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竞争力跌落全球第一宝座?中国又排名多少?
瑞士洛桑国际惯例发展学院(IMD)28日公布的《2019年世界竞争力年报》显示,新加坡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自2010年以来首次荣登榜首;中国香港继续保持在第二位,美国则跌至第三。
然而一个结果是否有意义,要看评判这个结果的标准是什么,所以我们先来看一下何为IMD报告?
IMD报告全称《IMD世界竞争力报告》,是瑞士洛桑管理学院(IMD)发布的关于经济体竞争力的报告。(为何这里叫经济体而非国家,是因为这份报告中包含了台湾地区)
然后我搜索到了这个学校的官网(www.imd.org),看了一下这个机构的自我介绍:
IMD is an independent business school with Swiss roots and global reach. Focused on developing leaders and transforming organizations, IMD designs and delivers interventions that challenge what is and inspire what could be.
For the last 7 consecutive years, IMD has been ranked #1 in the world for Open executive programs and in the top three overall for executive education (Financial Times 2012-2018).
bla bla bla……一大堆,我给大家翻译一下:“我们是卖课的,但我们是卖课中的战斗鸡”
话糙理不糙,IMD就是一家提供MBA以及其他商业公开课程的培训机构。但是呢,这个机构把自己包装的很高大上,瑞士啦,洛桑啦,金融时报排名第一啦,之类的,但是呢,我深信一句话,缺啥炫啥,好奇的我又看了看他的官网。
我看到了有意思的一句话:
Institut pour l'Etude des Méthodes de Direction de l'Entreprise is established in Lausanne by Nestlé in coordination with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The institute would operate under this name until 1989.
里面有两个名字我们很熟悉:Nestlé和Harvard Business School。就是雀巢和哈佛商学院。美国企业,跑到瑞士盖学校,虽然报了个哈佛的大腿,但是估计都是两家开财路的一种做法,毕竟老板们赚了钱都喜欢给自己镀个金,我觉得这事在美国也一样。
扒一下背景,其实也是为了看看这个排名的水分到底有多少,现在可以说,这个排名很水,基本就跟新东方搞个全国英语能力排名一样,潜台词就是说,英语很重要,你们还水平差得很,赶快来交钱上课吧。
下面再让我们仔细来看一下报告,我在其官网上下载了这个PDF,但是让我惊讶的是,这个PDF异常的简单,只有一个长图,而长图的内容就是排名,以及较去年的变动……
一番探究之后,我发现了国别版的详细报告,那么让我们把美国的下载下来看一下。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近年排名变动:
从这里看来,美国并非常年第一,所以跌落第一也没什么值得惊讶的,让我们再往下看。
这里可以看出上图给出了排名的详细标准,分为以下这么几项:
经济表现:国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就业、物价;
政府效率:财政、税收政策、体制、商业法规、社会制度;
商业效率:生产效率、人力市场、金融、管理实务、态度与价值观;
基础设施:基本基础设施、技术基础设施、科学基础设施、健康和环境、教育;
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美国排名靠前的是:国内经济、国际投资、就业、生产效率、金融、技术基础设施、科学基础设施、健康和环境;
而排名比较靠后的是:物价、财政、社会制度、体制、社会制度、劳动力市场、态度与价值观以及教育。
那么究竟是那些因素导致了美国排名由去年的第一位掉到了今年的第三位呢,报告给出了相比去年,美国的15处进步点以及15处退步点。
15处进步点分别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单位GDP实际增长水平、企业税率、GDP实际增长率、长期失业率、官僚体制、能源基础设施、社会凝聚力、补贴、失业率、养老金、政策适应性、企业创新能力、外资投资水平、对外出口;
15处退步点分别为:外汇稳定性、高科技出口、健康基础设施、油价、通胀水平、人口增长率、凶杀案件数、企业数字化转型、社会责任、全球化态度、企业董事会、审计及会计实务、平行经济(这个翻译不确定,查了一下也有翻译成黑市的)、知识产权、贸易保护主义。
此外报告还给出了美国对人才最具吸引力的15点原因:
分别是:经济活力、商业友好程度、融资难易程度、熟练劳动力、良好的研发文化、可靠的基础设施、有效的法律环境、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开放积极的态度(好像正在改变)、成本优势、良好的企业管理水平、政策稳定性及可预期(这个有点尴尬)、有竞争力的税收制度、有效的劳动关系、政府能力。
写了好多,总结一下,根据报告来看,美国排名下降主要是受一下几点影响:
1.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经济增速放缓;
2.美国本身政治改革的难点:如控枪、医保、社会福利等;
3.特朗普上台后美国以自我为中心的美国优先政策,以及贸易保护主义。
总的来说,虽然发布这个报告的机构并非有着政府背景或者国际组织背景的权威机构,但是其评价的标准还是相对来说比较公平客观的,虽然有些地方也显示出西方世界一贯的自我良好,但是其内容仍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IMD对于中国的评价:
首先来看一下中国历年的排名:
嗯,西方排名不奇怪,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
同时报告还给出了其认为中国2019年所面临的挑战:
·Increas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o promot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Stimulate domestic consumption to enhanc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Resolve trade disputes to stabiliz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Address challenges posed by increasingly serious population ageing.·Facilitate institutional reform to improve well-being for all.
