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模式启动!看斯密及马恩列斯如何谈中国经济改革
【本文为观天下讲坛第18期陈平讲座内容,主题为《中国经济改革之路:对话斯密及马恩列斯》】
亚当·斯密理论的内在矛盾
我今天先从斯密理论的局限谈起,来给大家破一下新古典经济学对亚当·斯密制造的迷信。亚当·斯密这个人,很有意思,他的理论是包含了内在矛盾的。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受限于市场规模,但实际上,分工所受的限制并非只此而已。2014年,我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提出了一个一般的斯密定理,通过这个定理,我具体划分了市场规模所受的制约。
第一,市场规模取决于人口。第二,市场规模受到资源的限制。当然资源限制本身也是技术限制。譬如说你能够开发煤矿或者石油,就会获得更多的资源,可以养活更多人口,市场规模自然也随之扩大了。第三,市场规模还取决于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涨落的幅度影响,涨落太大了复杂系统就会瓦解,变成简单系统,涨落较小就会相对平稳地发展。
因此,如果承认分工受市场规模限制,那么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竞争市场规模有多种手段,如进行技术发明、开发新资源等。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便是将社会前进的动力视作科学技术,而非资本、人口。这一点我认为是邓小平对斯密的突破。
此外,我们还用历史的经验解决了斯密的困惑。什么困惑呢?斯密是一个伦理学的教授,他很善良,他想要用“看不见的手”使得市场自动达到平衡,这样就可以避免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造成的危害。但可惜的是,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
在第二次产业革命中,在同英国竞争市场规模时,德国获得了胜利。英国可以用金融战争、军事海战打败德国抢占市场规模,但赢家不一定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这一点马克思没有完全预见到,他认为先进的生产力一定导致先进的生产关系。这一点从历史大趋势来讲是可以成立的,但具体来说却不一定。因为历史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很多时候可以是落后的技术依靠它的权势来抑制挑战者。
新古典经济学强调经济竞争的核心理论是在拼成本、价格。实际上不对,打价格战是一个手段,真正拼的是竞争策略。这个策略关键的目标是占据市场份额,也就是毛主席在军事思想中讲的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不在乎保不保守延安,你可以暂时抢占,我只要把你有生力量消灭就行了。
新古典经济学大肆宣传的“看不见的手”是怎么来的呢?实际上正如《国富论》第四卷第二章里面所说,斯密想要取消关税保护,鼓励出口,呼吁政府不要干预,贸易就会自动达到平衡,理由是什么?他举了个案例,这个案例今天也可以拿来思考中美贸易战:
他说,当时的海上马车夫荷兰人从哥尼斯堡运了一船粮食到葡萄牙。返回时,船会装上葡萄牙的水果和葡萄酒,运回东部去卖。这样,斯密认为贸易自动达到平衡了。
这样的判断有道理吗?没道理。因为酒和粮食的重量、体积、单价是不一样。所以当年英国为了扭转对中国的茶叶贸易逆差,发动了鸦片战争不够,还在印度种茶,花了170年。美国贸易逆差从1971年到现在,打了多少次贸易战争和热战,还有逼日本签广场协议,都没有解决贸易平衡的问题。所以,亚当·斯密的核心猜测说市场交易不需要政府干预,自动会达到贸易平衡,是一个错误的猜测,原因是国际分工不是平等的。
斯密疑难:财富是什么?
