猎的成功率就要大打折扣,而懒熊吃蚂蚁,受伤也不至于“生计”太受影响。所以老虎往往不愿意和懒熊硬刚。另外懒熊的毛又长又密,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500

懒熊又厚又长的毛不仅能防御抓咬,也能让小熊挂在妈妈背上 图片来源:sherjinjoel / inaturalist

研究中涉及的影像资料录,“老虎走到3米以内,才被懒熊发现”的影像总共有14个,其中13个,懒熊都做出了攻击反应,唯一一个没有攻击的影像是一只带崽母熊,它很快被老虎咬死了。而冲向老虎有时能取得惊人的效果。另一篇1999年发表的论文曾经提到,一只带崽母熊冲向老虎,成功吓退了三只虎。可谓愣的怕不要命的,最好的防御是攻击。

500

14个懒熊近距离发现老虎的视频的“剧情”统计 图片来源:Thomas R. Sharp et al. /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24)

懒熊起源自印度次大陆,虎大概在更新世晚期扩散到这里,在此之前,懒熊还与其他大型猫科动物如恐猫Dinofelis cristata、巨颏虎Megantereon whitei共存过。它在漫长的演化史上,已经形成了一套对付猫科捕食者的“连招”

当人类出现时,懒熊仍然用这套策略迎击。但是,人没有老虎跑得快,脆弱的皮肤也很容易被爪牙所伤,悲剧就此发生了。

遇到懒熊,装死合适吗?

当然,研究熊虎斗并不是为了好玩。而是要找到防范懒熊攻击、减少人兽冲突的办法。

另一篇以夏普为第一作者的论文,收集了181个人被懒熊攻击的案例,和126个人遇到懒熊但没有发生攻击的案例,调查了他们的行为。

遭受懒熊袭击的人里,有69个动手打熊,死亡率为9%,64个人逃跑,死亡率11%。这和懒熊遇敌的反应是相符的。懒熊不仅会打击“敌人”(虎或人),还会追赶一小段,确保“敌人”不会回来。对其他种类的熊,逃跑也是最不应该做的事

500

懒熊追赶老虎,Kabir拍摄 图片来源:Thomas R. Sharp et al. /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24)

23个人选择装死,无一例死亡,但18%受重伤,比“打”和“跑”导致重伤的比例要高。“熊不吃死人”的说法不靠谱。懒熊基本不捕杀大型动物,181个懒熊攻击人的案例没有一例是为了捕食,但它偶尔会吃腐肉。IUCN熊专家组的萨迪卡纳拉扬(Kartick Satyanarayan)在懒熊粪便里发现过人的指骨,因为它吃了坟墓里的死尸。如果懒熊把人当成威胁杀死了,接下来也可能有吃尸体的行为。

不过,装死仍然是一个相对不坏的办法,它会显得人威胁比较小,也不容易招引追击。研究人员建议装死要护住头和脖子,以免被懒熊重伤。

500

棕熊想进入房屋偷窃储藏的食物。据青海省林草局野生动物灾害管理部门,2014-2017年间,全青海省总共有14个牧民被棕熊攻击。在所有大型动物里,棕熊的危险性是排前几名的,即使如此,它的攻击性还是不能与懒熊相比。图片来源:质兰基金会

更好的办法是防患于未然。懒熊见到人的反应往往是攻击,但这并不说明它不怕人。在126个遇熊而不受攻击的例子里,有78%人都发出了声音,而被熊攻击的例子里,只有约三分之一发出了声音。科学家由此建议,用声响威吓懒熊,避免近距离接触。此外,成群活动以壮声势,和通过无线电追踪懒熊,也是防患于未然的办法。

未来的研究道路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用来研究“熊虎斗”的影像,都来自非专业人士,比如游客、自然爱好者和摄影师。他们无意参与研究,甚至根本不知道拍下来的东西会被用于科研。科学家把这种研究方式称为“消极的公民科学”(passive citizen science)。

随着摄像设备(主要是手机)和网络媒体的普及,人们把越来越多难得一见的信息PO在网上,而这些资料说不定就会成为科研的新助力。“熊虎斗”论文的作者们在文末表示“在五年前,我们还根本不可能用这种办法研究”。未来的野生动物研究,可能会因此走上一条新道路。

参考文献

[1] Sharp T R, Garshelis D L, Larson W. A most aggressive bear: Safari videos document sloth bear defense against tiger predation[J].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24, 14(7): e11524.

[2] Sharp T, Swaminathan S, Arun A, et al. Sloth bear attack behavior and a behavioral approach to safety[J]. Final report to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Bear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2017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