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库尔斯克战役,老兵与新兵高下立判
从8月10日起的这场库尔斯克穿插作战充分暴露出俄军本土防御力量的一些问题,
截止到8月13日目前,调动的最近几支俄军部队仍是新组建的营级别摩托化部队,但是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的各增援俄军却以不同的进度冒着边界之外乌克兰炮火前进,
产生了一张又一张新的"世纪名画"
如果说入侵发生第一天乌克兰军队是占了先手优势,俄军不清楚情况再加上新闻媒体对统帅部五人视频会议掐头去尾剪辑产生了"格拉西莫夫说入侵之敌只有千把人已被击溃"这样的错误印象,
那么四天下来都打成这样了是个明眼人也该反应过来了,乌克兰军队只有可能在边界135公里以内活动,保持在他的空军和远程火箭保护范围以内,然后靠着俄罗斯自己的高速公路摄像头来判断俄军增援部队的实时位置,从而伏击增援车队,而不是之前网传的"卫星时刻定位"或者"内鬼时刻报点",亦或是“打到莫斯科过年”、“打到芬兰跟北约会师”.
在这次糟糕而灾难性的补救工作中表现最为良好的,反而是此前一直不被简中网友看好的"车臣网红"军(车臣共和国志愿者部队),这些真枪实弹上过战场啃过硬仗又活着回来的人,与那些一看就是刚入伍没上过真战场的部队有着极为显著的区别:
在开打的第一天,车臣人没有火急火燎冲向苏贾地区高速公路,只在前方与乌克兰部队碰了一下就果断缩回去,进攻的过程中征用了民车与军用卡车混合使用,撤退时候混在仓皇逃离的老百姓中一起撤出,从而避免了其他部队整整齐齐一字长蛇被敌人火箭炮炸死在公路的景象,也完美避开了第二天开始敌军远程布雷导致交通干线全部无法通行的惨状,
老兵们从接到任务起就思路非常清晰绝不能听莫斯科统帅部和格拉西莫夫大将的胡言乱语,遇到敌军坦克后立即选择战术转进保存实力,及时跳出重围避免无谓损失,还利用了难民队伍屏蔽远程打击,这个反应速度,这个应变措施,这个临机处置,在俄罗斯以往所有任务中都是首屈一指的,不得不说,这是只有身经百战的老将才能交出的完美答卷.
而在被问及为何撤退时则机智地回答到:因为卡的罗夫说过车臣人永不投降(原话)。实话说,战场上怎么可能有一直进攻永不后退的部队呢,明知道前面是雷场和炮击,还闷头往前冲的那就是真傻子了,昨天12号另一支俄军主力部队仗着T80优秀的数据还真的往伏击圈里面硬撞,等到发现【果然是陷阱】的时候已经来不及退出来,只能弃车跑路。
而他们那些新兵同僚们,此刻正在包围圈中享受着战俘营养餐。这里套用美国游骑兵的那句俗语,战场上活下来的,往往是醒的最急,跑的最快,和打的最准的士兵.
我一直强调的一句话,俄罗斯是打的很烂,但是不是没有能人,你看能人这不就出来了么,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俄罗斯这么大个国家最不缺的就是天才、努力的天才和又努力又有经验的天才。让绵阳去领导群狼,只能得到一群绵羊,但是让狼去领导绵羊,就能得到一群狼。希望俄国的高层能够眼光放长远一点,不要老是拘泥于院校出身的书呆子,广大的俄军指战员里面也是有不少金子的嘛,战争打到今天,也是时候提拔一些有胆识脚踏实地的青年才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