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二战潜艇“哈德号”遗骸在南海被发现

美国海军历史与遗产司令部(NHHC)周四表示,二战期间最具传奇色彩的美国海军潜艇之一“哈德号”的残骸80年后在南中国海被发现。

NHHC在一份新闻稿中说,“哈德号”潜艇遗骸位于菲律宾北部吕宋岛附近约900米的水下,除了指挥塔后面被日军深水炸弹损坏外,它完好无损。

1944年8月24日,美军试图从日本占领军手中夺回菲律宾,“哈德号”在其第六次巡逻中与它的全部79名艇员一同失踪。

根据美国海军的历史档案,1944年8月22日,“哈德号”潜艇在巴丹半岛击沉了两艘日本护卫舰,然后和另外两艘潜艇沿着吕宋岛海岸向北航行,寻找更多的目标。

根据NHHC引用的日本方面的记录,在8月24日上午与日本护卫舰CD-22的战斗中,“哈德号”发射了三枚鱼雷,但没有击中目标,后来被日本护卫舰的第五枚深水炸弹击沉。

NHHC表示,由Tiburon Subsea首席执行官Tim Taylor领导的“Lost 52 Project”项目提供的数据证实了“哈德号”的残骸。该项目旨在寻找二战中失踪的52艘美国潜艇。NHHC说,该小组之前已经找到了至少六艘二战潜艇。

1941年12月偷袭珍珠港后,日本袭击了当时还是美国殖民地的菲律宾。到1942年春天,美国和菲律宾在吕宋岛的军队向日本军队投降,日本利用占领的群岛保护其来自东印度群岛和东南亚的补给线。

但到1944年年中,美国在太平洋对岸击退了日军的进攻,并计划在菲律宾登陆。

据美国国家荣誉勋章博物馆(National Medal of Honor Museum)称,在那段时间里,“哈德号”击沉了三艘日本驱逐舰,在短短四天内摧毁或重创另外两艘日舰。

“哈德号”的座右铭是“狠揍他们”(Hit ‘em Harder),艇长是塞缪尔·迪利中校(Samuel Dealey)。

1944年3月至7月,他在“哈德号”的第五次巡逻中表现出色,被追授荣誉勋章,这是美国军方的最高荣誉。

博物馆关于迪利的页面描述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战斗。根据博物馆的描述,在遭遇日本驱逐舰的正面攻击时,迪利下令向迎面扑来的敌舰舰艏发射了一枚鱼雷,这就是所谓的“直击咽喉”。

在1500码处,迪利发射了三枚鱼雷,并命令潜艇下潜。当“哈德号”从驱逐舰下方80英尺处经过时,两枚鱼雷击中了驱逐舰,冲击波穿透了潜艇。

根据荣誉勋章博物馆的资料,1942年12月2日服役后的前四次巡逻中,哈德号击沉了14艘日本军舰和商船。

NHHC的考克斯说:“我们很感激‘Lost 52 Project’项目让我们有机会再次向‘Hit’em Harder’潜艇上的英勇的船员们致敬。”

NHHC表示,沉船是“为保卫国家献出生命的水兵们最后安息的地方,应该作为战争坟墓受到各方的尊重。”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