最有意思的是,斯密忽悠了你们所有的人。他那本书叫《国富论》,我是做物理的人,是非常较真儿的,他讲国家财富,什么是财富呢?有人一天到晚打电话问我,怎么保值增值?买房、买黄金能保值增值吗?我就说查一查亚当·斯密说财富的定义是什么?你们大概没查过,实际上,他不知道什么叫财富,他拿这个东西做标题忽悠全世界的人,自己却说不出来财富是什么。好的科学家是比较诚实的科学家,他自己不知道他就引了一个政治学家霍布斯的话,说什么是财富,财富就是power,中国翻译power也有问题,培根有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实际上我认为应该翻译成“权势”,中国人讲“势”,居高临下,我财富比你多,我控制了山头就控制了你。
视频截图/free to choose media出品
所以,他讲财富实际上是权势。这样看来,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讲等价交换是不成立的。因为,如果你要等价交换,就必须让所有人没有贫富差别,等价交换怎么会有财富差距呢?你要积累财富一定是不等价交换。你说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交易,俩人能平等吗?像美国控制了那么多资源,西方国家10%的人口控制着世界上90%的资源,消费着世界上50%的能源,他跟你讲公平贸易,有什么意义呢?现在,中国和美国的竞争不是在竞争人均GDP,而是在竞争谁掌握着国际分工的制高点,因为国际分工体系不是平等的。
1850年,英国工业生产占世界产量的50%,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但英国人发现,制造业并不赚钱,于是转而依靠金融和海运赚钱。而这就使得英国的实体经济被做空,一战结束之后,英国就从世界贸易体系霸主的位置上跌落下来了。
今天,美国走了同样的路。美国发展的巅峰是在1970年代,80年代里根觉得实体经济不赚钱就放松金融监管,虚拟经济猛烈扩张,把实体经济做空,谁发了财?接受了实体经济转移的地方发了财,先是亚洲四小龙,然后是中国。所以贸易的逆差源头在中国吗?并不是,源头在美国。
英美模式的局限性
这里,我们可以继续谈谈英美模式的局限性。大家记得前一阵中国有卖白菜、猪肉、大蒜难的问题,对吧?这就是国内许多人受西方经济学忽悠种下的恶果,以为资本主义的效率就是规模经济。美国采用的大农场、生产线等大规模生产方式践行的就是亚当·斯密讲的分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平均成本的原理。但斯密没有讲事情的另外一面,如果你的生产不是自己消费的话,你的生产量越大,投资越大,营销风险越大,一旦你卖不出去,前面投资就破产了,大萧条的危机就是这么来的。
中国很多人想要模仿美国搞大农场,需要知道大规模种植的前提是这个国家必须控制国际市场的制高点。看到这点,就会明白美国出口大豆粮食,为什么要控制埃及的农业,为什么要控制中国的市场,原因是为了保证他的销路。现在世界上的农产品竞争非常激烈的原因恰恰是规模生产引来的内在营销的危机。而这件事情,当时斯密写这本书的时候,尚且没有认识到。如果斯密能够看到世界经济现在的发展状况,他一定会非常感叹。他没有想明白财富是一种权势,而市场规模竞争就意味着经济战争。
当时,美国已经处在侵占印第安人土地的时代了,所谓美国《独立宣言》的自由,实际上就是以消灭印第安人的自由为前提的扩张。如果他看到了英美模式的道路,想来他会感到这种危险性。因为市场规模竞争导致了贸易战、金融战、殖民战、帝国战,同时也带来了生物多样性被消灭的危机。如果你田里面种的作物是多种多样,一种病虫害不会扩散。但如果你几千亩种的都是一样的作物,那病虫害会蔓延得非常快。现在对人类威胁最大的不是核战争,而恰恰是生物战争。禽流感、疯牛病等等人和动物交叉传染的疫病都是食品大规模生产带来的结果。启蒙主义者认为,科学、理性一定会带来社会的进步。实际上,科学技术是双刃剑,它可能带来社会的进步,也可能带来地球的毁灭。
中国的小农经济,原来是优点后来变成缺点,现在又变成优点了。如果讲中国和西方文明的差别在什么地方?我讲道理非常简单,中国因为多山少地,所以农业发展是以节省资源为目标的,具体方式是精耕细作,深翻、密植。中国只有百分之几的土地和水源,却养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西方10%的人口占有世界90%的资源,消耗世界50%的能源。并且,西方的这种节省劳动力但消耗资源的模式不是从工业化开始的,而是从罗马时代开始的。
贵州农民在田间插秧 图/ZOL论坛
我在美国的得州呆了三四十年了,得州的一个牧场,三口之家不赔不赚,需要多少土地呢?他需要100头奶牛,每头牛需要10英亩,所以100头就需要1000英亩,相当于6000亩。但是这样的农场又解决不了就业问题,美国包括拉美的城市贫民窟就这样产生了。反观中国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好。现在,中国的钢铁、汽车、粮食都是世界产量第一。在规模经济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有多种多样的范围经济。
并且,西方的科学技术越发展,年轻人就业越困难,高科技消灭旧的工作岗位远远多于新创的工作岗位,所以他们现在会有社会危机问题。所以,将来科学技术进步要能造福社会,我认为唯一的方向是学中国的经验,中国的经验是什么呢?给几个简单的概念词:混合经济、多种经济模式、保护生态、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没有想到的
下面,我再来讲讲中国道路对于马克思的突破。马克思想过一个问题,社会主义怎么能够取代资本主义?马克思原来有个设想,生产力进步了,就会和生产关系发生矛盾,就会产生社会变革。就是社会变革一定会发生在生产力先进的地方。所以马克思当时想有两个可能性。一个可能性是全世界均衡发展,所有国家一同进入共产主义,但现在看起来这还很遥远,因为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单单中国就很不平衡。
另外一个可能性是,当时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水平较高的英国、德国都有可能发生变革。但是,革命恰恰发生在不那么先进的地方,先是半资本主义的俄国,然后是完全出乎马克思预料的中国。
当年马克思就很纠结。为什么?因为马克思是非常认真的科学家,他当时根据西欧的经验提出了五阶段的发展模式,即原始公社-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他觉得世界上有个地方好像纳不进这个范式,于是就取了个名字叫“亚细亚发展方式”,指的就是印度和中国。马克思没有到过印度和中国,只是由别人的文献这种第二手资料猜测,把印度和中国看成一个静态的社会,好像比西方落后,而这些地方恰恰是革命发生的地方。
恩格斯如何观察中国道路?
