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2024年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超50%,对国内产业和日常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据中国经济网相关消息,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 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2024年中国汽车总销量预计将会超过3100万辆,同比增长在3%以上;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150万辆;汽车出口550万辆。

另据中汽协给出的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迈入950万辆规模,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新能源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

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高于上年同期5.9个百分点。2023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7.2万辆和119.1万辆,同比增长47.5%和46.4%,市场占有率达到37.7%;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市场份额达40.9%和40.4%。

500

有网友根据上面的数据,对于未来新能源车的发展趋势以及带来影响做了几点推测。

这位网友认为,当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超过50%,那么每年在汽车上进口的原油可能就可以少进口3845万吨。

虽然这会增加电能消耗,但是若是我国的储能产业发展的好,这部分的是需求是完全没问题的。

这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来说,第一点是可以做到油点平权,即购买和使用电车可以获得免购置税、半价停车费等等。

第二点就是以后电费的税收,可能定向的略微增加,毕竟油车逐渐消失,油费的税收总得要有另外的东西补上。

第三点可能就是以后在户外的补能时间会变长,因为部分老旧小区无法安装充电桩,在如此高的渗透率下,小区外的充电桩服务应该会逐渐发展起来。

对于国内产业来说,动力电池产业、充电桩补能产业、储能产业、电池回收产业以及汽车外贸产业的发展都会受益,而石油化工、户外电源产业会受到冲击。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热门评论 2

  • 这方面我很有发言权,因为我从事的行业是电力成套,生产箱式变电站、储能系统的,另外我自己也有充电站,对充电设施现状、发展趋势也有一定了解。针对文中提到的几个问题,简单的说一下。
    1,充电设施分两种情况,三相22KW单相11KW以下交流慢充桩,至少120KW以上直流快充桩。充电站主要是直流快充桩,服务的是营运型电车,物流配送、网约车这种,也有一定比例需要快充补能的个人电车。慢充桩主要是车库里私人安装,虽然补能慢,但私家车并不用抢时间,晚上停车充电电价还非常便宜。
    2,快充慢充都分峰谷平电价,大家都会尽力将充电时间安排到谷期,即晚上11点到早上7点,电力公司是非常欢迎这种客户的,对他们而言这是优质负荷。对车主而言,快充需要支付电费和服务费,慢充只需要支付电费。
    3,我国目前和可预期以后总体不缺电,在风光水核增量的加持下,未来支撑大比例存量电动车没有问题,这是发电侧。输电和配电侧则是有瓶颈的。快充站起步容量需求一千多千瓦,不是每条10KV线路都有剩余容量可以下载,所以需要配套升级,这是一个逐步解决的过程。
    4,至于小区慢充变压器容量不足的问题,实际上还要好解决一些。具体有三个技术路径,一是引入有序充电调度,监控小区变压器总容量不过负荷,车库的电车预约排队调度充电,只要避免所有的车同时充,小变压器也可以支撑远超自己容量的电车数量。二是有条件的小区可以更换或者增加变压器增容,变压器是耐用品,换下来的变压器是不会浪费的,还可以在其他场合使用。三是负荷侧配置储能系统虚拟增容,虚拟增容的原理是总系统能支撑的同时充电容量是变压器容量加储能系统功率容量,这种方式可以大幅度提高小区同时充电的车辆数量。负荷侧储能还能峰谷价差套利,电力公司是很欢迎这种接入的,国家也有补贴。
    5,关于电价,现在的电价实际是随季节波动的,与大工业电价同步。充电站用电属于有优惠无补贴,优惠的主要是容量电费,毕竟建充电站的投入很重。慢充电价则是便宜到爆,跟油车油费比起来差不多等同于不要钱了。很多电车车主讲回去不了,没有直说的主要原因其实是这个。
    6,目前的车桩比属于车发展太快桩还有不足,发展眼光看桩就差得更多,虽然我国的充电桩、站建设在全球遥遥领先,奈何我们电车增量比遥遥领先还领先,所以必然会大投入大发展。但落到个人车主,其实大部分日常应用充电站和快充桩跟他们关系不是很大,慢充才是他们的最优解。而且如前所述,慢充通过有序充电等技术的应用,容量压力实际并不大。
    7,情况就这么个情况,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个人或企业而言,现在的存款利息低,理财股市刀口舔血割舌头,有余钱投充电站可能是个不错的渠道,也符合社会发展潮流。当然要注意不要被骗子给忽悠了。
  • 燕小七
    电网必须大扩容!否则就会是瓶颈。
    就按上面网友的数据,平均一辆车一年行驶一万公里,百公里耗电14度。那么一辆车年耗电是1400度。一年新增1000万辆的话,耗电是140亿度电。1亿辆电车年耗电也才1400亿度电。2023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为3.36亿辆。就是所有汽车都成电车,年耗电也就是4700亿度。


