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的某位打手是如何带节奏的,来欣赏一下
不想陈述事情原委,因为知道的不多
不想评论事件立场,因为不了解事实
只想吐槽,百度及其打手们带节奏的方式,可真的不要Face
昨天复旦&百度的事情,无缘无故地炒作起来,本身就很微妙,因为27号刚好是复旦的校庆。
本来是一个无力的公关部门和一个无德的二流公司的破事,被莫名地给安排了节奏,陷入了一场舆论的大争吵之中。其中的利益纠缠和暗流涌动,我等麻瓜是完全不知道的。
本来没有什么好说的,双方都有不对的地方。
但是
今天在某刷屏类APP里面闲逛的时候,看见一篇带节奏的文章,我就很不高兴了。
打开一看,阅读10W+,现在就利益相关了
先看看这个文章的标题,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解释和定性,就把帽子这样扣出来了?
这件事的确是当时在校企招牌宣讲方面的活动中出现了这样的事情,学校方面对整个流程的跟进和把控确实是有问题,这一点值得批评。
但是(我要大写我自己)
1.这个活动的参与方有哪些?分别是双方的哪些部门以及商业策划公司?
2.整个活动的策划方案是什么?来自何方?活动的参与方在前期准备工作中是怎么沟通的?
3.涉事女生的真实身份是什么?真实动机是什么?
截止到目前,没有一份完整详细的说明出来,我们都不知道。
那么现在来评论这件事,本身就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没有足够多的证据,如何进行论证?
评论应该基于事情原貌,这应该是任何媒体类相关工作人员最基本的原则?
什么信息都没有,言之无物,靠标题和节奏来引(wu)导舆论,自媒体现在都可以这样信口开河了吗?
我只是针对这篇文章,来表示我的无语
在事情没有得到一个完整的陈述和解释的前提下:
1.用这一个活动的“学校”参与人员来指代整个学校,是不是很低劣地引导观众,别有用心带节奏了?
2.用复旦大学来“进入”整个中国大学教育问题,这是不是上纲上线,偷换概念,故意引导舆论?
无语的地方在于:当事女生的真实身份,当事活动的具体情况都还没有得到一个公正完整地说明,就急着给中国大学扣帽子,这些自媒体是什么居心?百度这样跳,是不是有点心虚啊。
事情真相还没有出来,这么急着用“女大学生”来做暗示,甩锅翻页?
欲盖弥彰了吧?
我作为一个男女平权主义者,那我今天还真的就杠上了。
道德高尚的百度,贤良淑德,冰清玉洁,见识了。
当然了,这个层面的节奏都是围绕着“女大学生”这种很微妙地可以拨动中国人神经的点来带的。
那你要批评复旦,乃至于中国大学,你拿出分析和实证来也行吧。
但是看到这句话我就笑了:
“百度是一面镜子,你是人还是奴才拿镜子照一照就知道了。”
中国有没有科技公司可以称之为镜子我不知道,但是百度肯定不配。
是要怎么样,照一照自己够不够没有良心吗?
当然,百度的破事也不是今天要议论的重点,既然文章10W+了,那我们就从文章出发了。
踩着一所大学舔百度,这样的行为让我觉得很有奇怪,于是:
我本能地搜索了一下作者。作为一个自媒体,作者怕是跟复旦有梁子,为黑而黑了。
当然了这个也是捕风捉影,不过从百度的信息来看,作者是不是跟百度的关系有点太亲密了?
写可能会在相关话题上引导舆论的内容前,能不能避个嫌啊?
现在再看百度是面镜子这种厚颜无耻的话,作者当然良心不会痛了,因为可能就根本没有。
当然这也不是实锤,这只是我对百度这家公司及其打手,深表遗憾。
我觉得震惊的是:这篇文章竟然得到了很多网友的评论,虽然有网友提出理性看待这件事的观点,但是评论区中,“值得看”的类似表述非常多?
事情真相还原了吗就值得看?作者论述站得住脚吗就值得看?
是这届自媒体带节奏太凶,还是这届部分网友不行啊。
(请自行查阅相关内容评论区,实在是太多了)
来,让我们本着探索与发现的精神,走进无耻:
我们先来看文章哈
???
这个谜一样的开头???算了,我不能生气
???
活动性质、内容和流程大部分群众都不知道吧,这位“公知”文章中也没有解释。
直接来吐槽没有价值观的挑战和思想的交锋?
任何活动都有具体的安排吧?一切都要按照流程来对吧?
作者在下文批判了复旦的学生没有礼貌
我试问,罔顾活动流程和主办双方安排,抓着李老板提问就是有礼貌了?
这一段待客之道的评论,我不认可。
质疑:
1.活动安排我们不知道,具体环节和内容大部分人不知道。
2.校园交流真的一定要有价值观和思想的碰撞吗?这种绑架是不是有点低劣?
3.“媚俗的歌手”挂到这位“女大学生”身上,简直不要太方便喔。当事人的具体身份,作者你要拿得出证据,你真的敢说不是百度或者相关商业策划公司有关的人吗?
4.用“不要批评我以偏概全”来掩盖没有论述,只有节奏的事实,这不是媒体人应该做的。
5.编造“清高的知识分子”和“媚俗的歌手”这两个冲突的概念,节奏带的不要太明显喔。
我不知道事情原委,所以我不做评论
但是如果你要做评论,请先告诉公众事实
质疑:
1.这一段“反问”,还是基于当事女生就是复旦女生的“前提”。
2.这一段“反问”,还是基于活动参与人员=复旦全部学生=中国大学教育的逻辑。
3.研习知识和经世致用两者矛盾吗?追求精神进步和现实成就什么时候二元对立了?
4.我是大学生,所以就应该逮着你一直“思想碰撞”?
强盗逻辑
李先生真的是无辜的受害者,太委屈了。辛苦作者这样的人保驾护航了。
能不能先就事论事,这么急着给事件定性扣帽子吗?
作者要说大学,就说啊。不要求你有证据,但是立论和论证总得有吧?
打这种色情擦边球来挑动读者神经,甩锅给一个大学,有点低劣吧?
这一段话里面,我看到的是对中国一部分媒体从业者的失望。
在10W+的阅读和密密麻麻的评论下面,我看到的是对很多中国读者的失望。
我们的社会,什么时候这么暴戾,这么盲目了?
对于一个不清楚事情来龙去脉的争议事件,大家不是等待事情真相,分析其中原委
而是忙着站队集中宣泄情绪,这不是一个理性人应该做的事情
要说作者没有带节奏,我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相信的。
再来看看作者带节奏的点,将涉事女生定性为复旦学生,将其定性为受害者
作者啊,真的是又想当%子,又要立牌#
最后一段话,如果你家太太真的是复旦人的话,我为她感到悲哀
就我接触的人来看,大多数复旦人从来不是听不进去不同意见的话,也不是只站队不讲道理的人
批评复旦可以,但是得有证据和依据
的确有错的,复旦可以改
不是复旦的问题,扣过来的帽子就不会戴,甩过来的锅也不会接
作者如果要做一个公知,就请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坦荡荡做一个媒体人
乱带节奏只给人一个感觉
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