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努力工作,以后只能开奔驰宝马了”?

转自中新经纬,原标题为《“再不努力工作,以后只能开奔驰宝马了”》

“以前没钱买国产,现在没钱买国产。”有网友看到近期国产新能源新品定价后,这样总结。

进入12月,一边是车企和经销商们“以价换量”用大促冲刺全年销量,另一边是新发布的新能源车型价格直逼传统豪车,蔚来ET9定价80万、问界M9定价超50万……在“价格战”硝烟弥漫的当下,车企为何要反向操作,越卖越贵呢?

新能源车冲击中高端

500

▲来源:社交媒体截图

年末,汽车行业“价格战”再起,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都加大马力花式促销。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经测算,截至11月底中国国内汽车经销商总库存在300万辆左右,全国乘用车市场将进入去库存周期。

不过,在此背景下,新车12月密集发布,定价却引发热议。

先是23日,蔚来公布首款行政旗舰轿车ET9售价达80万元,其对标的是迈巴赫S级、宝马7系和保时捷帕拉梅拉。紧接着26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业务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公布问界M9售价为46.98万-56.98万元,并称该车对标的是库里南。

中新经纬注意到,今年以来,多家车企推出了价格超50万元以上的车型。

9月,仰望U8正式上市,售价为109.8万元;10月,极氪智能科技正式发布极氪001 FR,官方零售价为76.9万元起;广州车展期间,理想MEGA开启预订,预售价格为60万元以内。除此之外,还有售价达70万的长城坦克700。就连即将上市的小米SU7,雷军也发文称,“关于定价还没有最终决定,不过确实有点贵。”

12月26日,在问界M9发布会期间,看过新车定价的网友总结:“你们再不努力工作,以后只能开奔驰E、宝马5、奥迪6。”也有网友称:“以前没钱买国产,现在没钱买国产”。

发布会第二天,围棋世界冠军柯洁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动态吐槽问界M9,称网友太有实力了。“我是嫌贵买不起,还是多多努力啊!”不到一个小时,柯洁的评论区被网友围观,评论达2000多条。随后,柯洁在评论区补充说,评论区被带歪了。“我只是想真诚问一句真的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掏47万买车吗?”

高端车型谁会买单?

关于为何要做高端车型,24日,蔚来CEO李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答,“ET9是蔚来把车定位到高端核心市场上的一个宣言,我们越来越知道蔚来的用户是哪些人,这会反映到ET9上,也会反映到蔚来品牌后续的产品上。”

那么,在中国汽车市场,中高端用户有多少?

根据乘联会《2023年11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深度分析报告》显示,2023年1-11月,售价超30万元汽车销量占比13.4%,累计销量超259万辆,同比增速30.8%。作为对比,售价低于30万元的汽车累计销量1674万辆,同比增速为2.2%。

这也就意味着,虽然超过30万元的汽车市场份额在增长,但整体销量仍远不及30万元以下汽车。而具体到50万元以上汽车的销售量,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中新经纬表示,太高端的车型,乘联会还没有做具体测算。但就目前来看,国产车冲击高端市场是一种趋势。

500

▲来源:乘联会《2023年11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深度分析报告》

中新经纬梳理发现,就车企公布的一些预订数据来看,具体到车型,9月上市售价109万的仰望U8官方表示,全球累计订单超过3万辆。理想MEGA在广州车展期间开放预定超1万辆。问界M9发布会当天,余承东称盲订订单数超过5.4万。不过以上这些目前都处于订单阶段,还不能作为销量进行数据统计。

500

▲来源:社交媒体截图

新车为何要越卖越贵?

价格战下,车企为何反向操作,新车价格越来越贵?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分会秘书长章弘对中新经纬分析,近几年消费者持币待购的观望趋势愈浓,在价格战的背景下,中低端车型更受到市场的青睐。但是企业销售中低端车型基本处于“赔本赚吆喝”的状态,无利可图。所以,就出现了新车定价越来越高的现象。

章弘表示,近期车企密集推出高端车型,一方面可以满足市场对于高端车型的需求。“其实,高端车的潜在需求并未减少,只是没有得到满足,毕竟可供选择的高端车型少得可怜。”

另一方面,推出高端车型,能够彰显车企的实力,进一步提升车企的品牌形象。而且还可以借此回笼一部分资金。“高端车有利可图,可以为企业赢得利润,这是中低端车无法达到的目标”。

同时,章弘分析,目前,电池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为车企带来成本降低的机会和优势,也使得高端车的利润空间得到了保障。

