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蔡永强学说话、和李飞玩狼人杀,《破冰行动》是怎么让人上瘾的?

500

作者 / 秋实

李维民和赵嘉良在码头碰面,虽然有笑有骂、俨然一对老夫老妻的模样,但赵嘉良将以卧底的身份前往东山,李维民也被人举报,《破冰行动》的剧情又现波澜。

这个5月,在一众积压神剧的持续轰炸下,观众们迫切需要一部质量合格、演技过关的正剧来洗刷下自己的视听。《破冰行动》不仅满足了这样的需求,还超额完成了任务:年轻偶像搭配老戏骨上演缉毒版“狼人杀”,强烈的悬疑感与多线叙事的紧张刺激,让不少人在感叹拍摄尺度之余也被丝丝入扣的剧情和台词吸引。

500

豆瓣评分8.4,同名微博话题阅读量超13亿,根据云合数据,《破冰行动》稳居目前的电视剧热度总榜第一的位置。这样的走势自然令人想起2017年大火的《人民的名义》,《破冰行动》有可能成为与之相媲美的年度爆款吗?

500

《破冰行动》有多敢拍?

天降暴雨,如同昨晚的北京一样,一群村民手持棍棒将几名警察团团围住,即便在缉毒警察持枪警告之后,他们依然没有退去,反而要求警察将犯罪嫌疑人释放。黑夜中,本来代表强大正义力量的警察竟显得孤独无助。

500

在首集的开头,《破冰行动》便用这样的场景试图真实还原现实中的案发现场。随着剧情递进,禁毒模范村背后的惊人秘密被揭开,潜藏于公安系统内部的腐败案件浮出水面,在权钱交易与利益的诱惑前,谁是好人、谁是内鬼的“狼人杀”游戏再现了现实世界人性的复杂与深刻。

从尺度上来看,《破冰行动》不可谓不大胆,不仅一枪爆头、毒瘾发作等镜头真实感强烈,出现在每集片头的醒目大字“本剧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也令人印象深刻。

500

目前已经有不少观众知道,现实案件取材自5年前震惊全国的“12·29大型扫毒行动”。2013年12月29日凌晨,广东省公安厅集结了三千多名警力,对被称为“制毒第一村”的博社村进行了大清剿,事后共打掉特大制毒团伙18个、抓捕182人、捣毁制毒工场77个,缴获冰毒2925公斤、制毒原料23吨。

因此“真实感”是很多网友给这部剧打上的第一标签。最直观的是拍摄无滤镜不磨皮,演员未经修饰的面孔直接扑面而来,男女演员脸上或密密麻麻、或硕大一颗的痘印出现在屏幕上,饰演李飞的黄景瑜也忍不住在微博上感叹,“拍戏再也不拦着化妆老师给我上妆了”。

这种无滤镜、去美颜的设置在当前的电视剧市场中犹如一股清流,虽然初看可能会稍有不适,但与本剧的阳刚气质相当契合,与市面上普遍的青春偶像剧明显拉开了区隔。

500

其次,它也真实还原了缉毒警察的个体形象。拿着不高甚至可以说是微薄的薪水,会被毒贩在审讯室里直接嘲讽,却要付出很多的辛苦,尤其是常常要冒着生命危险执行任务,更何况还会面对着时不时的巨大的物质诱惑。《破冰行动》通过很多细节使得缉毒警察的形象变得立体了起来,他们不是“伟光正”,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500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人物的行为动机比较贴近于现实。蔡永强和马云波是被网友们津津乐道的两个重要角色,前者不仅最开始被李飞误解为“黑警”,连很多观众也觉得他有点亦正亦邪。不过当李维民开始试探蔡永强时,秉持“证据说话”原则的他没有在言语间表现出任何倾向性,后来“只想做一名好警察、不想成为斗争的工具”的形象逐渐开始浮现出来。

马云波,这个被李飞无比信任的人深陷两难的境地,本来作为李维民的弟子想要大展拳脚、整治贩毒利益链,但因触碰到毒贩利益被人盯上,在一次外出活动中,妻子为了救他挡下了一百五十多颗子弹。

妻子后来为了缓解身体疼痛沾染上了毒品,所以不愿舍弃妻子的马云波一步步的成为了林耀东的同谋,充当毒贩的保护伞。连林耀东参与贩毒,也不纯粹是因为物质利益,更是有传统习俗中“光宗耀祖”的心理因素。

500


500

戏里戏外一齐上演着“狼人杀”

《破冰行动》的前半段剧情十分紧凑,让人依稀看到烧脑美剧的影子。重要人物依次登场、多线叙事齐头并进、倒叙插叙频繁使用,需要集中精力才能跟上节奏。尤其是警察内部面临多种势力的明争暗斗,一时之间令人分不清人物的所属阵营。“除了李飞,其他的人看起来都有可能是‘黑警’”,有观众认为。

500

每个人都不会轻易展现出自己的原本面貌,或多或少都在试探对方是否属于“卧底”,这样的剧情本身就很像是一场“狼人杀”游戏,有很多匹狼,看谁先被曝光、继而被查杀,最终铁狼才会现身。

