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艘韩国自主研发“国产”LNG船停航时间接近2千天,损失累计超3.1亿美元
【本文来自《我国自主设计建造 全球最大B型LNG燃料舱今日交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南湖绿豆粽
基本上干趴下里。因为韩国无法自产殷瓦钢,给法国缴纳的专利费可不是小数目,而我们则可以自产。一条LNG船,成本的大头之一,就是殷瓦钢——专利费。
韩国为了摆脱对法国GTT的专利和技术依赖,自主开发了“KC-1”LNG液货舱,2018年3月,三星重工向SK海运公司交付了2艘配备“KC-1”LNG液货舱的LNG船“SK Serenity”号、“SK Spica”号。这也是“KC-1”LNG液货舱首次应用于实船。然而,这2艘LNG船投入运营后不久,货舱内部结构相连接的部位发生了天然气透漏、舱体外壁出现结冰现象的问题。之后三星重工投入197亿韩元进行了一次维修,但投入运营后在2019年5月又出现了同样的问题,不得不再次返回船厂进行维修。至今,三星重工已对这2艘船进行了4次维修,总投入约1000亿韩元(约合7700万美元),但一直未能再次投入运营。
韩国法院一审判决由设计方(韩国天然气公社)向船厂和船东支付1.44亿美元赔偿之后,伦敦仲裁又作出了由船厂(三星造船厂)赔偿船东2.9亿美元的最终裁决。
两艘韩国自主研发“国产”LNG船停航时间已经接近2000天,全部损失累计超过3.1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