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领到了新中国第一张身份证?

身份证,如今是我们必不可少的证件之一。夸张一点说,离开了身份证,你会寸步难行。

生活中办理其他证照、银行卡、存档等活动,都需要用到身份证。

500

图片出自网络

出行的时候购买车票、机票,在宾馆酒店借宿,第一步就是要出具自己的身份证。

然而,你知道新中国的身份证经历了哪些变化吗?

01

1984年才有了身份证

在张国立和蒋雯丽共同主演的电视剧《金婚》中,有个非常搞笑的画面,不知道大伙儿是否记得?

就是单位派张国立出差,扮演妻子的蒋雯丽随行,在旅馆(那时候应该叫招待所)住宿的时候,被拒绝。

因为单位虽然允许了家属跟随出差,但介绍信却只开具给了张国立。

500

图片出自网络

任凭两人怎么解释是夫妻,旅馆的工作人员始终抱着拒绝的态度,虽然他们随身携带着结婚证。

这个工作人员的怀疑是有道理的,人家说得很清楚,张国立看起来那么老,蒋雯丽那么年轻,怎么可能是两口子?

而且当时的情况是工作证、介绍信等种类繁多,没有统一的格式,也只能在特定的范围内使用。

不但不能有效地证明“我是我”,还很容易被伪造、顶替,被不法分子钻空子。

500

图片出自网络

即使如同他们两人那样携带结婚证,还有户口簿这种有效证件,可由于没有照片,无法做到人证统一认证。

人家旅馆的接待人员依旧能跟电视剧那样,理直气壮地将他们拒之门外。

这也提醒我们,《金婚》这个小故事的背景年代,还没有身份证。

那么,当改革开放兴起后,经济活跃的同时必然带来人口流动的频繁,类似《金婚》中的情节会更多,人民的生活会更加不便。

500

图片出自网络

是以,公安部在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充分借鉴国外经验,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出台统一的身份证明办法。

1984年4月6日,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颁发居民身体证若干问题请示的通知,同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

自此,我国通过实施居民身份证制度,揭开居民户口证件化管理的序幕。

当时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作为首批试验点,逐步推行到全国。

500

图片出自网络

工作人员首先要宣传发动,让群众理解办理身份证的用处;接着是对群众的年龄、家庭状况等核查,然后照相制作身份证卡片。

但由于当时的一切程序都是人工参与,所以必然会出现不少纰漏。不过,这么一个声势浩大的工程总体完成还是十分顺利的。

02

谁是第一个身份证持有者

在全国人民开始办理身份证的年代,著名歌唱家单秀荣成为了第一个持有者。

单秀荣很小的时候就跟着自己的父亲迁移到了山西太原。在初中毕业后,去了父亲所在的电子厂上班。

因为爱好唱歌,所以到了厂子的宣传队岗位上。在偶然间一次演出时,被中央音乐学院负责招生的老师看中。

500

图片出自网络

她一路过关斩将,得到了入学机会。面对家中子女众多、经济紧张的境况,父亲决定倾尽全力让她上学。

由于学习成绩优秀,她还没到毕业分配的时候就被中央芭蕾舞团选中,后来又调到了中国歌剧舞剧院。

单老除了老天爷给了她天赋,她自己够努力之外,更可贵的是她接地气的风格。

为了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她不辞辛苦,经常深入山区乡下进行学习采风,像勤劳的蜜蜂一样不断吸吮着民间艺术的营养,使自己的民歌演唱风格日臻完善。

500

图片出自网络

1979年斯琴高娃主演的电影《归心似箭》的插曲《雁南飞》,让单老红遍了大江南北,确立了她人民艺术家的地位。

“雁南飞,雁南飞 ,雁叫声声心欲碎,不等今日去,已盼春来归……"歌曲旋律优美,缠绵低回,表现了抗日战士的家国情怀,迄今仍是经典。

关于她为何成为第一个新中国身份证的持有者,还有一个小插曲。

那就是当北京开始身份证试点工作时,单老本人并不在北京。

第一代身份证的试点单位是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派出所,这附近的380多名居民自然会是第一批拿到身份证的人。

500

图片出自网络

当单老的爱人将户口本出示给民警,完成了流程后,跟单老通电话。单秀荣在电话中打趣说:“你是户主,说不定你还是第一个拿到身份证的。”

但在几个月后,派出所民警给人民群众发放身份证的时候,单秀荣却成了第一个!

之所以如此安排,除了单秀荣是名气很高的歌唱家之外,还在于她是人民艺术家,说服力和代表性更强。

03

小小的身份证见证社会变迁

一代身份证的出现,伴随着改开以来的社会变革,凡事求组织开介绍信成为了历史。

第一代身份证虽然比过往的介绍信进步了许多,但也存在着制作工艺繁琐,制作周期长的问题。

500

图片出自网络

由于全部需手工完成,要经过填写校验,过塑等16道复杂的工序,所以平均制作周期需要60天左右。

后来从手工填写发展到使用铅字打印机,又发展到使用286、386电脑,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才一步步地节约了大量时间和人力。

更何况,信息辨识效率低,防伪措施弱等层面,第一代身份证因为客观技术并没能有效杜绝。

所以在2004年,有内置芯片的第二代身份证走进大众生活。不过,应该不是马上普及。

500

图片出自网络

因为许多人如我2006年参加高考的时候,才去办身份证,依然是初代版本。

这一代的身份证是见证了社会的飞速变化,它采用防伪膜和印刷防伪技术,使用个人彩色照片。

而且内置了数字芯片,采用了数字防伪措施,存有个人图像和信息,可以用机器读取。

而且,我们的身份证在如今还有了更多的用途,比如以前乘坐高铁火车,需要纸质票。而现在则可以凭借刷身份证进站。

500

图片出自网络

2013年1月1日起,一代身份证全面停用的日期,在这前面几天各大公安分局办证中心曾经有过“换证热”的场面。

伴随着第二代身份证的使用,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做了调整。

比如,军人在2003年以前是没有身份证和户口本的,在2008年之后,可以办理军人身份证。

此前军人办理手机卡和银行卡有着诸多不便,这次的调整为他们解决了这个麻烦。

可以说,身份证的出现和进步,在方寸之间体现了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

联想到如今的“电子身份证”带来的便利,或许以现有科技水平,推出融合各种信息、功能齐备、更加安全的“一卡通”身份证已在路上。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