崔东树对中新经纬分析,车企打反向价格战,主要是因为目前高端车市场竞争不激烈,“外资车企竞争力也相对较差,国产车都想要冲击一下高端市场。”

链接阅读

再不努力赚钱,以后只能开奔驰宝马奥迪了

作者 卢克文

网络上这些天流传这么一张图,说现在国产电动车卖太贵了,铁子们再不努力,以后只能开奔驰E、宝马5、奥迪6了。

500

部分人看到新上市的中国电动车价格,就抱怨国产电动车卖得太贵,没有惠及平民,跟他们解释为什么贵,他们也不爱听,仿佛国产电动车就不该这么贵。

跟他们讲半天,叮又叮不懂,学又学不废,都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讲。

目前国产电动车是十万到百万出头全覆盖,要买便宜的有海鸥、小蚂蚁、几何E、元PRO等,十几万的有深蓝SL03、欧拉好猫、埃安S、比亚迪秦等,跑滴滴接小孩,日常代步、抗糙耐用,便宜电动车一直存在,没人拦着你买啊,根本不存在国产电动车太贵这个唯一选项。

说国产电动车贵,是抱怨最近新上市的问界M9、理想MEGA、腾势D9四座版、长城坦克700、蔚来ET9、仰望U8贵。

贵不贵是比出来的,新出这些电动旗舰车,三十四万级别,就在续航、配置、空间、智能、能耗、充电效率、性能,各方面都碾压保时捷Taycan,而Taycan的价格,是89-183万。

三四十万就能给到这个行业,接近顶级的产品体验了,能压着别人100万的产品打,怎么就贵了?

目前号称“1000万以内最好的SUV”问界M9,其价格区间也只在47-60万元,如果换一个迈巴赫的标,以这辆车现在演示的舒性度,能给你干到300万以上。

比亚迪的仰望U8,野越性能当世无双,能原地调头能浮水,现在卖110万,而大G这种古典车,起步价都150万了,换个奔驰标,U8也是300万起步。

中国各汽车公司最近推出的都是旗舰车型,旗舰代表品牌上限。

像问界M9,现在跨入的价格带属于豪华车中游,还远没有到高级豪华车奔驰S级、宝马7系的价格区间,更别提跟轻奢级别的保时捷对标,可以说定价定得小心翼翼,生怕民众不买单。

极氪007也是,充电15分钟续航610公里,百公里加速2.84秒,以前法拉利488才有的变态加速,007只要23万起,还要什么自行车.....哦不,还要什么保时捷啊,对了,法拉利488要450万起步,够买近20台007了。

我们现在还有像科幻作品一样漂亮的阿维塔12,30万起步,全面智能化领先全球的智界S7,25万起步。

在中国新能源车都在创造,把你“从家拉到公司,再从公司拉到家”的全智能世界时,丰田亚洲龙还在推出真皮座椅、真皮挡把、真皮方向盘、前排座椅电动可调、后排座椅电动放倒的“五大杀手锏”。

真的快把中国新能源车给萌哭了。

丰田亚洲龙20万起步,你去看看极氪007,你再来看看亚洲龙,你是不是感觉,自己在看两个时代的产品?

中国最近几个月上市的这么好的车,售价仅仅从23万到80万,怎么就不能接受了?换个丰田标他们都敢上天,更不用说奔驰和保时捷了。

再说,做品牌当然是先做高端,再往下降维,如果一上来就先做低端,就要吃尽苦头。

这是非常简单的新品牌创立原则,可就是有人不明白。

我以前是在企业干品牌企划的,2005-2008年做企划专员,2009年做企划部经理,2010年做电商去了。

我们那时候去商场谈判,那年头商场扣点是销售额的20%-28%左右,好位置得求着招商经理给我们。而一楼最最黄金的位置,通常是欧美国际大品牌,招商经理告诉我们,那些商铺是他们求着品牌方入驻的,不要一毛钱费用,甚至有些商场会给他们出装修费。

商场是把这些高端品牌当作形象店用,招徕其他商家入驻,然后再收割我们这些国内普通品牌。

国内品牌累死累活挣钱,承受巨大生存压力,动不动就要关铺,欧美品牌则被人用轿子抬进商场,千哄万宠地求人家不要走。

做中高端品牌,有着太多看不到的隐形福利,是苦逼兮兮的低端品牌根本不知情的。

任何品牌发展路径都是从上往下易,从下往上难。

如果我是保时捷,我推价格低一点的macan,就能在利润上吊打奥迪Q5,留下长足利润空间,消费者也愿意买单,还能卖得特别好,这样老板赚钱爽,就会多发年终奖给员工,员工也爽。

