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人不爱出省读大学?

来源:@澎湃新闻

高考分数出来后,这两天很多考生都在社交媒体上咨询大家填报志愿的建议。而在五花八门的填报需求中,是否接受出省读大学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条件。有的人迫不及待地想离开家乡去个新城市享受自由,也有人因为饮食习惯的差异而犯嘀咕。

但你会发现,来自浙江、广东等沿海一些省份的考生,明确提出拒绝出省读书的比例,要显著高于其他地区。省内高校分数也因此水涨船高。对部分考生而言,去外地读书成为无奈的选择,因为哪怕想填报一所本地不算差的大学,录取分数线也非常之卷。

澎湃新闻基于近 3 年各地本科普通批次的分专业录取分数线以及各地的一分一段表,计算了各地考生如果想考上不同地区的非“双一流”的省属重点院校,所需的整体平均名次。之所以用这个范围内的学校来观察,是为了减少名校光环所带来的影响。

计算后的结果显示,上海、北京、浙江、江苏以及广东的本地省重点高校的平均分数线,高于外地省份的比例普遍超过了 75%。这意味着,读同样层次的学校,留在家乡的难度要整体大于出去上学。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2022年的浙江志愿填报里,分数线最高的浙江非“双一流”省重点高校是浙江师范大学,选考物理的考生如果想读这所学校还不错的专业,分数需要至少达到640分,也就是排到全省前13643名。而这个成绩,同年刚好可以踩上
“985”高校中国农业大学的末尾专业,或是读上吉林大学的中游专业。

而在甘肃、福建、河北等出去读好大学相比留在家乡读更难的省份,情况则截然相反。比如在河北,省内最好的非“双一流”省重点,是河北大学。在 2022
年,河北的理科考生如果想读上这所省内名校的较好专业,只要排进全省的前 31495 名、即分数达到 561
分。但这个名次的河北考生如果想来上海读书,那么最大概率能读到的学校就是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该校在河北的分数线是 558 分,选考要求为不限。

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这里除了与各地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有关外,背后其实也牵涉到各地所蕴藏的就业机会的多与少。一位曾经在杭州做过招聘工作的职场人士汪景说,他觉得省内高校录取分数线不低,本质是浙江的就业机会多,而“浙江人对本省的浙工大、浙理工等学校认可度不低,像杭电计算机更是学霸才考得上的专业。因为
HR 基本是本省人,知道这些大学的含金量”。

同样,不少广东人也觉得本省就业机会多,出去读书最终还是要回来,反而还错过了利用大学社交圈发展自己人脉的机会。

500

500

500

500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