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追星者”到“间谍鬼影”,浅谈美国导弹测量船(AGM)的诞生与发展(下)
在上篇我们简单讲了讲冷战中期美国导弹测量船T-AGM-1到T-AGM-21,在上篇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T-AGM船还是主要执行美国自身导弹试射和航天发射任务的保障。但进入七十年代以后,由于美国航天监测系统的完善,各种地面监测站以及后来的太空监测系统在导弹试射和航天发射中逐步取代了导弹测量船。但由于反导需求的增加,以及对其他国家导弹和火箭发射的间谍活动,促使美国建设新的更先进的导弹测量船,并纳入到眼镜蛇(Cobra)导弹监测计划之中,此后真正变成间谍活动的马前卒。
三、发展-美国间谍行动的马前卒
T-AGM-23 观察岛号(Observation Island)
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各军种都有自己的导弹计划,并彼此之间不断撕逼,撕逼的结果之一就是1955年美国国防部制定了“陆军-海军联合洲际弹道导弹计划”,目的是验证并实现舰载弹道导弹能力,将陆军的“木星”液体弹道导弹上舰,同时为空军的洲际弹道导弹计划提供替代方案。
时任美国海军司令的阿利伯克上将是该项目的坚定支持者,因此他成立了一个特别项目办公室来负责该项目,并在1956年授权为该项目改装三艘MSTS的C4-S-1a货船。
C4-S-1a货船
当时美国聚集了造船厂,导弹项目承包商,科研单位为“木星”导弹制定了一整套上舰方案,讨论了大量的安全和技术问题,并为这几艘船分配了新的舰船分类EAG。最终将三艘船的首艘改装为整个计划的导航船,授予编号EAG-153,用于测试导弹发射船的导航系统,并为未来改装成真正的导弹发射船预留了位置。
EAG-153,服役后担任北极星潜射弹道导弹的导航系统测试船,1980年退役
而第二艘为EAG-154(就是我们的主角T-AGM-23的前身),则安装有一套单发“木星”导弹发射器,以及配套的装填、维护、燃料加注,以及损管系统。EAG-154装载有2枚“木星”弹道导弹,目的是测试舰载“木星”弹道导弹的发射、维护和制导,验证其可行性,同时也负责编制相应的操作手册。
该计划并不仅仅是一个试验计划,其完全体将会是三号舰EAG-155,一艘拥有2套发射系统,搭载6枚“木星”弹道导弹的弹道导弹发射船。此外,美国海军还计划给衣阿华号、肯塔基号战列舰各塞16枚“木星”改为BBG,以及给阿拉斯加级、巴尔的摩级、埃塞克斯级塞上“木星”或“木星”S固体弹,不过当时特别项目办公室的负责人拉伯恩上将更青睐于新建搭载有6枚导弹的小型船,因此这些弹道导弹战列舰、弹道导弹巡洋舰的改造计划就此作罢。
但是,该计划不出意外的就出意外了,就在1956年EAG-154已经开进船厂,其改造设计正在进行的时候,建造一艘全新的弹道导弹发射船的方案被提了出来,其6200万美元的造价比EAG-155一亿美元的改造成本更低,并且还拥有更好的电子设备。因此经过评估后美国海军在1956年11月正式取消了EAG-155的改造计划,并将新建一艘弹道导弹发射船的计划从1960年提前到1959年。
谁能想到意外之后还有意外,1956年12月美国国防部批准美国海军研制“北极星”固体弹道导弹,并中断了海军和陆军的“木星”导弹合作计划,因为海军认为他们可以比“木星”S更早研制出固体弹道导弹。于是,很快啊,也是在12月老布什总统叫停了EAG-154的设计、备料和改装工作,这艘船眼看着就要烂尾。
但是,负责改造项目的美国海军舰船局( BuShips)这次并没有大意,他闪了。BuShips提前就知道了这个消息,因此他们在总统下达停止改造计划前就起草了新的初步改造方案,将发射陆军的“木星”改为发射海军的“北极星”,最终在将原方案改动至少75%以后,“北极星”版的EAG-154于1959年改造完成抵达东部导弹试验场,正式参与到“北极星”的试射任务中,同时也用于美国潜艇试射潜射弹道导弹的测量保障工作。
1958年正在改造中的EAG-154
1959年改造中的EAG-154
EAG-154在1961年首次海上发射了“北极星”A2,并在同年10月23日协助美国海军伊桑·艾伦号核潜艇(SSBN-608)试射了“北极星”A2。在1962年EAG-154进行升级,使其能够发射“北极星”A3,升级完成后的EAG-154返回卡纳维拉尔港继续执行导弹试验任务和潜射导弹试射的保障任务,其中1963年11月16日还活着的肯尼迪登上EAG-154,现场观摩了安德鲁·杰克逊核潜艇(SSBN 619)水下发射“北极星”A2导弹。在“北极星”项目完成后,1968年EAG-154改装为“海神”C3弹道导弹的海上发射平台,在1972年功成身退并移交给国防预备舰队保管,至于那个野心勃勃的弹道导弹船的计划则被弹道导弹核潜艇取代。
