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工业首个出口品牌——中国江南型的故事
“中国江南型”是江南造船厂建造的巴拿马级散货船的统一品牌,是上世纪80年代江南造船厂在国际航运市场成功打造的一个知名船舶品牌。
由于江南造船厂设计建造的巴拿马级散货船技术指标优异、质量性能可靠,被船东盛赞为“中国江南”巴拿马型,并被国际租船市场列为国际著名品牌。
1987年,江南造船厂建造的第一艘巴拿马级散货船交付船东,命名为“祥瑞”号。该船为无限航区,可在世界各主要港口间装载散货,以装运煤炭、谷物、矿砂为主。
“祥瑞”号上市后由于性能优异,在英国伦敦国际航运市场被单独挂牌标价,并被命名为“中国江南—巴拿马”型。
创出国际品牌后,“中国江南型”散货船受到了国际市场的追捧,先后被中国香港、美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船东连续订购了数十条同类型的船舶。其中,第三、四艘分别于1990年1月和1990年5月交付船东。
1990年,美国泛太平洋轮船公司将已经命名的“太平洋洋”号和“太平洋海”号两艘65000吨巴拿马型散货船的姐妹船,特意改为“中国光荣”号和“中国自豪”号。
这两艘船的成功交付,标志着“中国江南”巴拿马型散货船打进了美国市场,并为江南造船厂进一步开发建造巴拿马型散货船建立了信誉。
此后,美国船东将续订的3艘70000 吨新型“中国江南型”散货船分别命名为“中国精神”号、“中国希望”号、“中国欢乐”号。
这样的命名方式是对江南造船设计及生产能力的信任,也是对我国工人和科技人员取得巨大成就的敬意。
“中国江南型”散货船不仅成为业界公认的一流品牌,也是江南造船厂建造数量最多的一型船,累计交付量高达上百艘。
从1987年首艘“中国江南型”散货船“祥瑞”号交付,到2012年第100艘“玉霄峰”号交付,江南造船厂用25年的时间建造了100艘该型船。
“玉霄峰”号是江南造船厂开发的第6代“中国江南型”散货船,载重量达到76000吨。
散货船的分类
散货船与油船、集装箱船是航运业的三大主流船型,是国际航运业使用的主要船型之一。
全世界每年干散货的运输量约占海运货物总量的1/3,世界海运市场散货船的运力占全球船队总运力的40%以上。
根据载重量的大小,万吨以上的散货船通常分为如下几个级别。
巴拿马型散货船是指满足巴拿马运河通行条件的船型,载重量通常在60000-80000吨之间,在国际航运市场上有庞大的需求规模。
全球航运业使用最多的干散货船型是载重量50000吨以下的灵便型、80000吨左右的巴拿马型、15万吨左右的好望角型以及载重量超过30万吨的超大型矿砂船。
80年代初,江南造船厂在完成27000吨出口散货船的建造后,开始规划未来出口的产品。
从1980年开始,江南造船厂根据自身实际具有的极限生产能力(船台和船坞的尺度),开发了多型60000吨级的散货船.。江南造船厂注意到国际航运市场看好60000吨级的巴拿马船型散货船,并且国内航运业对这个船型也有巨大的需求。
开发巴拿马型散货船易于形成批量化、系列化,不仅有充足的市场需求,而且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江南造船厂抓住机遇,适时开发新型巴拿马级散货船,以适应市场需要。
1984年,香港泰昌祥航运公司需订造64000吨散货船,经香港海洋技术顾问有限公司介绍,江南造船厂于1985年2月与对方签订了建造合同。
江南造船厂与香港海洋技术顾问有限公司合作对该船进行技术设计,联合设计达到了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加速技术经验交流的效果,而且在技术设计阶段,就充分借助于江南造船厂的施工实践经验,从而保证该船的质量水平。
船东要求新船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达到甚至超过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这对江南造船厂的技术能力是巨大的考验,江南造船厂也不负众望成功设计建造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巴拿马级散货船。
“中国江南型”散货船的升级换代
通过增加载重量来提高运营效益一直都是船东的追求,在“中国江南型”的发展过程中船东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江南造船厂也通过自身的技术能力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使得“中国江南型”散货船保持了强大的竞争力。
