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人是存不住钱的?

就我见到的大部分人来说,除非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要不然在存了一点钱之后就会不经意间消费掉,再陷入抱怨没钱,存一点钱,花掉的循环当中。希望能从经济学和人性两方面得到解答

最近看到这么个问题,我先简单说两句,然后再看看大家的感想

今年过年回家,走了几家亲戚。让我感到颇为意外的一点是,几乎所有家庭在聊天中都聊到了换车换房的打算。按照他们的预算,换新车要添的钱,少则七八万,多则一二十万,而要换房则基本就是三五十万起步了。

但是,我的这些亲戚,绝大多数都是农村生活的,日常也就是种地、打工挣钱,而他们的子女几乎也都是在本地或者外企的私企打工。收入方面,男性月工资七八千就算多的,大多数都是三五千。再算上媳妇的收入的话,一般全家人也就是每月一万左右的收入,多数人家里则都有二胎。

他们之所以决定换车,并不是因为原来的车不能开了或有大故障,就是因为这两年手里攒了点钱想换一换。那这些人攒了多少钱呢?其实大多数人也都只是比买车的预算多了一点——比如计划买20万车的,可能也就有30多万的存款。

他们有没有可能说谎?反正县城就这么大,每个企业能发多少工资,大家都能揣测个八九不离十。这地方也没有其他做副业的渠道——就算有,大多数人也都是初高中毕业就打工,也很难找到靠谱的副业来做。

对于为什么要换车呢,大多数人的说法就是“有钱了换个好点的车”、“买个好点的车有面子”之类。可是呢,他们基本都只是工厂打工的或者是农村种地的,社交的圈子也就是周围的邻里乡亲,彼此的生活情况就算不说知根知底,但也能了解各差不多的。我自己是无法理解,一个人在不改变自己生活状态的情况下,是怎么样买个好点的车就能让别人看得起自己的。

我关注的一位答主在此前的某个回答里,曾经提到他不理解“奖励自己”而购物的逻辑。他说,假如你的想法是攒钱到某个目标后进行一笔消费——如攒钱到100万就买一辆50万的车——那么这也就意味着你“奖励自己”的方式,是“摧毁”原来的目标。因为你攒到100万后花掉50万,等于手里剩的钱就只有50多万了。如此,用“攒够多少钱就消费”的思维来进行消费,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攒到了一定金额后很快就会消费掉,然后再进入下一轮的“攒钱-消费-攒钱-消费”循环中。

我小时候读《葛朗台》以及一些幽默故事、段子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创作者拿富人作为调侃的对象,说这些人都是守财奴,明明家财万贯却依然吃糠咽菜。可如今回过头来看,其实一个人如果能在家财万贯的时候还依然坚持吝啬的生活,也是很难的。现实中的绝大多数人认可的生活方式,都是消费一定要配得上自己的“身份”,甚至还要超越自己的“身份”。假如月薪5000的时候,逛的是普通超市的话,那到了月薪1万,怎么也得去进口超市逛逛了。总之就是,自己挣得多就一定要花的多。

与这套理论对应的逻辑,则是“只有花出的钱才是自己的”。我个人并不赞同极端的吝啬,但是所谓“花出去的钱是自己的”应该有个前提,就是消费的提升能带来体验的上升。比如,在如今这个时代,家里空调和没空调、有车没车带来的生活差异体验是极其明显的,但是一个2000的空调和1万的空调、2000的冰箱和2万的冰箱、10万的车和100万的车,带来的实际体验上的提升能有多少呢?

反正现代工业生产的一大特征,就是入门级的工业品就已经可以保证一个基础性体验,在此基础上就是翻倍的价格换来差不多10%、20%的体验升级。当然,这个策略的另一个“不要脸”的做法就是所谓“刀法”,即将某些基础体验较差的型号作为基础款,然后将本来应该作为标准款的升级款作为主打,来获得更高的利润。是否要多花几倍的价格来换取不高的体验升级,这个因人而异,但毫无疑问的是,大多数人就是在这价值不大的提升中花掉了更多的钱。

这倒让我想起了《北京遇上西雅图》这个电影。在电影里,汤唯饰演的女主角达到美国后,因为断了生活来源,只能把以前买的包拿到街上去卖。结果就是,原本花大价钱买的奢侈品包,放到大街上打一折两折都没人要。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消费品都是如此,一旦买回来之后,再转手就得打七折。用个一两年,三四折都没人要。最终真正赚到了钱的,也就是品牌。

我之前在其他问题的回下也提到过,50万的车相较于20万的车,并不会带来太明显的体验升级——在城市里,该堵车大家一样堵。但是,这多出来的30万现金,即便是在一线城市里,也足够一家人体面的生活两三年。而这带来的,是抗风险能力的巨大升级。

但是,正如前面所说,消费社会所打下的一个思想钢印是:消费决定了身份。同样手里有100万人,开10万的车和开50万的车,就是不同“身份”的表现。即如前面所举的例子,穷人可以吃糠咽菜,没道理富人就不能,可大多数人嘲笑富豪们吃糠咽菜,无外乎是基于“富人就应该顿顿大鱼大肉”的逻辑。再往前一步来说,就是“如果我是富人,我也应该顿顿龙虾鲍鱼”。可如今来看,这些被嘲笑的富人,其实也挺厉害的——因为他们不仅能自己吃糠咽菜,而且还能放弃“面子”,忍受社交圈子里的其他人的嘲笑,这反而是极其难得的。

最后再次说一下,我不赞同极端的吝啬,而消费也的确是今年这个社会经济能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但是,在消费者方面,社会与个人的“利益”其实存在巨大冲突。站在国家或者社会的层面上,所有人都巴不得你来消费——不仅要花掉现在的钱,最好还能贷款,把未来的钱也都花了,这样经济才能活跃起来。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那就是在一个真正由消费驱动的社会里,绝大多数人最终能获得的,就只有各种各样的消费品。对于个人来说,一旦认可了这套用消费来标定身份的逻辑,那么无论你有多少钱,都必然会因为“面子”而花掉。

如果说本来就有钱的人,尚且可能因为家底厚而相对轻松的话,那么对普通人而言,存不住钱也就相当正常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