利润足够高,大家一年只要干八个月,剩下四个月要么冲浪、要么滑雪。

如果我是从F3起家的byd,那得忍受网络上长达几十年的嘲讽,一点一点积累资金和技术,才能无比艰难的说服消费者,买byd20万以上的车。

而且技术和产能都全球领先了,卖到30万往上还是得建立新品牌,30-60万区间得用腾势,100万以上得用仰望。

不仅仅比亚迪,小米也是从下往上打,2011年1999元起步,那年苹果4S,售价5000元起步,小米这些年打得要死要活,至今很难占领高端机市场。

12年过去了,小米14才终于卖到了3999元,苹果则涨到了5999元。

国产品牌在建立过程中,吃过很多这种辛苦和委屈,天天被别人指着鼻子屌丝屌丝地叫。

只有华为手机端在消费市场做到高端,那是因为华为原先在通讯端做高利润产品,累积了大量现金,请得起国内最好的工程师。

我记得2015年左右,我在深圳的淘宝3C公司开会时,那时小米风头正劲,但开会的所有人都认为华为必超小米,很简单,华为的优秀工程师比小米多,他给得起钱,同样的岗位,华为工资就是要高不少,吸引了最顶尖的人才进入华为。

后来看锤子手机时,我当时的直觉,就是不怪罗永浩不努力,而是请不到业内足够数量的顶级的工程师,我好几个亲友买过锤子,各种小毛病闹得很是心烦。

我倒是认为,华为M9现在这种售价,说明我们还没有,做保时捷这种轻奢品牌的规划,还在尝试性进攻。

大家别以为电车只想卖贵车,因为汽车最赚钱,卖得最好的,全球都在12-23万价格区间,中国新能源车最后的目标,一定是在这个价格段的车里全球大量出货。

但汽车品牌都是几百亿砸下来,个个想做百年品牌的,因此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都是以长期战略来对待这件事,不是冲着眼前来布局的。

说简单的,现在卖得贵,是为了将来卖得便宜。

其实玩品牌的方法大家都懂,这个不复杂的,是营销学的基础知识,特斯拉也是先出100万以上的车,再慢慢出20万30万的跑量款。

不是我们不知道怎么玩,而是以前没有新赛道,我们只能从下往上打,只有新赛道出现的时候,我们才可以从上往下打。

这种事我在珠三角工作时,经历过太多太多了,服装、化妆品、燃油车,甚至家具、瓷器、螺丝刀,别人都是从上往下打我们,还用专利封死我们前进的台阶。

同样一款产品,这么多年来,我们都是一毛钱一毛钱地赚,欧美日韩十块钱十块钱地赚。

现在有了新赛道,建立品牌当然要从上往下打,先占领全球消费者心智。

我们最好最贵的产品定价,真的一点都不过份,还是相当谨慎的,再说一遍,最多还是原汽车强国的豪华车中游定价,连奢华品牌的门槛保时捷都没有对标。

就在写这篇文章的间隙,我去把我预定的腾势N7从4S店拉回来了。

我开车14年,什么车都试驾过,腾势N7开起来跟保时捷macan真没什么差别,而N7明显在智能性方面全面碾压macan,到2024年3月,城市道路都能全面智驾了,后期维护费用也低得多得多。

而这两台车,N7才30万出头,macan要60万上下。

你们别听我瞎吹,去开开实车吧,试驾不用钱,把我这篇文章介绍过的极氪007、华为M9、阿维塔12、智界S7、腾势N7都试一试,看看比日本车德国车已经领先了多少吧。

再用他们的价格对比一下德国车日本车的价格,就知道他们到底贵不贵了。

横向比较一下就知道了,良心价,真的是良心价。

你要嫌贵,买秦啊,10万左右,皮糙肉厚,有的是选择。

向下有容量,向上有空间,这才是中国车该有的样子。

我还等着中国汽车品牌,将来对标一下保时捷,然后还有机会,对标一下宾利和劳斯莱斯。

你买不买是一回事,大不了不买嘛,车企能不能搞出来,是另一回事。

洋人可以贵,凭什么我们就不可以贵,将来我们也要把我们最好的车卖到德国法国美国去,每部车还得加价100万,钓起来卖。

只要我们的品质对得起价格,我们定什么价,那都是我们的本事。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