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稳定这件事儿虽然可以理解,但作为电影看着是真憋屈

【本文由“王若愚”推荐,来自《今天看了飞驰与热辣,就只有我感觉不符合逻辑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刚好下午看过了,感觉还可以,没有作者那么多逻辑bug,只是因为女主没有像那些套路化的情绪以及氛围渲染,沉静的镜头语言和女主的看似平和的情绪,使得观者有一种怎么样的打击对女主都无所谓,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刺激到能够坚持一年去拼搏。但其实并不是,亲情友情爱情的一次次伤害累计到女主跳楼自杀,只是没死成而已,这样的伤痛在心不在形,试过去死了,却死不了,但是很疼,她也没到抑郁程度,那就活下去吧,活着也是需要理由或者目标的,那个海报给了她一个活下去的目标。这个目标也不是突然的,而且在影片前面做了铺垫,在女主以为遇到了爱情的时候,拳击已经进入了她的生活,虽然是阴差阳错下遇见了拳击。

顺带一提与拳击馆教练阴差阳错的爱情,是女主单方面以为的美好,她以为是双向奔赴,所以没有本帖作者以为的无法解释,女主遇到这个拳击教练都是她以为的双向奔赴,所以对方的酒后冲动与女主而言是情之所至,在前期的亲情友情爱情叠buff打击下,新的情感对她来说是正向激励,很努力地学习厨艺,很努力地在烧烤店工作,当然观众在上帝视角明白她现在是越努力越悲催的,然后就有了反击烧烤店老板性骚扰,遇上了绿茶远亲,最后一击混合拳击教练的撇清关系,完成了纵身一跃的暴击

这些事情造成的情绪冲击没有以现在观众熟悉的影视剧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是难以理解吗?与本人而言不难理解,因为普通人遭遇生活的重重暴击没有那么多的外放情绪,不稳定的戏剧化的情绪表达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没什么余地,就是咬牙继续活着努力活着,要么死要么活着,有责任的中年社会人没有纵身一跃的资格,只能努力活着。女主倒是有机会试过去死了,但没死成,那就活着吧,有谁会去听她的悲伤吗?没有,只能对着镜子痛哭流涕,外放的情绪是需要对象的,亲人友人爱人,甚至可能是路人,但是女主纵身一跃后空无一人。

所以女主总是显得情绪稳定,只是显得而已。

既然只能努力活着,很疼也只能自己消化。拳击对她来说是刚过去的经历中让她觉得美好的事物,台上激烈的鼻青脸肿头破血流的对抗,但是比赛结束却又惺惺相惜地拥抱,真实热烈,伤害和温暖并存,对于女主来说,是和人再次获得和建立良性链接的一种方式,所以拳击对她不算非常突兀,说得过去。

至于女主朋友圈说赢了一次,不是拳击比赛赢了对手,她的目标坚持完整场比赛就是她赢了一次,这很难理解吗?她一年的训练怎么能抵得过人家专业选手数十年的训练,这显然不是女主赢的意思。

训练费也不是多大的问题,一开始就讲了打了对折,老板和教练的对话交待了,教练说了,女主以打比赛为目标的办卡形同诈骗,老板给了对折,至于女主如何付打了对折的卡费,影片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烧烤店不干了可以干别的吧?可以算bug但也不是解决不了的。

女主一年下来达成打比赛的目标,顺便收获减重100斤,这对健身房来说也是招牌吧,未必不可以某种形式抵消部分训练费啥的,未来女主有更丰富可能性,有这样的毅力和韧劲,她什么搞不成呢。

最后,bug肯定有,情绪稳定这件事儿虽然可以理解,但作为电影看着是真憋屈。。。但是我又确实可以理解,新闻里经常有突然崩溃的社会人,被陌生人如警察同志温暖一会儿,但更多的社会人的突然崩溃就像女主一样只能是对着镜子在无人的角落暗自啜泣,然后继续负重前行努力生活。

所以,虽然从头到尾没有情绪大起大落带来的爽感,有点不适,但是又可以理解,女主和演员自身,和大多数社会人的现实有着微妙的契合,没有爽歪歪,但是看着女主和演员自己脱胎换骨的变化又很欣慰,就这么拧巴的观感。

最后的最后,很佩服贾玲的毅力和干劲,也许这一年,也包括她从业以来的心路历程,就是如此隐忍又有点不甘,影片的情绪就如此呈现出来了吧,就连爆发都是隐忍的。。。

下午刚看完,没有怼人的意思,只是刚好有感而发。没看之前看了好多影评了,很多说营销减重过度了啥的,不过就上映前这么点儿时间做了个宣发。这要是换个男演员一年就为拍一部电影,常驻综艺都不参加了,为了角色先增重到210,再减重100,还增肌,还把拳击练到可以和专业选手打来回的程度,这点儿营销算什么,一群柠檬精,切。。。

一年到头只是过年期间才看电影的人,对电影没任何欣赏的专业素养,纯纯就是当个过年的乐子,就这还是疫情期间养成的。这部片子就是为女主兼导演的劲头贡献的票,她的第一部电影倒是没看,太感人了也受不了,本人更喜欢热血一点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