我现在又希望能和恩格斯对话,我觉得恩格斯这个人很有意思。他是行动型的人,他会讲23国语言,他自己继承了父亲的财产,有一个工厂,自己赚的钱,还用来资助马克思,这是最早的革命资本家,但是全力投入社会主义。
看中国道路与恩格斯,我第一个感慨是中国的发展冲击了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模式,恩格斯当时定义为科学社会主义,他写过一本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认为以前法国的那些圣西门的社会主义是空想。恩格斯定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什么呢?它是可操作的,所以现在很多西方国家认为他们实行了社会主义,实行的是恩格斯当年从第一国际变第二国际的纲领,诸如推行工人8小时工作制,工人要受教育,有福利等等。
一次大战、二次大战后,很多人认为这确实代表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所以社会主义在欧洲是很受欢迎的。美国非常害怕,在美国你要是宣传社会主义是非法的,但是你在欧洲,我在法国常常能看见拿着红旗、唱着国际歌游行的人群。但是,现在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在世界上被理解的困难恰恰是这些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或新左派的反对。
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产品卖到美国、欧洲,价格只占当地产品的1/3,顶多一半,就把他们的企业打垮了,随便你说他们有多少先进的技术、时髦的包装,在这么大的价格差别面前,他们毫无招架之力。我到德国去,看到满街卖的都是中国产品,连他们圣诞节的礼品这些经典的西方文化形象,翻过来一看都是中国制造。所以德国科学家既佩服中国,又困惑,他们有生存危机,他们要是承认中国模式是先进的,那是令人难以接受的,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不知道他们的希望在哪了。
所以我觉得这个对恩格斯的冲击应该是比较大的。我记得当时我读恩格斯的书,最佩服的是他写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这个人是知行合一的,当时他认为婚姻就是一种私有制的交易,所以恩格斯他很革命,他的女伴是当年带他参观调查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最穷的爱尔兰女工,但是他不结婚,为什么?当时结婚是要遵循天主教举行仪式,恩格斯不信天主教,所以不结婚。现在中国社会对家庭的重视远超过西方,而西方最大的问题是进入高福利、高消费社会以后,家庭瓦解了。这对年轻一代的打击是非常严重的。
马克思、列宁、斯大林没有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想问题比恩格斯还要远。他发现当年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讨论太简单了,实际上社会发展的模式不是一条直线或阶梯式的模式。其实,一个新的生产力出现以后,都会在核心区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顽强的抵抗,所以新旧生产范式的转变遵循的道路不是马克思道路,而是毛泽东道路——农村包围城市,边缘挑战核心。
马克思与恩格斯 图/视觉中国
青年马克思很有理想,认为劳动分工造成人的异化,共产主义应该消灭人类异化,后来讲革命无产阶级专政又把异化问题放到旁边去了。毛泽东在学苏联的时候,一开始就抵制了苏联搞托拉斯的办法,因为苏联的社会主义不是自己发明的,是从德国学来的,当时列宁以为德国的卡特尔、托拉斯高度集中,我只要改变所有制,让国家而不是私人来控制,社会主义就建成了。但毛泽东是从实践走出来的,他是一个农民革命家,发现如果要搞托拉斯,广大农民的生存问题怎么解决呢?是难以解决的。所以我后面讲的中国模式两条腿走路是从毛泽东开始的,哪两条腿?重工业要发展,农业也要发展,高科技两弹一星要搞,农业也不能放弃。我觉得毛泽东这个贡献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的修改和补充。
此外,毛泽东对生态危机的理解,对社会稳定的理解是超越马克思的。因为马克思生长的德国是一个中等国家,当时还没有统一,后来统一了还有很多困难。中国是一个大国,两千年来翻来覆去,毛泽东理解有一件事情很重要,土地和粮食是国计民生的基础,不是像英美经济学讲的只要能够控制海洋、积累财富就有权势,这个权势是昙花一现的,时间长一点的也就两三百年,不能长治久安。