    2023年,我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2.16亿千瓦,保守估计能发2700亿度电。风电新增装机能发600亿度电,火电新增装机能发2250亿度电。光这三样2023年新增的装机就能发5550亿度电。注意这只是2023一年内新增发电装机。就是说就算所有汽车都成纯电汽车,2023年的新增发电量也完全够用。


    而且电车充电大部分是在晚上进行的。也就是说在总用电低俗时电车在充电。电车其实就相当于储能设备了。所以当心电车用电会形成电网瓶颈,完全就是杞人忧天。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21
最热 最早 最新

  • 老刀knulp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樽恋物华
    不懂就别瞎说!
  • 电动汽车能否发展到全部汽车的50%,这是令人怀疑的。
    电动汽车充满电的时间(充满80%电),大概是传统燃油车的10倍左右,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就是要想使电动汽车的使用效率达到燃油车的程度,充电设施的数量至少是加油设施的10倍。
    小区内的充电桩建设比较简单。但高速公路、国道等外出车辆通道上,能否建设规模如此巨大的充电设施和充电停车场地,就是一个问题。而且,多辆汽车同时充电,对电力设施的影响如何,还是个未知数。
    电动汽车如果不能保证长途旅行的便利,其发展就会受到阻碍。燃油车长短途行驶都很方便,而电动车长途行驶困难较多,则电动车的普及就做不到燃油车的程度。
  • 燃油车一定要保持两三成的比例。一是人烟稀少地域广阔地区更实用,二是遇到自然灾害,战争等时更可靠。此条评论已被折叠,点击查看
  • 全部楼层
    雕弓满月
    就按上面网友的数据,平均一辆车一年行驶一万公里,百公里耗电14度。那么一辆车年耗电是1400度。一年新增1000万辆的话,耗电是140亿度电。1亿辆电车年耗电也才1400亿度电。2023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为3.36亿辆。就是所有汽车都成电车,年耗电也就是4700亿度。


    2023年,我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2.16亿千瓦,保守估计能发2700亿度电。风电新增装机能发600亿度电,火电新增装机能发2250亿度电。光这三样2023年新增的装机就能发5550亿度电。注意这只是2023一年内新增发电装机。就是说就算所有汽车都成纯电汽车,2023年的新增发电量也完全够用。


    而且电车充电大部分是在晚上进行的。也就是说在总用电低俗时电车在充电。电车其实就相当于储能设备了。所以当心电车用电会形成电网瓶颈,完全就是杞人忧天。
    哥们我可没说发电量!我说的是电网!再说的明白点是智能电网!新能源发电都是“垃圾”电,解决办法就是储能-释放,电网智能化这块还需扩容加大!
  • 不进口石油改进口锂了,没有差别
  • 什么影响?当然是对电车用电增收养路费🙂
  • 迷茫的山路
    新能源有一个非常可怕的前景,就是脱离电网。
    只要新能源技术效率足够高,成本足够低,每个家庭自己建设一个小规模低成本的新能源电站,完全脱离国家电网,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这可怕吗?不可怕啊,这不是完全实现了能源自由吗?为供暖供气生产出新的产品,可以不用天然气,用专门的电力炒锅,机器人,等等,消耗电能的大户多的是,想想都是一片蓝海啊。
  • 1、可能上涨电动车电费标准
    2、小区电网必须扩容,否则容易导致供电紧张,还可能引发重大事故

  • E6
    用电量对比已不能反映国家间,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繁荣的指标了。另外,如果能将全国晚上休息的私家电动车组成一个大号的充电宝作为储能设备,服务于整体电网,个人企业双赢。
  • 电网需要扩容,尤其是居民小区的改造势在必行
    首先得改供配电规范,根据现行规范,居民小区每平米配电才70w,一户才7KW,加上同时因数
    整个小区容量不会超过户数*5KW的,按照电车渗透率50%准备,就按每两户一个慢充桩计算预留,那样至少就得现有小区增容50%才行
    相应的地库消防也不能依赖传统喷淋,得加新的灭火系统
  • 兴家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循之而不贰
    电池如何回收…
  • 燕小七
    电网必须大扩容!否则就会是瓶颈。
    放心,会的,供电恰恰是中国的技术和基建优势,还可以拉动经济
  • 燕小七
    电网必须大扩容!否则就会是瓶颈。
    就按上面网友的数据,平均一辆车一年行驶一万公里,百公里耗电14度。那么一辆车年耗电是1400度。一年新增1000万辆的话,耗电是140亿度电。1亿辆电车年耗电也才1400亿度电。2023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为3.36亿辆。就是所有汽车都成电车,年耗电也就是4700亿度。


