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硬科技”新兴产业,科创100ETF华夏来了
作为继科创50后的科创板第二只宽基指数,聚焦中小硬科技“小巨人”的科创100自8月初发布以来便备受投资者关注。
此次“入局”科创100ETF的均是公募业内指数投资领域的“重磅玩家”,以科创100ETF华夏(588800.SH)为例,累计认购户数近4.4万,认购规模为38.95亿元,备受市场关注。

科创100(000698.CSI)是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中,选取市值中等且流动性较好的100只证券作为样本。该指数与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共同构成上证科创板规模指数系列,反映科创板市场不同市值规模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科创100成份股中87只流通市值都在100亿元以下,代表科创小盘成长风格。同时,该指数行业分布多元均衡,截至11月13日,科创100前五大行业分别为工业、医药卫生、信息技术、原材料、可选消费,占比为33.7%、30.49%、28.98%、3.6%、1.53%。

从指数成份股来看,科创100的权重比例较为分散。截至11月13日,前5大权重股合计占比为12.52%,前10大权重股占比为22.3%。

图:科创100前十大权重股分布明细 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
科创100ETF的推出,为投资者参与科创板投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投资者可以一键跟踪100家优秀的科创板企业的综合表现,享受企业发展的红利。

10月24日,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随着汇金的增持,“政策底”渐成明牌。在“活跃资本市场”定调及强力的减持新规规范下,实质上对科创企业构成资金面长期利好。
作为聚焦“专精特新”小巨人的科创100成分股,也受到了机构资金的陆续增持。公募基金的中报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基金持有科创板的比例达 14.47%。
科创100ETF华夏的基金经理徐寅表示,科创100作为科创板第二只宽基指数,是科创板的“新抓手”,与科创50指数共同构成了上证科创板规模指数系列,是重要的市场行情判断指标之一。科创100和相应ETF产品的推出,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里程碑,为科创企业的成长提供更广阔的资本舞台。
在长期投资价值角度方面,他认为,
科创100研发投入强度高,2022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超过10%,有望支撑未来业绩的高增长,有利于助力科创板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助力更多投资者分享我国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时代红利。
科创100的成份股所处的行业大多为发展空间广阔的战略新兴产业。当前,科创100整体研发强度处于市场前列,未来随着指数成份股逐步将创新投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指数亦有望迎来快速成长期。
而关于科创100的配置时机问题,华夏基金认为,基本面上科创100未来2年有望保持较高的业绩成长性;市场方面,当前股价和估值也均处于相对低位。

今年以来,ETF的规模和份额双增。ETF以其交易门槛金额低、交易便捷等优势,成为投资者短期操作的首选。
而近期市场筑底迹象明显,随着美债收益率自高位回落,以及人民币汇率的逐渐走强,贯穿十月的全球股市调整均告一段落,外资机构对A股的边际情绪已经改善,短期市场值得期待。因此,也引来不少投资者借道ETF加紧布局,也促进了ETF的热销。
作为交易型产品,规模、策略、做市商等因素决定了ETF能否做大做强。
“规模和做市商的多少,决定了ETF的流动性,投资者‘买能买得到,卖能卖得出’。”业内人士表示。而量化+主动相结合的策略赋能,对市场机会、仓位配置、行业轮动等提供建议,才能保证ETF能够斩获更多的超额收益。
截至 2023 年中,华夏基金旗下被动权益产品规模突破3700亿元,连续 18 年稳居行业第一,境内唯一连续 7 年获评“被动投资金牛”的基金公司。
作为规模领先的大平台,华夏基金资源更丰富,具备健全的产品管理和客户服务能力,致力于做中国最好的ETF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