马克思还有一个重大的局限是被邓小平打破的。邓小平为什么要改革开放?因为他明白科学技术不可能靠一个国家独立地关起门来搞起来,要开放才能学到外国的先进技术。但是有个重大的问题是,一个落后的国家搞开放还能不能生存?还是说会像之前一些国家沦为西方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这些问题经济学家给不了答案。
我认为邓小平最重大的贡献就是克服了马克思的局限。马克思看到了资本主义的问题,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私有制之间有着不可避免的矛盾,但是,马克思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的生命力所在,就是市场竞争会有助于技术创新、更新换代。其实导致苏联瓦解的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斯大林当时对开放条件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能否竞争是没有信心的,他关起门来修了一个柏林墙,搞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分工体系,跟西方的分工体系不对接也不竞争,时间长了社会主义的分工阵营规模不够大,技术更新不够快,最后输了。
邓小平选择的道路是前人没走过的,中国的技术比东欧落后得多,人口负担比东欧大得多,却敢于开放与西方竞争。当时中国加入WTO的时候,许多经济学家都预言由此会产生许多问题。但让人目瞪口呆的是,中国开放了以后很多产业不但没有沦陷,竟然还让特朗普跳出来说加入WTO中国赢了,美国输了!竞争能够促进技术的更新换代,所以竞争是重要的。
马克思、列宁和斯大林都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中国解决了,是什么呢?社会主义究竟能不能战胜资本主义?如果你要读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书,好像是信心满满的,社会主义当然会战胜资本主义,先进生产力产生先进的生产关系。但是在知道这件事情不一定的人里,斯大林没公开承认,毛泽东敢公开承认不一定,所以才会搞反修防修。不敢公开承认这一点的苏联垮了,为什么呢?因为苏联构建了一个新的技术官僚的阶层,这些阶层有特权地位但没有竞争,所以他们讲的是社会主义,实际上心里面佩服的是西方的资本主义。
另外,马克思、列宁都没有意识到西方的资产阶级不是铁板一块,光做阶级分析是不够的,要把阶级分析推进到产业和利益集团。现在我们都知道高科技进展非常快,金融也算是高科技,它起的作用是正的还是负的?可以正也可以负,利润会特别高,所以剩余价值不见得都产生于制造业,如果制造业竞争的时候不做研发投资,最后会被淘汰了,全军覆没,别说剩余价值了,连生存都成问题。
真正好的企业,像德国蔡司公司不是私人资本拥有的,是基金会拥有,利润的1/3做研发,1/3扩大生产,1/3改善员工福利,经过了多少次战争它始终存在。现在人们追求经济效率其实还不明白,没有市场可以单独决定的经济效率,经济上的决策和用毛泽东思想打仗一样,战略目标是企业要长期存在,现在有的企业家像马云说要争取做百年企业,而有的说赚了多少钱以后就够了,拿了钱就跑路了,他们的行为完全不一样,能放在同样的地位看待吗?现在对中国问题有很多争论,我觉得要深化马克思的阶级分析到阶层、产业、领导层的利益集团,到底他们代表的是长期利益还是短期利益,是多数人还是少数人。
说到列宁,应该看到列宁有一个突破是马克思没有想到的,马克思当年的理想是巴黎公社的原则,也就是普选。但是巴黎公社很短命,文化革命也试验过大民主,效果也是很有限的。列宁创造的是先锋队的政党。习主席这些年做反腐、深化改革很大程度上又重新回到了列宁主义的先锋队的政党,不但革命实践需要先锋队,建设实践也需要先锋队,不光是执政党的问题,而是怎么带领人民走向未来。
开放竞争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现代中国的经验改写了当年马克思、列宁理解的共产主义。我觉得斯大林肯定会感慨能从中国学到的东西最多,前面我们讲了中国三次左倾路线都不是斯大林亲自指挥,而是第三国际在指挥,一个李德几乎就把中国红军搞完了,实际上李德在共产国际中啥也不是。但是斯大林有个偏见,这个偏见的来源并不是斯大林,而是马克思,认为革命应该是工人阶级来领导,中国哪有工人阶级?共产国际当时选拔的几个中国工人出身的领袖后来都成叛徒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是没有考上托福的知识分子,他要考上托福去留学了就不去上梁山闹革命了,周恩来和鲁迅一样都没有考过托福,但他们的贡献很大,还有很多农民。马克思、列宁、斯大林都没有想到中国的农民军队能革命,而且改革开放还能建设。
