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哥特人群观察报告

500

500

懂美学的人,连颜值都会变高  

    聊到哥特风,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下面这种黑衣、黑发与苍白脸妆的造型。               

500             

    那么所谓"哥特风"与

12-16世纪的欧洲"哥特艺术"又有什么关系呢?

答案是: 

没半毛关系! 

这是哥特艺术

500 

这是哥特风

500

    那么哥特这个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500

吸血鬼怎么成了哥特风的人设? 

  讲起哥特风的诞生,就不得不提1970年代的英国朋克音乐。当时有些非主流的朋克歌手专走虚无与暗黑路线,唱着颓丧厌世的歌,而且表演时必穿奇装异服上阵:头发散乱、全身黑衣、脸色苍白、眼线超浓,感觉就像穿着修士服的魔鬼,令人想起中世纪的黑暗年代。

    至于你问为什么叫哥特风?只是因为这三个字听上去很中世纪,所以乐评人就这么叫了。

    而这些歌手既标榜要反一切主流,其中当然也包括教会,所以人人拼命把恶魔崇拜的元素往身上穿,而吸血鬼妆的视觉效果强烈,又不会太难画,于是成了排行榜第一名。

500

1931年的德古拉电影 

但其实吸血鬼传说严格来讲不算中世纪的产物,而是在封建制度几乎崩溃的17世纪,从巴尔干半岛与东欧传出来的恐怖故事。后来因电影与小说的大肆宣传,才开始建立起苍白脸、黑眼圈、尖牙利嘴、全身黑衣的形象。但如果要求歌手戴假牙上台唱歌,这样难度可能大了些,所以原始哥特风基本上只保留了吸血鬼的黑衣白脸元素。

    而这种风格经过音乐界的洗炼后,最后竟又反传回电影界,影响了1990年代后的恐怖片、黑色幽默片服装设计,例如剪刀手爱德华、亚当斯一家、黑暗之影等。

500 

剪刀手爱德华

500

亚当斯一家 

500

黑暗之影 

吸血鬼爱情片也少不了哥特风的影子,但因为谈情说爱的过程无需过度惊悚,所以夸张度下降了不少。

500 

暮光之城  

500

萝莉也能走哥特路线? 

    但如果你以为哥特风就只能是摇滚加吸血鬼,那是因为你还没见识到日本人突破天际的幻想力-哥特萝莉。

    既然萝莉是小女孩,那么顾名思义,哥特萝莉应该就是身穿哥特装的少女,年龄应该在10-20岁之间,但现实会告诉你,这只有在御宅文化中是这样,日常生活中会做这种装扮的人,常是20-30岁的女性。

500

日本街头的哥特萝莉 

    另外欧洲的哥特风主题虽是颓丧加恶魔崇拜,但日本人所理解的哥特风却完全不是这回事。首先在头发上,欧洲哥特一般都是狂乱的黑发,但日本的哥特萝莉发色却出现了金、白浪漫路线。

500

金发的哥特萝莉 

另外在服装上更是天差地远。欧洲哥特风多穿素净黑衣,搭配一些银饰品,但日本的哥特萝莉却完全不在这个思路内,而是直接把华丽的凡尔赛宫廷装改成黑色的。

500

带有洛可可元素的哥特萝莉装 


500

庞巴杜夫人像,由法国洛可可画家布雪所绘 

但你以为日本人这样就满足了吗?既然都能有洛可可的哥特萝莉装了,那么会出现和服版也就不奇怪了。

500

    无独有偶,同属汉字文化圈一员的中国版也是不能缺席的

500   

    那么跳脱真人世界,动漫中的哥特萝莉又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明明外表是小女孩,但为了表现出超龄的死亡暗黑气息,所以通常会有以下的操作: 

手持死神镰刀 

500

  

镰刀可以换成手枪 

500 

当然也能是魔法书

500 

或是长着翅膀

500

或小小年纪就担任图书馆馆长

500

    总之哥特风来到东洋后,立刻被脑动大开的日本人大肆改造,成了宫廷、萝莉、魔法、战斗、死亡与智慧的混合体,哪天若是出现哥特萝莉版的天照大神,也实在不令人意外。

500

哥特也可以很时尚? 

哥特风虽是次文化,但高端时尚界却偏有设计师走这个风格,最著名的就是英年早逝的鬼才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

500

亚历山大麦昆 

麦昆出身英国的劳工家庭,国中毕业后就到西装店当学徒,培养出了精准的剪裁技巧。但他最为人称道的,还是作品所呈现的野蛮之美(savagebeauty),以及其中蕴含的黑暗元素。

例如他早期的时装秀"高原强暴"(Highland Rape),就用了苏格兰元素与哥特风,以呈现英格兰对苏格兰的政治与历史文化强暴。

500500

1995年的高原强暴(HighlandRape)时装秀  

除了民族元素外,麦昆也设计过维多利亚式的哥特风

例如2006年的秋冬时装秀"卡洛登寡妇(Widows of Culloden)":

500

维多利亚长裙

500

贵族的马装  


    但真正集大成之作绝对是2009年的秋冬时装秀"丰饶之角"(The Horn of Plenty): 

500

500

500

500

500

丰饶之角完全把哥特风带到了新的境界,麦昆用上大量新材质与几何设计,给了哥特风力道与未来感。可惜这是麦昆生前最后一场秀,我们无缘再见如此精彩的哥特诠释。

时尚界还有另一位喜欢玩哥特的设计师,他就是约翰·加利亚诺(JohnGalliano)。加利亚诺的父亲是英国与西班牙混血,母亲则是意大利人,他从小住在直布罗陀,直到四岁才回英国。或许是在温暖的南欧成长之故,加利亚诺的哥特风比麦昆多了一点色彩与东方风。

500

约翰•加利亚诺

500

1998 的秋冬时秀装秀,加利亚诺设计了一套血红哥特装。 

500 

2007秋冬时装秀上的红色欧洲哥特萝莉 

    另外也有西班牙式哥特风的作品例如2007年的秋冬时装秀:

500

500 

    但最经典的绝对是2007的春夏时装秀,加利亚诺运用了日本和服、艺妓等元素,创造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彩色哥特盛宴:

500

仿日本折纸的礼服

500

仿和服多层领口的哥特礼服 

500

仿竹帽与和服外挂 

500

仿艺妓造型的礼服


500

仿日本折纸的礼服

500

用上折扇的造型 

    可惜好景不常,2011年的一晚,加利亚诺因在酒吧喝了个烂醉,而把身旁一位意大利女性误以为犹太人,进而疯狂飙骂反犹言论。结果不仅被ChristianDior开除,丢了饭碗,也沉潜了好几年。最后好不容易从OscarDe La Renta那复出,一点一滴找回失去的过往荣光。

    从吸血鬼开始,哥特风的形象一路变化

从萝莉到伸展台,都能见到这抹黝黑的身影

哥特的名字虽是阴错阳差的误取

但流传至今,也算是个美丽的错误,并成就了不少经典

今晚,你想打扮成怎样哥特风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