EAG-154
EAG-154和乔治·华盛顿级战略核潜艇罗伯特·李号(SSBN-601)
EAG-154试射北极星A1型弹道导弹
EAG-154试射北极星A2型弹道导弹
肯尼迪在EAG-154上观摩“北极星”A2导弹发射
EAG-154试射海神C3
到了70年代,随着美国反导计划将工作重心从末端和大气层内反导转向了大气层外,因此需要对外太空的目标进行监测跟踪,于是1979年,美国空军看上了在国防预备舰队养老的EAG-154,将其转移到美国军事海运司令部MSC用作眼镜蛇(Cobra)导弹监测计划的一艘侦察船,并命名为T-AGM-23观察岛(Observation Island)。MSC对该舰进行了大量改装,其核心为安装一部"雷神"公司的AN/SPQ-11 “眼镜蛇·朱迪”(Cobra Judy)S波段无源相控阵雷达,八角形的天线阵面直径约7米,由12288个元件组成,其发射机有16 个行波管,整个系统重约250吨。在80年代中后期,"雷神"公司还为其加装了一台X波段机械式的碟形天线雷达,两部雷达由后端的Cyber 170主电脑控制。
T-AGM-23
2002年T-AGM-23(后)和T-AGM-24(前)停靠在日本佐世保
作为美国反导系统和间谍活动的重要力量,T-AGM-23由MSC在帕特里克空军基地的技术中心负责运营,并常态部署在日本,用于在太平洋海域监测、跟踪和收集美军自己、前苏联/俄罗斯以及其他国家弹道导弹发射情报数据,并为反导试验提供数据支持。例如在1994年参与到以色列箭-1反导系统的试验。
在2008年2月21日,在美国海军用标准-3防空导弹击落自己失控间谍卫星USA-193号的反卫星试验中,T-AGM-23在卫星被击中前后对其数据进行了收集。需要多说一句,虽然此次行动美军再三强调只是一次科学实验,但人们依然怀疑美国军方突然着急忙慌的花费几十万美元击落这颗已经飘了一年多的失控间谍卫星,其原因是受到此前东方某神秘大国击毁废弃风云卫星的刺激,急于证明自己也有相同能力,当然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嗯,大家就自己理解。
2014年退役后的T-AGM-23被脱离汉普顿水道
2014年停靠在在得克萨斯州德蒙柯后备舰队中的T-AGM-23
T-AGM-23于2014年停用转入国防预备舰队,其任务由T-AGM-25接替,在其服役的31 年中,该舰平均每年有 260 天在海上执行监测任务。
轻载12978吨,满载16076吨,长约171.91米,宽约23.16米,吃水深约7.92米,航速21节,人员编制军官19-20名,船员71名,技术人员108-120名。
T-AGM-24 无敌号(Invincible)
在上世纪80年代,为了应对大洋中的苏联潜艇威胁,美国海军计划装备39艘海洋监视船T-AGOS,其中包括18艘坚定级单体监视船,21艘小水面线双体船(包括后来的胜利级和无暇级),18艘坚定级在1984年至1990年建造完成,装备有AN/UQQ-2监视拖曳阵列传感器系统(SURTASS),用于对苏联潜艇的远程监测。
T-AGOS-10
坚定级装有AN/UQQ-2监视拖曳阵列传感器系统(SURTASS)
在苏联解体后,深海中的潜艇威胁一夜之间不复存在,T-AGOS的监视对象也转向浅海中的俄罗斯、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潜艇。于是美国海军计划将船队规模从39艘缩减至9艘(后来保留4艘胜利级和1艘无暇级),在砍掉大批未来订单的同时,已建成的18艘坚定级海洋监视船陆续转为他用或退役,其中T-AGOS-10 无敌号(Invincible)在服役至2010年时进行改装,重新划分为导弹测量船T-AGM-24,改装后的核心设备是一部眼镜蛇·双子座(Cobra Gemini)S/X双波段雷达,该雷达是在AN/SPQ-11 “眼镜蛇·朱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1996年美国远征保障司令部(ESC)下了研制合同,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进行原型系统的开发,1998年ESC下达2套系统的生产订单,并在1999年完成地面测试后整合在T-AGM-24 无敌号上。
T-AGM-24