顺着这样的剧情结构,《破冰行动》也将“狼人杀”游戏玩到了戏外,目前,除了#破冰行动#,#破冰行动 狼人杀#是相关微博话题话题讨论量和阅读量最高的。《破冰行动》的官方微博适时开展了一系列与“狼人杀”游戏相关的联动营销,激发网友的参与热情,推高节目流量。

500

除了“狼人杀”游戏,蔡永强这个角色身上的特质也成了本剧的一大营销点。从最开始面露凶色、接近反派的表现使很多人对他并无好感,后来随着剧情推进,他身上的闪光点开始一点点的显现出来,性情沉稳、思维敏捷、说话滴水不漏。

很多观众对他“黑转粉”,更有不少人表示他可以“出一本说话之道”了。在知乎上,“如何评价《破冰行动》中的蔡永强”成为与本剧相关的热门提问,可见这个角色的受关注程度之高。

500

随着剧情的深入与观众追剧热情的高涨,不少剧情和人物关系都成为热门话题,比如李维民、赵嘉良与李飞之间的“真假父子”关系,老李与老赵之间吵架恍若夫妻一度被网友调侃,“李飞是李维民与赵嘉良的儿子”,24集左右两人还为了一件李飞送的外套而打闹起来。

配合《破冰行动》的播出,剧中几位主演在微博上也进行了追剧互动,比如黄景瑜亲自下场玩“狼人杀”,看到网友对于李飞和陈珂感情线不满意时,调侃自己是“没有感情线的男主”;饰演大反派林耀东的王劲松,在剧集播到林耀东还钱时,则调侃自己潦倒了,“以前哪演过缺钱的主?言侯,郑主席,楚会长,都是出手阔绰的”。

500

500

一部“扫毒版”《人民的名义》?

斩获颇高的市场热度和观众评价,这样的成绩不由得令人将其与《人民的名义》相对比。在娱Sir看来,《破冰行动》目前在口碑上已经不输《人民的名义》,不过在整体的立意,以及传播影响力上仍有待检验。

大尺度的揭示了官员腐败内幕,更重要的是表现了执政党刮骨疗毒的决心和效果,《人民的名义》本身的受众基础就宽广的多,一群老演员奉献出的坚实演技横扫了由小鲜肉和小仙花们的尬演所弥漫的浮夸之风,政治宣传的需要又令其畅行无阻。

500

简言之,这是一次集聚了天时地利与人和要素的高级PR。跟《人民的名义》相比,《破冰行动》更像是一次涉案类型剧的“破冰”和“升温”。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现实题材的刑侦探案剧市场前景大好。前段时间,还有媒体在讨论《白夜追凶》第二季去哪里了,高质量涉案剧既带有价值观输出的正能量意义,也由于悬念迭起的剧情而颇受大众欢迎。

如果提起《黑洞》《大雪无痕》《省委书记》这些剧,相信不少80、90后或多或少还有些印象。早在世纪之交前后,涉案剧就在国产影视剧中占据过重要角色,2003至2004年,国产涉案剧比例甚至一度占全年剧集总量的30%。

500

后来反腐涉案题材的类型剧因出现“盲目跟风、方向走偏”等问题,被有关部门叫停和整顿,如播出时间要退出上星频道黄金档、晚上十一点前不得播出等。政府在影视领域的措施一贯的雷霆万钧,在2004年,全年申报的涉案题材剧目就被压缩了40%之多。

涉案类型剧由此进入了十年寒冬期。

2014年年中,根据2011年湄公河“10.5”案件改编的《湄公河大案》成功登陆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意味着涉案剧开始在官方平台上解冻。

2015年6月,政策又现松口之势。中纪委宣传部在相关座谈会上谈及:希望广电总局和最高检两部门配合,用文艺推动反腐,并提出了“每年电影最少一两部,电视剧最少两三部,而且必须是精品”的硬性要求。

于是,有了《人民的名义》的筹备、开拍、播出和爆红。根据广电总局的电视剧备案公示信息显示,2016-2018年每年备案的涉案题材类电视剧分别为22部、37部、28部,2017年创下了高峰。

反映在网络端,大举进军自制内容领域的几大视频平台也抓住了涉案剧的红利,先后推出了《余罪》《暗黑者》《法医秦明》《无证之罪》《白夜追凶》等流量口碑双高的作品。

500

然而,政策监管之手逐渐收紧。2018年1月,国家新闻广电总局发布了《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节目备案管理和违规处理的通知》,其中第二条明确要求“广播电视节目要坚持讲品味、讲格调、讲责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紧随其后,多部热门网剧遭到集体下架。

受此影响,很多此前曾备过案的项目被搁置,视频网站对于涉案剧的制作和引入也持愈发谨慎的态度。

此次的《破冰行动》是由中央电视台和爱奇艺联合出品、在具体拍摄上也获得了公安部宣传局、公安部禁毒局、广东省公安厅等有关部门的协助,背后具有浓厚的官方色彩。不管最终能否达到像《人民的名义》一样全民观剧,但其真实性和专业性也足够令人大饱眼福了。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