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到底为什么嫁给了武大郎?

首发于公众号“贼叉”

那天在某个朋友群里,有人提了这么一句:一句话证明你读过水浒传。

有说直娘贼的,有说大郎起来吃药的,像我怎么可能那么肤浅,我说的是: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儿残酒。

500

是啊,谁不喜欢潘金莲呢。。。然后讨论的气氛就欢快而热烈。忽然有人问道,那当初潘金莲为什么会嫁给武大郎呢?自认为熟读四大名著的我张口就说,潘金莲原来在一大户人家,结果和男主人搞七捻三被赶了出来。

然而一个认识将近30年的同学说了句:老贼你特么看得是水浒传么?别是金瓶梅吧?我咋记得是那大户人家想吃潘金莲豆腐,金莲不从,被主家报复才许配给了武大郎的?

他这么一说我想起好像确实有这么个事儿,正疑惑呢,这哥们又来一句:你是不是把水浒传和金瓶梅记混了?

刚好那会我在外面,手边没有书。等到回家以后赶紧把两本书找出来,这是水浒中的描写:

500

这是金瓶梅的描写:

500

看来还确实记错了。

当然,要说文学地位,金瓶梅显然比水浒高太多,只不过这个不是今天我们重点讨论的内容——事实上我想说的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有问题不过夜。

记得我小时候,家里最多类型的书就是字典——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简明古汉语字典、成语字典等等。老粉都知道,家母原来自考学历,专业中文,所以买了不少这类的工具书。然后碰到有什么字的释义吃不准的她老人家就马上开始翻找。

其实这个也不算啥,但是有时候上班的过程中她想到了啥,就会拿纸笔先把问题记下来,回家就马上查找。对她来说,搞明白问题是头等大事,其他的事情都可以放一放——何况查个字词也要不了多少时间。

如果字典找不到答案怎么办呢?那时候从我们村到县上得坐几个小时的船,她就把问题累积起来,等去县城的时候到图书馆去查——虽然老太太现在年逾古稀,但是碰到不认识或者吃不准的字词还是保留了这个习惯,当然工具也从字典升级成了字典加网络了。

所以虽然我天赋平平,但是好在有样学样,学习上有问题是绝不拖延。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的拖延症基本已经是晚期到ICU看护都救不了的地步了,因为现在毫无压力,没有领导没有deadline,然而和学习有关的事情一定是第一时间去查。如果当时不具备条件,那么也一定用笔记下来或者记在心里,回头搞明白。

大家都是过来人,你不妨想想,有多少问题拖着拖着就拖没了?如果让你回忆自己是在哪一天发现学习跟不上了,相信你也很难说得出来。然而学习本身就是每天积累一点的事情,每天不懂的内容看起来很不起眼,但是当下不解决的话,到了后面真的是积重难返。其他方面的拖延症就算了,读书的拖延症可真的要不得。

话说既然都翻出来了,我就再复习一下市井文化的巅峰之作吧~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