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名大学生用铁棍殴打中学生 对“失败的大学”和“失败的大学生”如何处理

据湖南常宁市公安局通报:2024年3月16日(周六)17时40分,接群众报警称湘南实验中学校门前发生打架事件。公安机关迅速出警赶赴现场处置。

500

经查,在校大学生洪某旺(男,22岁)、马某超(男,22岁)等7人于3月16日下午来到湘南实验中学进行招生宣传,其间在校门外与该校学生张某(男,15岁)因言语琐事发生冲突。之后洪某旺、马某超等人持细铁棍冲进学校对张某等人进行追打,导致张某受轻微伤。

目前,公安机关已将洪某旺、马某超等7名涉案人员全部抓获归案。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①      

如果不是当地警方的通报,或许看过事发视频的网友都会认为:这是一帮校外小混混。视频里,这几个青年举着铁棍,跨过栏杆,直接冲到一名中学生面前殴打对方,尽管旁边一名保安拦住了最先动手的青年,但另一个青年又冲了上来,继续用铁棍殴打。

从常识出发,大学生本身的体格就比中学生强健,几个大学生群殴一名中学生,居然还使用铁棍。如果当时铁棍直接击打在脑袋上,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这帮负责招生的大学生,何以对一个仅仅发生口角的初中生,下这样的死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应当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情节较轻,可以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

此外,如果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处罚可以提升至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结伙殴打、伤害他人;

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

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看来,这帮负责招生的大学生,要把自己“招”进看守所了。

 

②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携带铁棍并在公共场所对他人施暴均属违法行为,更不用说是在校园内。这不仅是对个体权利的侵犯,更是对公共秩序的破坏,也是对教育的挑衅。

22岁,至少是大三甚至大四了,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一群人,哪怕读的不是法律专业,也应当具备基本的法律素养和道德自律,知道在当下的法律下,哪怕是“互殴”都面临警方的行政处罚,更不用说,多人用铁棍殴打一名中学生,其后果是怎样的。但是,这帮在中学门口负责招生宣传的大学生,还是这么干了。

当然,随着这几个大学生举起铁棍,本来要通过招生宣传进行品牌推广的所在大学,品牌算是被砸了。

虽然警方没有透露肇事大学生所在大学,但网络时代没有不透风的墙,相信很快就有当地人爆料,全国网民都会知道,是哪所大学,培养出了几个举着铁棍冲进中学打人的学生。

 

③      

当大学生们以如此野蛮的方式对待中学生时,不禁让人质疑高等教育在人格培养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成效。是不是随着大学不断扩招,有些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除了成绩考核和就业率等结果导向外,再无其他精力和心思,去关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等“务虚”教育了。

我之所以提到大学扩招,是因为大学扩招自1999年开始,至今(2024年3月18日),已经过去了大约25年。扩招前即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量为160万人。而在2023年,高校招生人数大约为913万人。

500

当高校招生人数激增5倍多,从传统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学校和学生的质量就会不断被稀释,这是必然发生的趋势。用大白话说,按照之前考核标准,不该进大学的一批人,借助扩招进了大学,一批软硬件不达标的学校,也升格成为了大学。大学之大,除了面积大了、人多了,其他方面可能还下降了。

 

④      

随着大学扩招,大学更像一所教育公司。

所谓教育公司,大学生就是被招录的员工,如果员工能力达不到公司绩效考核标准,应该被淘汰。

而教育公司之间也存在竞争,那些无法让员工获得成长、管理能力差的教育公司,因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被淘汰。

对于高等教育扩招后、如何让大学生质量不被注水,一直以来是公众关注的话题。2018年,当时的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表示,这种现状需要扭转。对中小学生要有效“减负”,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

如果对标国外,考上大学,就等着混四年毕业的好日子,是很难继续的。俄罗斯目前较好大学的淘汰率为5%-8%。美国私立大学居多,淘汰率不一,不少名校对学生成绩等方面的考核尤其严格,以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等重点学科为例,淘汰率几近30%。而到了博士阶段,

美国博士生淘汰率一直维持在40%—50%区间,接近一半的博士生无法等到毕业的那一天。

中国也有先例。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先生执掌清华物理系时,1932级学生毕业时的淘汰率高达82.8%。这样高的淘汰率,没有引起社会的混乱,反而培养了一批杰出的学子。清华大学物理系1929~1938年间的学生,就出了2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两位美国科学院院士。

当大学有严格的学生绩效考核和退出机制,就包含了两层意义:第一,四年大学生涯,既是对青年人心智磨砺的过程,也是专业知识积累与综合能力提升的关键期。学校只有通过四年反复测试,对达不到学业要求的学生进行适时的甄别和劝退,才能确保大学毕业证书不再仅仅是一纸文凭,而是真才实学与综合素质的认证。

这样的制度设计,旨在使高等教育的产出——毕业生,能够更好地满足就业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实现教育与社会的有效对接。