现在我们知道的农民企业家中,我觉得大家应该都会很佩服李书福,他竟然能够兼并沃尔沃,比海归、工程师出身的企业家还要有魄力,我觉得他是受了毛泽东的影响才能做成这样的事。斯大林见毛泽东说的一句话我觉得很对——胜利者是不受裁判的。我跟西方人辩论的时候,西方人说中国人这个不对,那个不对。我说你们有什么了不起的?你们认为的英雄不就是拿破仑吗?毛泽东比拿破仑高明,他从来没打过败仗,他知道打不赢的话立马就转弯了。原来又反帝、又反修,后来一看力量不够,就转过来跟美国握手制衡苏联,等到后来一变又跟俄国联手制衡美国,中国灵活机动的战术比拿破仑高明多了。
再者你讲法制,你们的法制是从议会里讨论出来的?是拿破仑拿炮队打下来的,把欧洲的封建王国一个个打败了,法制永远是战争赢家制定的法律来保持他们的既得利益的。现在技术更新很快,你们西方的法制是上一次产业革命的胜利者制定的游戏规则来抑制下一轮技术革命的挑战者。中国比你们先进,中国破旧法立新法都比你们快,为什么?中国分区试验,鼓励创新,你们是保守利益集团的现有秩序,我们中国是眼睛看向未来的,中国凭什么不比你们做得好?
所以我觉得跟西方对话要有历史知识,拿他们最得意的比我们中国最得意的,就会发现即使中国人犯错误都比他们打的胜仗还要多,拿破仑如果不打俄国,希特勒如果不进攻俄国,他们可能就把西欧都统一了。欧盟能统一吗?到现在还摇摇欲坠,而中国这个国家又分又合,不容易,这里面的智慧中国人要好好总结。
斯大林感叹中国经验
我认为斯大林要是感慨的话,一定会觉得能从中国学到好几条经验教训。第一条,低估农民的作用,高估工人和知识分子的作用,没有预见技术官僚可能背叛社会主义。第二条,斯大林会坦诚地向毛泽东承认错误,当初中国共产党要渡长江时,斯大林打电报来制止,因为雅尔塔协定划分的势力范围规定长江以北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长江以南属于美国的势力范围,你过长江是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但是毛泽东就理个吗?我们过去了,美国人敢动吗?不敢动,朝鲜战争斯大林敢打吗?不敢打,但毛泽东敢打。
斯大林与毛泽东 图/人民网历史频道
苏联和美国达成雅尔塔协定的后果非常严重,为什么?因为加大了苏联内部的民族矛盾,给社会主义阵营瓦解留下了后患。现在很多人都把罪责归咎于戈尔巴乔夫,我认为还可以再往前追溯。苏联规定加盟共和国可以自由退出,法理的依据应该是当年列宁、斯大林留下来的。后来叶利钦解散苏联共产党,好多加盟共和国退出,苏联瓦解。在民族问题上,我认为毛泽东有重大贡献,所以中国的少数民族实行的是自治区,而不是独立的加盟共和国,现在要搞“藏独”、“疆独”困难得很。列宁、斯大林没有重视民族问题,应该是悔不当初。
第三,中国的混合经济是超越苏联模式的,中国是两条腿走路工业和农业平衡发展。斯大林优先发展重工业保证苏联打赢了卫国战争,但是代价非常高。很多人以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只不过是学东亚模式的经验,学它们发展比较优势,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等,这只说对了一半。中国在出口大量轻工业品的时候产业在急剧升级,中国的军工业也在高速发展,航空母舰、隐形飞机中国现在都有了。
我在巴西,他们问我怎么你们中国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呢?而我们想干什么还没开始呢西方人就说我们不对。我说中国之所以能够有独立的金融政策、独立的经济发展政策是因为中国有独立的科学技术、独立的国防、独立的工业体系,所以中国的金融政策比德国、日本还要独立,德国、日本领土上都有美国驻军,能有独立的金融政策吗?没有。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的话中国就会拿后30年否定前30年,前30年毛泽东时代打下的基础使得后面的改革开放才有学习消化西方技术能力。
西方跨国公司到中国投资不是看重中国的劳工便宜,你要是到印度、拉美去,劳工比中国还便宜,但是要把一个流民训练成一个工人要花很大的代价。特朗普只会抱怨中国人偷美国技术,这根本不是偷,是学。大家都知道逆向工程,比如说我们进口一台德国仪器,我们把它拆了,拆了以后还能改造,然后拥有自己的专利,批量生产,马上就把他们赶超了。要是过去30年不培养出这么一批人,而是一群看见西方人就崇拜,连仪器都不敢拆,怎么可能不受控制?
