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3年学术人设:蟑螂,迟早被导师一拖鞋拍死

前段时间网上很流行一个词,叫学术蝗虫,通常用于形容学术会议茶歇时,只会逮着茶歇猛吃的一群学子。每当他们经过,犹如蝗虫过境一般,寸蛋糕水果不生。

500

源自博主@学术八戒

我一想,纵观各位学子们的精神面貌,何止蝗虫一种啊!以前我总结过名著版学术人格类型,今天我总结了20种研究生动物人格类型!仅供娱乐,欢迎大家自测一波!

1、学术草履虫

作为一种单细胞生物,只能进行简单的生命活动。面对学术课题论文研究未来方向等问题,大脑一片空白。再仔细一想,才发现自己其实根本没有脑子,哈哈

500

2、学术吗喽

开组会的时候,桌上通常会放一些水果。他们最爱吃香蕉了,一来就只知道掰香蕉,故称“学术吗喽”。

500

3、学术蟑螂

去办公室,只知道吃办公室的零食,每天固定都要去师兄师姐师弟师妹桌上溜达一圈,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导师每次看到都气不打一处来,恨不得一拖鞋拍死。

500

4、学术鹦鹉

这类学子热衷于重复一切导师说的话。你以为是鹦鹉学舌,其实只是张口结舌罢了...

500

5、学术柴犬

一头犟种。当自己的意见和导师意见相左时,永远坚持认为自己是对的,会把导师气到怒骂八嘎的那种。

500

6、学术乌贼

经常会给组里抹黑。比如到学术会议上做pre,结果被台下评委两个问题就问住了,下不来台。最终被评委问“你导师是谁啊”,又或者是被评论“XX老师组里出来的学生不应该啊”...

500

7、学术毛驴

吃苦耐劳,又称学术苦力。通常会被导师“下个月涨工资”或者“这个项目有奖金”等话术蒙蔽,结果干了好多苦差事。

8、学术鸳鸯

一个课题组,成了8对情侣500每一对情侣,都是一对实验室鸳鸯500

500

9、学术猫头鹰

昼伏夜出,习性酷似猫头鹰。通常白天睡觉,晚上干活。作息时间是每天早上7点睡觉,下午起床,上9点后正式进入工作学习状态。

500

10、学术蜗牛

学术进展极其缓慢。第1周和第16周的组会进度汇报,几乎没有任何区别;一个开题答辩PPT,到了中期答辩还能用;写论文时,大概是以10个字节/日的速度在前进。

500

11、学术大雁

虽然早已毕业离开了校园,但好像从没离开。母校,是他们恋恋不舍的老巢,一年能回归8次

找师弟吃香锅,找导师叙叙旧,单纯逛学校...你总能看见这几张刚拍过毕业照的熟脸,似曾相识“雁”归来

500

12、学术长颈鹿

热衷于窥探别人的屏幕,了解其他人的科研进度好让自己安心。一般是探头探脑凑过去:让我看看你数据500生怕师兄啥也做不出来,更怕师兄啥都做出来发science。

500

13、学术黄鼠狼

没安好心,一来找你准没好事!让你帮忙测个样吧、洗个烧杯吧、挂个名吧……过年时可能会给你发红包,其行为动机可以参考黄鼠狼给鸡拜年。

500

14、学术蜘蛛

就是……一来办公室就知道上网。

ps:我知道蜘蛛上网这个梗很老土!但因为过于土,反而令人觉得新奇,忍俊不禁500

pps:现在的小朋友是不是没听过这个梗??

500

15、学术锦鲤

你,就是全课题组的福星!自从你来组里,全组运气爆棚!导师院士评上了,师兄paper都通过了,实验数据好得跟假的一样500

500

16、学术乌鸦

你,或许是课题组的克星…自从你来组里,全组急转直下。导师院士落选了,师兄paper被退稿了,实验仪器都坏了500

500

17、学术卡皮巴拉

以防有人不知道,卡皮巴拉就是这个↓

500

卡皮巴拉型同学,不论晴天雨天,不论导师找还是导员找,心跳都不会加速一下!将生死置之度外,情绪极其稳定,可能是生性愚钝比较木讷,也可能是生性顽皮油盐不进500

500

18、学术啄木鸟

啄木鸟捉虫,学术啄木鸟捉学术害虫。身边有数据造假的、论文代写的,一举报一个准,肃清组里的不正之风!

500

19、学术海獭

以防有人不熟悉,海獭就是这个↓

500

此类同学主打的就是个爱摸脸!在实验室没事托托腮挠挠脑壳,有事涂涂抹抹擦擦脸。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科研停滞了,但腮帮子的肉也堆起来了。

500

20、学术屎壳郎

尽管觉得自己的实验数据和论文像屎一样,但为了完成也只能硬着头皮把自己的粪球滚得越来越大,最后抱着这团作品远走他乡。

500

以上就是我总结出的20种学术人格类型,你是哪一种呢500不过学术的林子这么大,有什么动物都不奇怪,各位如果有更新鲜的类型也欢迎补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