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战争
2020年亚美尼亚同阿塞拜疆之间的战争是第一次战术无人机大显身手的战争,阿塞拜疆使用采购土耳其的TB系列无人机几乎摧毁了亚美尼亚大部分防空力量,决定了战争的走向。
自2022年开始的俄乌战争则是把无人机战争演绎到精彩纷呈的高度。
感觉这场战争要接近尾声了,可以好好总结一下战争中需要什么样的无人机和怎样用无人机作战。
这是两大军事集团在现有装备水平下进行的一场高强度的战争,留下的成果足以影响世界军事发展很多年。
这场战争中,无人机从少数人控制的高级兵器转变成单兵武器的速度惊人。从上亿美元一架的战略级武器到几百美元一架的消耗性武器迅速在战场上普及也就两年时间,整个战场已经是离不开无人机了,每天几百上千可能甚至上万的无人机充斥在战场的空间。
战争开始时,无人机还是辅助武器。美军的查打一体高空无人机的管辖权是中情局,是搞暗杀用的,部队装备的是渡鸦、弹簧刀这类的小型无人机。中国是无人机大国,既有同美军同水平的翼龙,也有战略级别的无侦8,攻击11。对于单兵使用的无人机其实全世界都在探索阶段,不是不想装备,而是不知道那种是最适合战场的。
从全球鹰、死神、翼龙到这类高级货的简化版TB2、3,再到简陋的小摩托算是战场的第一次进化,昙花一现的弹簧刀本就不是为高强度战争准备的。真正让无人机大放异彩的是俄乌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各种武器的对抗相对平衡时,冒出个穿越机带炸弹的小玩意,当这种廉价东西铺天盖地时,无人机战争才真正来临了。
穿越机是航模爱好者搞出来的小玩意,极其简陋,极端便宜,2、3百块人民币就能凑出来一架低配版本的,飞这玩意需要技巧,也很刺激,属于非常小众的运动形式。
多旋翼穿越机同一般用的航拍机最大的区别是图像系统,后者的图像是为别人看的,前者只是为操纵者用的。所谓第一视角也就是把飞机视角传送到操作者眼前,就像坐在机头的飞行员看着前方在操纵飞机。穿越机也可以慢吞吞的飞,在障碍前悬停瞄准,慢慢悠悠的穿过去,那种快如疾风的飞行真的是高手所为,类似竞技体育带来的结果。
带炸弹的穿越机都是工作在电机大负荷状态,浆效小于3,飞行时间也就几分钟。俄乌战场上穿越机并不是单独使用的,往往同观察无人机配合,观察无人机提供目标信息,并观察打击效果,有的也会携带小型弹药垂直投掷。携带较大弹药的穿越机执行打击任务,由于是人操的,人在回路中实时操控。就会有灵活的打击路线,现场选择打击部位。
两种飞机都是小型的,自重不超过2公斤,估计大型的战场生存能力很差。
北约在凑不出重武器和弹药的情况下,准备援助乌克兰100万架穿越机,指望这种原来是玩具的小玩意能扭转战局。
可掌握了战场主动权的俄军完全改变了打法,重火力开路,碾压式推进,前段时间少见的装甲集群穿插也出来了,越打越精彩。
还是有很多无人机,这时的俄军无人机明显有了升级,苍蝇式的贴地贴脸无人机也用上了热成像,攻击型的柳叶刀用上了目标识别和任务分配,地面出现了无人车配合。而且在激烈的电子对抗中光纤制导无人机大放异彩。
光纤制导源自于上世纪80年代的反坦克导弹,从铜线到光纤的一次小跨跃。本就是为了对抗强电子干扰的战场环境的。那时的制导光纤工艺复杂,价格较贵。现在中国的光纤比粉条便宜,这就有了俄乌双方每天消耗大量的光纤控制装置,这玩意比数字图传还便宜。
乌军的无人机飞手已经失去了战场生存能力。
1500公斤云爆弹下,一公里内的地面目标荡然无存。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小伎俩都是无用的。
而且这些500公斤,1000公斤,1500公斤的杀器都是卫星制导滑翔炸弹。
无人机不像步枪,一个型号定型后可使用很长时间。俄乌战争中的无人机,几乎每半年就更新一代,早期的明星兵器很快就淘汰了。而且无人机飞手成为步兵分队中最重要的战斗员。
俄乌战场是现代军事对抗的顶级存在,给我们展现了无限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