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的交流
还有一个很好玩的事情,要是把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请出来互相讨论会怎样呢?我认为周恩来比较客观,他很能团结群众。因为当时中国中国共产党执行的是第三国际的指令,而第三国际重视国民党超过共产党,重视工人和知识分子超过农民,重视苏联中心低估中国革命,所以才引发了中共党内的路线之争,而中国共产党没有分裂我认为周恩来有很大的功劳。
我们搞人民公社、一大二公说白了是受马克思的影响。马克思讲消灭私有制,到底什么是私有制是值得研究的。农民有几分地,灾荒的时候可以不依赖国家而生存,这个经验是从曹操屯田时代就开始的,是中国人的智慧。毛泽东的很多理念是从历史经验来的,而马克思的很多理念是从逻辑思维来的,我觉得毛泽东的观察和反思能力应该是超过马克思的。
而且,我觉得如果毛泽东还健在的话,他会承认邓小平的贡献。原来社会主义太强调公有制,低估了市场竞争在经济创新中的作用,结果就造成了一个印象认为只有贫穷才能坚持社会主义,这是不对的。毛泽东也低估了国际分工在全球化的作用,所以前30年技术进步有限跟中国没有充分利用国际分工有关系,强调独立自主,担心受帝国主义控制,但是没有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使得中国的规模经济达不到效果。
图/中新社
邓小平这个人是比较谦虚的,当时改革开放的时候他其实心里面也在打鼓,所以才会讲我们要杀出一条血路。他知道对外开放的风险准备不足,但是邓小平有一个优点,就是他胆子大,敢实验,如果改革开放由周恩来主持的话步子要小很多。刚开始时很多人不明白,以为改革开放不是就全套学习资本主义了吗?但是邓小平讲要坚持社会主义,两手都要硬。改革开放的同时要保持社会稳定,才有中国的双轨制、分区试验等等这些东西,这是他对中国模式创新的一大贡献。
包容中国经验的非均衡经济学
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条数学曲线。因为现在很多人都很困惑: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怎么兼容呢?我们知道新古典经济学有个供给曲线,需求曲线是斜率为负的,供给曲线是斜率为上的,有人说这就代表人性是贪婪的,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刚好上个月在北京开会,有一个老干部提出马克思和斯密怎么兼容呢?我说好兼容,你们有没有想过劳动供给曲线本来是斜向上的,实际上如果有生存的下限,它就会往下歪,什么意思?越穷就越要多干活,不然就不能生存了。富裕到一定程度曲线向后弯,像Z型。
我把这个劳动供给曲线分成三段,中间那段代表新古典经济学的,给你的奖金、工资越高加班就越多,这是市场经济的激励机制。但是,如果你物质极大丰富了,像很多互联网的社区,包括维基百科开放的系统根本不要钱,只需要共同爱好的人一起工作,这是社会主义的社区,叫共享机制,那段是共产主义的前身,向上左方向弯曲。
如果处于生存线以下,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弯曲。老百姓要造反,这就是毛泽东的革命机制,所以中国发生革命的地方和俄国发生革命的地方都是老百姓处于生存线以下,集体起来闹革命,闹革命是集体的生存,抱团取暖的机制远远超过个人单打独斗。所以人类社会发展就是这么一个曲线,这下你就知道革命、市场、共享经济怎样并存了。
对比中国经验的多元文明史
最后,我要讲的是检验中国经验的一个视角就是要打破西方的中心论,我们对比几个模式,你就会明白中国道路优越在什么地方。
第一,我们要与与土耳其、埃及、伊朗、印度这些古老文明大国对比,它们陷入依赖经济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方面是因为没有革命,没有革命就没有土地改革,没有革命政党。不可能像中国这样国家控制土地,集体土地作为社会保障的基础,没有依赖外债,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
几年前我碰到埃塞俄比亚的总统经济顾问,我问他你们发展走什么道路?他说当然走中国道路,我很好奇地问你说的中国道路是什么?他说的就是今天我说的,中国道路的核心就是土地绝对不能私有化,国家成片开发,同时解决基础设施、就业、教育等问题,否则的话你要照印度的办法、美国的办法绝对不可能有共同富裕,我觉得这得靠外来和尚念经中国人才信。