第二,倒逼高校不断完善自我,在“严出”的同时,防止误判与错位,避免“差生”侥幸过关,“好学生”却被不公淘汰的现象发生。这就要求高校在设定考核标准时需兼顾全面性和客观性,明确目标是除了学科专业外,还要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人。别像湖南那所大学一样,等7名大学生临近毕业了,才发现是一帮动不动举着铁棍打人的家伙。

 

⑤      

如果大学做不到以上方面,那这所大学本身就该被淘汰。

在国外,私立大学占比高,私立大学的经费来源大头来源于学费和捐赠,比如美国私立大学尤其是名校的学费标准较高,获得的校友和社会捐赠也很多。

和其他商品和服务一样,优质的教育产品才是吸引消费者(即学生和家长)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一所私立大学的教育质量不高,体现在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落后、教学设施陈旧、实习实训机会匮乏等方面,那么,它在市场竞争中将难以赢得家长和学生的青睐,生源数量和质量都将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学费收入锐减,形成恶性循环。

中国以公立学校为主,那么,公立大学是否能做到优胜劣汰?

2008年,教育部官网曾经刊登了一则对读者来信的回应。读者文:这一次“211工程”的高校是否应该考虑优胜劣汰,实行滚动进入?教育部对此答复:在“211工程”的建设管理办法当中,就已经明确规定实行优胜劣汰的机制。但是应该指出的是“211工程”的学校,所有的学校对其“211工程”都非常的重视,所以在每次验收当中,他们的成绩都非常优秀。今后在三期建设中我们仍然是这样的,发现不行的立即淘汰。

当然,对“211”学校的优胜劣汰,是一种“轻淘汰“,即使真有学校被取消“211”资格,损失的也只是不再享有原211工程所提供的政策支持、财政拨款以及其他一系列的资源优势。

而我所说的淘汰,是彻底取消其作为大学的资格。

近几年,美国公立学校或者以政府拨款为主的社区大学,迎来一波精简合并潮,佐治亚大学系统在过去的10年中合并了9所大学;明尼苏达州的5所社区大学也宣布将在未来的2年合并,佛罗里达州也考虑合并两所公立大学。

这其中,疫情是一个重要因素,而这些被合并的大学,招生数量不断萎缩,导致学费收入大减、师资冗余,是另一个重要因素。政府认为,这些公立大学不能总靠政府财政拨款来养活。

同理,一所国内大学里,如果充斥着混日子、拿铁棍打架的学生,优秀的老师和学生都会选择用脚投票,只能降低招生门槛,形成恶性循环。

 

⑥      

围绕“大学生用铁棍殴打中学生”事件,我顺便查了下湘南实验中学,这是湖南省衡阳市下辖县级市常宁市一所民办学校,在一个关于“衡阳学校教育质量排名”的问答中,有网友列举了衡阳当地40所学校的排名,湘南实验中学排第30名,排名居后。

如果说,网友这个排名是一家之言,我又查了下常宁当地各中学的中考录取分数,示范性高中常宁一中、常宁二中:872分,同为民办学校的尚宇高级中学691 分,卓立高级中学544 分,湘南实验中学只有490分。 由此可以推论,那所将湘南实验中学视为未来生源重要来源、动用7名大学来进行招生推广的高校,大致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无论是私立还是公立高校,若无良好教育水平,就会随着时代发展,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尤其是公立学校,不能躺在政府财政拨款上睡觉。教育投入是一种社会公共资源,优胜劣汰机制实质上是在促进教育资源向优质教育机构集中,从而推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健康发展。

我们经常能听到“失败的企业”、“失败的求职者’等词汇,”失败的企业“和”失败的求职者“往往是指因种种因素、无法跟随市场和社会变化而同步匹配的企业和人,最终面临出局。优质的企业因其高效率的产品和服务产出成果,更能得到消费者的倾斜,反之则逐渐被边缘化;优秀人才因其能力和产出,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而获得加薪提拔,反之则被淘汰,这一切都是社会资源配置优化的演变结果。

经历25年的数量型扩张,中国大学数量和规模何时见顶?何时迎来从扩张到搜索的拐点?或许这个时间表越来越近。届时,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落后的高校,所培养的毕业生将无法满足社会对其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要求。久而久之,这样的大学将在雇主评价、社会声誉等方面受到负面影响,失去社会认可度,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

500

仅仅根据7名大学生的所作所为,评判一所大学是“失败的大学“,当然不够全面的。但如果一所大学,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违法行为,仅仅停留在事件处理层面,而未能深入反思并从中汲取教训,在学术成绩上有所建树,更应在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法制观念、心理健康上倾注心血,那便是教育层面上的更大失败。

更重要的是,那些靠吃了高等教育扩张红利的学校和学生,会逐步被淘汰,教育改革、市场竞争和社会发展,最终都是一口熔炉,炼不成钢的,就只能是废渣,这才是对教育质量底线的坚守,也是对教育公平原则的维护。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