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爆改龙年翻译成“Loong",新加坡原来早有先例
今年是甲辰龙年,关于龙年的“龙”到底该英译成“Dragon”还是“Loong”的话题,网络持续发酵中,一度成为微博热搜榜第一!
很多观点认为,相较于西方具有攻击性形象的“Dragon”, 中国龙年用音译“Loong”更妥帖,也更能代表中国文化。今年春晚的吉祥物龙辰辰,英译就是:“Loong Chenchen”。
(图源: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那么作为一个英文为官方语言且以华人为主导的社会,新加坡又是怎么来翻译龙年呢?
(图源:李显龙脸书)
在新加坡,龙年用“ the Year of the Dragon”
李显龙的英文名字是:Lee Hsien Loong,“龙”采用音译,翻成“Loong”。但甲辰年大年初一,李显龙脸书发的新年祝福,提及龙年,英文用的是“the Year of the Dragon”。
(图源:李显龙脸书,滨海湾花园的龙)
副总理黄循财手大年初一手握两粒桔子给大家拜年,祝福大家龙年大吉,用的英文也是“the Year of the Dragon”。
(图源:黄循财脸书,带两粒橘子拜年是新加坡的传统)
这两天热度极高的滨海湾“春到河畔”,对灯展“龙年盛世,招财进宝”的翻译是:“Prosperous Year of the Dragon”。
(图源:“春到河畔”官网)
牛车水的龙饰,海峡时报的译法,也是“the Year of the Dragon”。
(图源:海峡时报截图)
新加坡专用名词日常多用“Loong"
除了龙年,在店铺名称和人名的翻译时,多用“Loong”。在google地图上输入Loong,跳出很多新加坡商家,以下是一家老字号糕点店:龙发豆沙饼店。
(图源:Google)
和新加坡毗邻的马来西亚,也有关于龙翻译成Loong的说法。
马来西亚霹雳州的一家茶餐厅(图源:Google地图)
其实,“Loong”的翻译,早在清代(1809年)就出现。当时英国传教士马希曼在翻译《论语》时,对翻译中用到的基本汉字进行了注音,其中对“龙”的注音便是“Loong”。
很多香港、台湾、东南亚一带的人名里,龙都被译为“Loong”。比如李小龙的英文名Lee Siu Loong和李显龙的英文名是 Lee Hsien Loong。
Loong 或 Dragon?或源自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龙年的“龙”到底该英译成“Dragon”还是“Loong”这个话题,其实已经讨论了数十年。很多学者认为,主要源于东西方文化中对龙的理解不同所致。
龙(Dragon)在西方,来源于欧洲神话故事,喷着火、长着翅膀、贪得无厌,通常是反派角色;代表“残暴,邪恶,强大,有力”等概念。
(图源:《权力的游戏》海报)
龙(Loong)在东方,则一直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氏族图腾之一,代表“强大,有力,吉祥,尊贵”等,人们常把杰出人物称为“人中之龙”。
(图源:上海文联微信公众号,作者:刘俊)
学者认为“龙年改译龙为Loong,是一次全民狂欢”
龙改译“Loong”,引来众多国内外解读者,很多人认为是中国的官方行为,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大爆发。
(图源:CGTN网截图)
中国环球电视网 CGTN 把“龙舞”译为 Loong Dance。
(图源:CGTN截图)
中国国际电视台把龙年邮票译为Loong stamps。在小年的报道中,CGTN也将“‘龙’主题的艺术品” 译为“Loong themed artwork”。
华东师范大学学者黄佶则认为,在改译龙这件事情上,海外华人早就译龙为 Loong 了,这次的改译,只是民间和商家译龙为 Loong 在先,被新闻媒体注意到了,然后下决心跟进。
(重庆商家的广告)
(北京水立方的海报)
相比之下,一些官方的正式出版物对改译龙的态度是非常慎重的。2023年1月,外文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时政话语翻译基本规范.英文》一书,规定译龙为 Chinese Dragon。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和外文局等部门建立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至今译龙为 dragon。
(图源:http://www.loong.cn/)
Chinese Dragon已经被《牛津英语词典》正式收录。“Chinese Dragon”被解释为两层含义:一是指中国龙的实体形象或雕塑;二是指与中国有关的神兽或神灵,象征智慧、命运和权力。
其实,除了龙,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软实力的日益增强,汉语文化也越来越多地为外国游客所了解。许多代表中国文化的词汇,只需使用音译的方法便能被理解和接受,例如阴(yin)、阳(yang)、太极(taiji)、功夫(kungfu)、豆腐(tofu)、粽子(zongzi)、风水(fengshui)、秧歌(yangge)等。
在新加坡的你,觉得龙年该译成“Loong”还是"Dragon"?欢迎参加新加坡眼的调查: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