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官话,最接近现在的山西大同地区的方言

【本文来自《到达粤语的大本营,所到之处竟然一句粤语声都没听到》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广东老牛
  • 特别小的方言消失不可惜,有些方言消失就很可惜了。我的意思是一些方言传承古代的发音,例如越语应该最接近唐代官话,那么唐诗该怎么“吟”只能用越语了。粤语在建国时差一点成为国语,当然有传承的必要。

    要说小方言,广东某地我工作过的地方,当时一村一方言,可见落后到什么地步,这种方言消失当然是必然的。

1、唐朝的官话(当时没有普通话一说),最接近现在的山西大同地区的方言,这是有明确的历史考证的,没有什么争议。

2、最初叫云中县(与现在的大同不是完全重合),后来不断改名,改变行政划分,一直到今天的大同。

3、此外,不要用现在的逻辑去推理以前,这很没有文化常识,官话从来都不是按都城选的。

4、历史上,大部分朝代的“都城”和“官话”基本都集中在(今天的陕西西安、河南洛阳、江苏南京)三个区域附件,但是并不是今天的西安话、洛阳话、南京话就是当时对应的官话。

5、这很没有常识。

6、因为官话的选择要考虑很多因素。

7、至于说粤语是官话的,更没有常识。

8、粤语是唐宋时期形成的方言,也是至今最接近当时广东地区的方言(注意是方言,不是官话),至今保留了很多古汉语的特征,但是发音距离历朝历代的官话,相去甚远。

9、唐朝的标准汉语发音规则记载在韵书里,如《集韵》、《广韵》。

10、据考证,和现在各南方方言如粤语、客家话、吴语、闽南语、旧湘语等等比较相近。

11、这是因为古代北方战乱,汉人南迁造成的。

12、不同的南方方言不同程度的保留了古汉语特征,如吴语保留了完整的全浊声母,粤语保留了完整入声韵尾等等。

13、 现在西安一带的方言属于官话(普通话的基础),是比较新近形成的方言,是蒙满乱华的产物,受较多阿尔泰语影响,比如浊音清化、入声消失,有古汉语所没有的翘舌音、卷舌音等等,与古汉语差别较大。

14、唐以长安为都,也即今西安咸阳一带应该是陕西话吧应该是陕西话吧唐朝官话是金陵雅言 洛阳雅言和吴语方言 融合而成。

15、 南京话 苏州话可能更加接近。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