翻译一下:
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发展质量、刺激内需、解决贸易争端、应对人口老龄化、深化体制改革。
说的很中肯,基本上与国家对未来发展的规划相同。
下面再来看一下中国的各项排名:
中国排名较高的项目是:国内经济、国际投资、就业、劳动力市场、态度和价值观、技术基础设施、科学基础设施。
其实刚看前面几点的时候,我还想嘲笑一下西方对中国根深蒂固的人口大国,落后国家的刻板印象,但是看到科技基础设施两点时,让我顿时觉得这份报告还是有点独立思想的。
再看看中国排名靠后的项目:国际贸易、物价、财政、税收政策、体制、商业法规、社会制度、生产效率、金融、教育。
本来刚想夸一夸的,可是这些个靠后的排名是真的中国没做好么?比如国际贸易、生产效率、教育。我觉得西方要调调眼镜度数了,实在近视的厉害。
下面再来看看过去一年,在该机构眼中,中国的改进和退步:
进步的点在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汇率稳定、企业创立耗时、企业创立步骤、外资投资、高等教育、实际个人所得税、养老金、有效专利数、大型企业、官僚体制、贸易保护主义、公共部门合同、凶杀案水平、来华留学学生数量;
退步的点在于:经常性项目平衡、通胀水平、旅游收入、人口增长率、财政赤字、证券市场市值、薪酬水平、管理层薪酬、生活成本指数、知识传播、卫生费用、政府债务、研发投入、高科技产品出口、实际GDP增长率。
其实仔细分析完这个机构眼中的中国的进步与不足,我总觉得中国的进步是实实在在的进步,在于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法制水平、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结构性改革,提升发展质量。而所谓的中国的退步,我更感觉是鸡蛋里挑骨头,比如说通胀在合理程度内的小幅度上涨,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这里却认为是一个退步;再比如美国的报告中不提其高达22万亿的政府债务,却着重强调中国的政府债务,还有就是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依然保持了6.6%的增速,却仍然视为退步。所以总感觉有点吹毛求疵。
最后看一下中国的15个闪光点:
分别是:熟练劳动力、经济活力、积极开放的态度、可靠的基础设施、政策稳定可预期、成本优势、政府竞争力、良好的企业管理水平、良好的商业环境、良好的劳动关系、便捷的融资渠道、良好的教育水平、优秀的研发文化、良好的法律环境、有竞争力的税收体制。
因为这个闪光点是通过调查问卷手机的受访者意见,所以我觉得还是比较能够反映客观情况的,可以看出,总结的这15个中国闪光点,都是实打实的硬实力,基本涵盖了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经得起检验的硬实力。
总的来说,这个报告仍然难以摆脱西方在看待中国发展时的刻板行为,但在细节处,也能看出西方世界对于中国快速发展的一些思考和答案。因此,我认为,对于这个报告所言,权当发散思维,在看待其内容时,还应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