现在还有人质疑中国土改方案,实际上你到印度、伊朗看,所有他们留下的问题都是因为没有进行彻底的土改,没有革命,没有革命政党,也就不可能有独立的科技、国防、产业政策,就是依赖经济。
第二,苏联和东欧崛起了又自废武功是为什么呢?一方面是因为低估了国际资本主义的霸权野心,失去地缘政治的常识,原则上来说他们的经济学家就没有读懂亚当·斯密的第三章分工受市场规模限制。苏联瓦解以后,叶利钦兴奋地跑去申请加入北约,北约敢要他进来吗?有很多人包括很多中国人到现在还没明白一个道理,像中国、俄国这样的大国,无论你打什么旗号在西方看来都是威胁,你要让他们睡觉睡得安稳只有一个办法,把你拆分成几块。
另一方面,斯大林缺乏开放竞争的自信,拒绝马歇尔计划,修柏林墙,实际上因为他缺乏自信,所以才会理论上相信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俄国以为越是用封锁的办法,就越能捍卫社会主义,实际上输掉了,老百姓反而不相信你了,真正等到大批东欧人跑到西方去,却发现当年实际上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福利生活比西方要好得多。
现在要重新核算当年东欧和苏联的GDP是一个很困难的任务,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现在我们宣传的中国人均GDP只有美国的一半都不到,这根本都是脱离现实的。
我全世界走了那么多地方,我认为中国沿海地区肯定超过南欧,中国内陆肯定是超过东欧,中国的GDP是严重被低估的。人均生活富裕水平并不代表国际竞争力。你会发现一个规律,人均GDP越高的国家越没有竞争力,道理非常简单,你说刘姥姥的儿子有竞争力还是王熙凤家年轻一代有竞争力?很简单,纨绔子弟怎么可能有竞争力呢?这个就是我前面讲的亚当·斯密忽悠大家的结果,以为发展目标是追求财富,我认为应该是追求安居乐业,新的桃花源记是新型城镇化或新型农村,这才是未来可持续的东西。
今天我就不赘述德日模式、北欧模式的局限了,我之前也在网上也有谈过。
中国与西方的发展道路为何不同?
最后我来总结讲一下中国到底在哪些地方是超越西方的。
欧盟想在新的技术革命中走到美国前面,实现弯道超车。2008金融危机爆发前,欧盟开了一个会讨论未来可能的思维范式的转变,请我去当一个主讲人。虽然我的老师普里戈金那个时候已经不在了,但是他对欧洲的影响还是非常大,因为他讲的自组织、复杂系统跟社会历史的研究是联系一起的。
我那次讲演的题目是很尖锐的,因为在我的经验看来,跟西方人交朋友必须先打一仗,打平了或者是打赢了才能交朋友,所以我跟西方人辩论一定是要刀剑出鞘,要厉害的,什么是你的核心概念我就批评什么。
我的讲演标题是从两个科学基本概念出发。第一个概念是“有界理性”,赫伯特·西蒙是心理学家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有界理性就是批评新古典经济学不可能有人是完全理性的。后面替代的是我们讲的经济复杂性、系统复杂性,也就是老子、庄子讲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我要挑战他的内容是什么呢?自由民主和法制的局限,西方的经济学家一听就差点跳起来,坐不住了。
前面我讲的亚当·斯密的最大的贡献就是分工受市场规模限制,最大的规模限制是生态的约束,你有生态环境资源的约束就不可能有无限的自由,个人自由把生态资源都破坏完了地球都不存在了,你的自由在哪?科学越发展分工越细人的自由越小,教育成本增加,时间越来越长。自由人是一个神话,根本就不懂得分工发展的趋势。
第二个,我说科学的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我要搞科斯讲的什么“思想市场”,资本市场里谁钱多,谁粉丝多,谁资本广告打得凶谁就是赢家,我还做什么科学?科学永远是拿实验来检验,而结果通常是少数人或者极少数人是对的。麻烦的地方是每个竞争者都是少数人,到底哪个少数人是对的?所以真正重要的问题是你用什么办法来检验。
图/视觉中国
西方人的检验办法是辩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议会辩论能争论出结果吗?什么结果也出不出来,这是由希腊的诡辩术发明的议会民主成为西方文化的主流。而我们之所以说邓小平伟大,是因为他有一个发明从来没有一个科学家敢说,他说别争论了,我们不争论怎么办呢?邓小平来了一个伟大的创造叫分区试验,这是邓小平改进毛泽东思想的地方,不是把整个国家当成一个实验场,而是让各个省市、地区、特区,各人试验各人的。