眼镜蛇·双子座(Cobra Gemini)由一部大型机械旋转抛物面天线,一部双波段发射机,以及S波段和X波段两个接收机组成,探测距离2000公里,它并不是用来替代AN/SPQ-11 “眼镜蛇·朱迪”的,后者的任务为监测洲际弹道导弹,而眼镜蛇·双子座则用来监测飞毛腿级别的战术弹道导弹。
眼镜蛇·双子座(Cobra Gemini)
T-AGM-24由MSC运营,美国空军技术应用中心(AFTAC)派出一名尉官担任任务指挥官,大多数情况下执行美国空军的导弹监测任务。该舰在2012年部署在中东,在2012年5月19日美国持久自由行动中,美国海军伯克级导弹驱逐舰DDG-94尼采号、T-AGM-24无敌号与英国皇家海军桑当级猎雷舰M107彭布罗克(HMS Pembroke)、M110拉姆赛号(HMS Ramsey)、海湾级船坞登陆舰L3007莱姆湾号RFA莱姆湾号(RFA Lyme Bay)一起穿越霍尔木兹海峡。部署后的T-AGM-24主要在波斯湾和印度洋活动,用来监测谁的导弹试验不言而喻,根据公开宣称T-AGM-24部署在中东期间收集了73个不同系统的数据,为美国高层针对伊朗的决策提供了情报支持。
T-AGM-24的这些间谍活动不可避免的引发与伊朗革命卫队快艇对峙。例如在2017年3月和2020年4月伊朗革命卫队的快艇就曾逼近并迫使正在波斯湾执行间谍活动的T-AGM-24及其护航舰艇转向,当然美国也毫不意外的向媒体抱怨伊朗行为所谓的“不安全和不专业”。
2012年持久自由行动中从DDG-94号驱逐舰上拍摄T-AGM-24
2018年穿越霍尔木兹海峡的T-AGM-24
2021年12月T-AGM-24在卡拉维拉尔角退役,目前停靠在纽波特纽斯。
2021年T-AGM-24退役
轻载1565吨,满载2535吨,长约68.28米,宽约13.11米,吃水深约4.57米,航速11节,人员编制军官7名,船员13名,承包商工作人员18名。
四、现状:太平洋上的幽灵
美军目前现役的导弹测量船仅有常驻于太平洋的T-AGM-25霍华德·洛伦岑(Howard O.Lorenzen)一艘。此外,还有一艘T-AGS-45水域号用于保障美国海军潜射导弹发射,T-AGS-45本来是一艘海洋测量船,于1998年在战略系统计划办公室的支持下进行改装,这里就不多说。
T-AGS-45水域号
T-AGM-25 霍华德·洛伦岑(Howard O.Lorenzen)
对于我们来说,T-AGM-25可以说是老熟人了,作为接替T-AGM-23常驻亚太方向,主要用于监测他国导弹发射的导弹测量船,在2014年8月服役的霍华德·洛伦岑同年11月就抵达日本横须贺,自此一直在我国周边活动进行间谍侦测活动,例如2016年2月朝鲜发射卫星,2019年10月朝鲜试射北极星3潜射弹道导弹,2022年我东部战区联合演习期间,以及今年,在我国东部海域和日本海都有霍华德·洛伦岑的身影。T-AGM-25及其他侦察船的间谍活动干扰渔民正常打鱼的同时,美国也没少污蔑我国渔民对其进行所谓的骚扰。
T-AGM-25
航行在哥伦比亚河上的T-AGM-25
T-AGM-25的核心设备为"雷神"公司提供的“眼镜蛇·王”(Cobra King)S/X双波段雷达系统,诺斯罗普·格鲁曼、通用动力、基威特公司也有参与。整个系统安装有X波段、S波段两部各9×13米的相控阵雷达天线,两部雷达 由同一个后端控制,由S波段雷达进行目标搜索和捕获,然后交由X波段雷达获取目标高分辨率信息,据美国官方称两个波段雷达可跟踪上千个目标。
T-AGM-25也是唯一一艘全新建造,而非由其他船只改造而来的导弹测量船,由VT哈尔特海事公司建造,该船2008年8月开始建造,原计划在2010年交付,但延期到2011年被通知验收不合格打回船厂返工,包括电力、损管、航电、转向、主轴等等都存在问题。到2012年10月终于交付,经过一系列试验后2014年8月正式服役。该船同样由MSC运营,美国空军技术应用中心(AFTAC)的尉官担任任务指挥官,大多数情况下执行美国空军的导弹监测任务。
2013年停靠在卡纳维拉尔角的T-AGM-25
适航中的T-AGM-25
2014年前往珍珠港的T-AGM-25
T-AGM-25 2015年
2019年T-AGM-25在日本佐世保
从系统名字也可以看到,T-AGM-25同样是美国眼镜蛇(Cobra)导弹监测计划中的一员,其家族包括上面提到的T-AGM-23和24外,还包括有以下成员,至于该计划的整体情况和发展历史,希望能有大佬进行补充。
AN/FPS-95“眼镜蛇·雾”(Cobra Mist)远程监控雷达:原计划是安装在土耳其,监控范围覆盖前苏联欧洲部分的大部分领土,由于土耳其的反对转移到英国奥福德尼斯,1966年开始招标建设 ,但建成后存在无法识别和解决的干扰信号,不得不在1973年废弃。
