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成功地保持了独立自主与平稳发展
这张照片拍摄于哈萨克斯坦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的夏令营,照片中展现了少先队员们的快乐时光。虽然大部分队员的面孔看起来是俄罗斯和乌克兰族的,但不要忘了,这些并不是吃白饭的人。
他们中大部分是工程技术人员和农社队员,为建设哈萨克斯坦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努力不仅推动了哈萨克斯坦的工业发展,甚至使哈萨克斯坦在1970年代成为仅次于乌克兰的苏联“第二粮仓”。
前苏联时期,纳扎尔巴耶夫和戈尔巴乔夫在考察时发现,作为穆斯林居民众多的地区,哈萨克斯坦不仅拥有完整的养猪产业,甚至还被誉为苏联猪肉生产的典范。
如今,哈萨克斯坦仍然是俄罗斯猪肉的重要进口来源,甚至成功开拓了中国的东方市场,这确实令人钦佩苏联当年的世俗化改革。
在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的主体民族哈族37.8%与俄族39.7%的比例已经相当接近,如果不妥善处理,可能会导致国家分裂。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哈萨克斯坦政府在1992年9月出台《移民法》,以优厚的条件吸引世界各地的哈萨克人回国建设,并提供路费和安家费;同时,也鼓励俄族人返回俄罗斯,并提供路费和政府收购其境内固定资产的计划,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纳扎尔巴耶夫为促进哈萨克斯坦的民族融合,于1997年不顾反对,将首都从阿拉木图迁至北方的荒漠城市阿斯塔纳,并用“天子守国门”的形式,有效地抑制了该地区的分裂主义倾向。
在纳扎尔巴耶夫的精心管理下,哈萨克族人终于在21世纪初在哈萨克斯坦成为真正的主体民族。作为苏联时期培养出来的高级官员,纳扎尔巴耶夫一直对西方的思想保持警惕。
在他的领导下,国家的监管非常严格,原教旨主义和极端主义等思潮很少出现,民风淳朴,意识形态端正,社会稳定。
连“颜色革命”势力也没有插足的空间。
在外交方面,用“长袖善舞”来形容产业工人出身的纳扎尔巴耶夫再合适不过了。
1. 对俄罗斯:咱们是独联体和集安组织的老铁,前苏联的情谊深得像海一样
2. 对西方:咱们都是推崇民主的国家!哈萨克斯坦也曾在苏联体制下受苦受难
3. 对中东土豪国家:大家都是穆斯林兄弟,真主保佑你们
4. 对中国:咱们都是亚洲兄弟,一定要团结一致,互相帮助
到了2019年3月,哈萨克斯坦权力交接,纳扎尔巴耶夫效仿叶利钦,主动将位子让给了自己钦定的接班人托卡耶夫。
托卡耶夫总统,看上去文雅有礼,和蔼可亲,实际上是个了不起的人物。特别是在忍耐和低调处世方面,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绝对是一个极具智慧的领导者。
作为夹在中俄两大强国之间的国家,哈萨克斯坦成功地保持了独立自主与平稳发展。如果没有当年的“纳可汗”奠定的基础和托卡耶夫的低调行事,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可能并不比乌克兰过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