我们以前说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这个说法我认为不怎么符合实情,实际上邓小平没设计过,他只有一个方向,所以没有邓小平理论,但是有邓小平思想,那就是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必须要两条腿走路,两手都要硬。中央不给你定调子,就让你试验,哪个试验成功了,别的省份马上自动地学习。
很多中国人抱怨中国有很多不合理的事情,但是要跟西方对比,我们要比它们表面合理合法但是又无效的事情高明多了。《孙子兵法》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说在全球化的时代,这句话要倒过来,要先知彼才能知己。很多人认为只要学习西方就能改变中国的弱势,我说你说反了,很多中国的弱势实际上是优势。
譬如说中国的地区差距很大,中国人认为问题很严重。我说地区差异大有好处,假如上海人不干活了,安徽人、江苏人会跑到上海打工,如果将来安徽、江苏人不干活了,四川、甘肃的人也要来的,中国半个世纪不需要外来的劳动力。而美国成为富裕社会以后,美国人不干活靠墨西哥人干活,欧洲原来靠土耳其人干活,后来靠东欧人干活,最后靠北非难民干活。再比如说有人说现在中国的人均GDP不够高,正因为不够高,所以中国的环境污染和社会福利的压力没有西方大,中国才能把赚来的钱更新技术和管理,如果像西方那样都养娇了以后,哪里还有钱投资新技术,即使研发出来也没法投资。
还有一个不同的地方在于,美国人的游戏规则叫赢家通吃,像微软这样的企业最后的股权大部分集中在比尔·盖茨手里了,比尔·盖茨和任正非一样吗?华为那么成功,任正非自己的股份有多少?5%都不到。中国人的游戏规则是winner share the all, 胜利者和大家分享。美国人老讲中国人是不是要取代西方,我说你就不明白中国说的leader(领袖)是什么意思,就是孔子讲的以身作则,用英文讲是led by example,你做出一个榜样人家来学你,而不是像美国人一手拿着大棒,一手拿胡萝卜,把你当成狗一样训练,这根本不是平等的合作伙伴。
中国的市场经济和西方的市场经济当然也是不一样的。西方追求的是不可持续的国富(Wealth of Nations),而中国追求的是可持续的国和(Harmony of Nations)。当年阿拉伯半岛电视采访我,我说你们知道中国是怎么扶贫的吗?他们听了都觉得不可思议。我说在西方社会,金融家永远是金融家,他们与穷困地区出来的捍卫自己家乡利益的议员的利益永远都是对立的。
中国的做法是把上海的金融家调到贫困地区去当市长或者是省长,这样可以把富裕地方的企业家引进到需要的地方,这种干部跨区域的轮换,欧洲能做到吗?意大利经济那么糟糕,而一山之隔的德国的管理却那么先进,只要把德国和意大利的干部互换轮训不就完了吗?这在中国很容易做到,而西方就不能做到。
这就像当年全国的先进青年到延安,不是因为延安这个地方有多少资源,而是因为引进了先进的人才跟民众结合,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从外面引进人才改变内部的结构、组织方式、思维方式,这是发展的康庄大道。但是你要画地为牢,按区域构建势力范围把利益集团说成是民主政治,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互相矛盾,就像七八个螃蟹绑在一起,你要往这边跑,我要往那边跑,谁也跑不出去。这就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看不见的手”,造成的结果是随机游走,布朗运动,没有方向。
现在给大家留下希望的是,根据中国的经验我们可以构造新的经济学。今天我没有细讲的是,如果要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直到习近平的经验、思想进行总结,我觉得要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也要从头改写西方的经济学。我们有一个想法,就是把代谢增长论变成代谢经济学,通过新陈代谢的视角,你就能够理解现在社会的发展了。
我们今天就到这里,谢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