原Cobra Mist大楼,后来成为英国外交部和BBC的设施
AN/FPS-108“眼镜蛇·戴恩”(Cobra Dane)L波段路基相控阵雷达,与1977年在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的谢米亚岛建设完毕并投入运营,用于监测前苏联的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及卫星的发射,据说这玩意现在也在盯着朝鲜。
AN/FPS-108“眼镜蛇·戴恩”(Cobra Dane)
眼镜蛇·鞋(Cobra Shoe)天波超视距OTH雷达,1964年起部署在塞浦路斯,也是北约ACE High对流层散射/微波通讯系统的一部分,ACE High是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定制,连接整个欧洲的指挥通讯系统,其中包括49个对流层散射链路和41个微波链路,部署在9个北约国家中,可以为北约提供从最北端挪威到最东边土耳其的高容量通信传输链路,现已被废弃。Cobra Shoe是用于监测前苏联本土及中东地区的弹道导弹试验的一个预警通讯站点,在1994年与附近的ACE High其他设施一起被英军炸毁后交还塞浦路斯政府。
ACE high站点,这样的站点共有300个
STC发布的ACE High广告
AN/SPQ-11“眼镜蛇·朱迪”(Cobra Judy)S波段相控阵雷达,安装在T-AGM-23观察岛号导弹测量船,1981年开始运行,2012年退役。
T-AGM-23观察岛号
眼镜蛇·双子座(Cobra Gemini)S/X双波段雷达,安装于T-AGM-24无敌号导弹测量船上,用于监测中俄外战术弹道导弹的发射,该船2012年部署在波斯湾,该船于2020年封存。
T-AGM-24无敌号
RC-135S眼镜蛇·球(Cobra Ball),相比其他RC-135侦察机,RC-135S加装有特定的光电探测器,能够监测弹道导弹的再入弹头,该型机最初改装有三架,服役期间因事故坠毁一架,冷战后一架RC-135X改装为RC-135S,使后者仍然保持3架的规模,目前这三架RC-135C全部隶属于美国空军第16航空队55联队第55作战大队第45侦察中队。其中有两架RC-135S长期部署在日本嘉手纳基地,是对包括我国、俄罗斯、朝鲜等国进行间谍活动的主力之一。
RC-135S
RC-135X眼镜蛇·眼(Cobra Eye),诞生于冷战后期的一个型号,只有1架,加装新的红外光电探测器,同样执行监测弹道导弹发射的任务,不过这唯一这架RC-135X于冷战后改装为RC-135S。
RC-135X
五、后记
至此美国历史上专职进行导弹和航天测控任务的导弹测量船简单介绍了一遍,还有更多故事和资料,以及很多辅助船只在服役期间也执行过类似任务,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未能一一列举,希望能以此抛砖引玉。另外因为本人英语水平不好,翻译过程中大量依靠机翻,内容肯定会有错误和遗漏,在这里还请各位多多包涵,也欢迎批评指正。
这篇文章本来是2023年6月参加观察员活动:参观我国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和长城191号潜艇后的一篇内容,想以我国远望号为引子,简单盘一盘国外的航天/导弹测量船,但是因为本人懒病晚期没救了,一直拖到今天才写完美国篇。之后如果有机会找到资料,看情况再说说苏联/俄罗斯、法国和印度的导弹测量船。至于我国的远望系列,网上已经有很多内容,我也没有什么新东西,自认为也不可能写的更好,也就不再去复制粘贴他人成果了。
活动当天拍摄的照片,感谢观察者网提供的这次观察员交流活动
本文的内容、照片主要及部分来源于
Shipscribe网站的《美国海军辅助舰艇,1835-1980 年》https://shipscribe.com/
NavSource Naval History Photographic History of the U.S. Navy https://www.navsource.org/
radartutorial https://www.radartutorial.eu/
《USAF Missile Defense—From the Sea》AIR FORCE Magazine / January 2015
Subterranea Britannica https://www.subbrit.org.uk/
维基百科
互联网资料及相关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