    2023年,我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2.16亿千瓦,保守估计能发2700亿度电。风电新增装机能发600亿度电,火电新增装机能发2250亿度电。光这三样2023年新增的装机就能发5550亿度电。注意这只是2023一年内新增发电装机。就是说就算所有汽车都成纯电汽车,2023年的新增发电量也完全够用。


    而且电车充电大部分是在晚上进行的。也就是说在总用电低俗时电车在充电。电车其实就相当于储能设备了。所以当心电车用电会形成电网瓶颈,完全就是杞人忧天。
  • 新能源有一个非常可怕的前景,就是脱离电网。
    只要新能源技术效率足够高,成本足够低,每个家庭自己建设一个小规模低成本的新能源电站,完全脱离国家电网,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 征税呗,养路费,电费,这是一个很好的税源,还有后续配套零部件产业,电车更换总成的利润更高,有兴趣的建议投资。
  • 酱香老腊肉 法家锁喉,儒家捏骨,佛家欺世敛财,西教迷惑人心。
    山东某地一小区物业公司不允许电动汽车进地库停放。
  • 这方面我很有发言权,因为我从事的行业是电力成套,生产箱式变电站、储能系统的,另外我自己也有充电站,对充电设施现状、发展趋势也有一定了解。针对文中提到的几个问题,简单的说一下。
    1,充电设施分两种情况,三相22KW单相11KW以下交流慢充桩,至少120KW以上直流快充桩。充电站主要是直流快充桩,服务的是营运型电车,物流配送、网约车这种,也有一定比例需要快充补能的个人电车。慢充桩主要是车库里私人安装,虽然补能慢,但私家车并不用抢时间,晚上停车充电电价还非常便宜。
    2,快充慢充都分峰谷平电价,大家都会尽力将充电时间安排到谷期,即晚上11点到早上7点,电力公司是非常欢迎这种客户的,对他们而言这是优质负荷。对车主而言,快充需要支付电费和服务费,慢充只需要支付电费。
    3,我国目前和可预期以后总体不缺电,在风光水核增量的加持下,未来支撑大比例存量电动车没有问题,这是发电侧。输电和配电侧则是有瓶颈的。快充站起步容量需求一千多千瓦,不是每条10KV线路都有剩余容量可以下载,所以需要配套升级,这是一个逐步解决的过程。
    4,至于小区慢充变压器容量不足的问题,实际上还要好解决一些。具体有三个技术路径,一是引入有序充电调度,监控小区变压器总容量不过负荷,车库的电车预约排队调度充电,只要避免所有的车同时充,小变压器也可以支撑远超自己容量的电车数量。二是有条件的小区可以更换或者增加变压器增容,变压器是耐用品,换下来的变压器是不会浪费的,还可以在其他场合使用。三是负荷侧配置储能系统虚拟增容,虚拟增容的原理是总系统能支撑的同时充电容量是变压器容量加储能系统功率容量,这种方式可以大幅度提高小区同时充电的车辆数量。负荷侧储能还能峰谷价差套利,电力公司是很欢迎这种接入的,国家也有补贴。
    5,关于电价,现在的电价实际是随季节波动的,与大工业电价同步。充电站用电属于有优惠无补贴,优惠的主要是容量电费,毕竟建充电站的投入很重。慢充电价则是便宜到爆,跟油车油费比起来差不多等同于不要钱了。很多电车车主讲回去不了,没有直说的主要原因其实是这个。
    6,目前的车桩比属于车发展太快桩还有不足,发展眼光看桩就差得更多,虽然我国的充电桩、站建设在全球遥遥领先,奈何我们电车增量比遥遥领先还领先,所以必然会大投入大发展。但落到个人车主,其实大部分日常应用充电站和快充桩跟他们关系不是很大,慢充才是他们的最优解。而且如前所述,慢充通过有序充电等技术的应用,容量压力实际并不大。
    7,情况就这么个情况,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个人或企业而言,现在的存款利息低,理财股市刀口舔血割舌头,有余钱投充电站可能是个不错的渠道,也符合社会发展潮流。当然要注意不要被骗子给忽悠了。
  • 假如新能源车占有率超过50%以上后,一个新的现实问题就摆在了面前,附加在燃油上的近50%的各种税收以后怎么设计。
  • 钱塘潮 IT工程师
    锂矿价格下来了,电车成本必须要和燃油车用五年的燃油和保养费比,拉平,这样才有竞争优势,如果贵几万国外是不会买单的。
  • 电网必须大扩容!否则就会是瓶颈。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