在完成第一代“中国江南型”的设计之后,江南造船厂设计部门利用65000吨散货船的线型,稍微增加吃水、型深以达到68000吨的载重量,并于1990年底完成超肥大型线型船的开发。不过后来由于价格问题,该方案未能实现。
1991年,国际航运市场向好,不断有船东表达建造70000吨巴拿马型散货船意向。江南造船厂设计部门利用已经获得的68000吨散货船研究成果,与美国拉斯科航运公司签订了70000吨散货船的建造合同。
1992年8月,该型船开始建造,1993年建成,成为第二代“中国江南”型巴拿马散货船。美国拉斯科公司将向江南造船厂订造的3艘第二代7万吨巴拿马型散货船分别命名为“中国精神”号、“中国希望”号和“中国欢乐”号,成为中国造船史上的一段佳话。
20世纪90年代中期,江南造船厂推出第三代“中国江南”巴拿马型散货船,载重量为73000吨。进一步改进线型、增加吃水、更新主机,使该船的技术经济指标有了新的提高。
20世纪90年代末期,江南造船厂以线型优化为主要突破口,着眼于以提高载重量,通过总布置优化、结构设计和布置优化、合理利用高强度钢等相应措施来减轻空船重量,提高载重量,使载重量达到74000吨,并结合当时最新的IACS关于散货船安全性的要求,推出第四代中国江南巴拿马型散货船。
由于该船型技术先进、性能良好、营运成本低而受到国际航运界的普遍欢迎,一经推向市场即非常受欢迎,承接了多艘船的订单。
2006年,江南造船向国际市场推出第六代“中国江南型”散货船方案,油耗及排放水平显著低于市场上同类产品。
该型船再度为江南造船带来了多份、总数为36艘的船舶建造合同,不仅为江南造船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令江南造船保持在该船型领域的领先地位贡献了力量。
时至今日,“中国江南”巴拿马型散货船已经发展至七代,载重量也提升至78000吨。
“中国江南”巴拿马型散货船累计建造数量达到上百艘,是中国船舶工业的一面旗帜。
如今,江南造船在“中国江南型”散货船设计建造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创新,不断地拓展散货船船型系列,又推出了自主研发的“绿鲸Ville”系列散货船,产品线覆盖了60000~210000 吨的散货船市场,形成了一个新的“中国江南型”散货船系列,推动江南造船持续走向深蓝。
船舶工业打造品牌的意义
国际船舶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国的造船企业需要与日本、韩国和欧洲国家的所有造船厂同台竞技,优秀的产品是唯一的竞争手段。
1、中国船舶工业在20世纪80年代就能在国际市场上打造出“中国江南型”这样的知名品牌,充分体现了中国船舶工业的技术能力。
“中国江南型”品牌的诞生,说明了在巴拿马型散货船这个领域,中国造船企业已经拥有了国际竞争力。
“中国江南型”是中国企业自主设计建造的,中国造船产能在竞争中取胜,靠的不仅仅是劳动成本优势,还有技术优势。
2、江南造船厂连续开发了七代“中国江南型”散货船,并且该型船一直都保持了市场竞争力,累计交付量达到上百艘,说明中国船舶工业的竞争力是可持续的。
从一代到七代,“中国江南型”的持续开发反映了中国船舶工业拥有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国家秩序稳定提供的大环境,也包括企业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竞争中取胜获得持续的现金流支撑造船厂的发展。
除了“中国江南型”这个品牌,中国船舶工业还打造出了“中国外高桥”型好望角散货船品牌等多个知名品牌,中国船舶工业在各细分领域都实现了技术领先。
因此,中国船舶工业在21世纪能够设计建造载重量40万吨的超大型矿砂船,载重量30万吨以上的超级油轮,24000TEU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就不足为奇。
这是中国船舶工业技术能力发展自然而然的结果,这种发展是可持续的。
民国时期江南造船厂为美国建造4艘万吨轮只是昙花一现,现在是常态化,这背后差异的原因是国家体制和产业体系翻天地覆的变化。
参考资料:
1、《中国散货船研发史》
2、《江南造船厂志》
3、《改革开放40年•中船印记: “中国江南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