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喀什古城City Walk--“迷路”版

回想千年西域驼铃的喀什,她是人们心中遥远的西域、是夜晚十点不落日的城市、是东方的摩洛哥,而古城是喀什的灵魂,也是喀什最能蛊惑你的地方。

喀什古城,这个犹如迷宫般的地方,其建筑布局的灵动与多变,建筑风格让人眼前一亮。

它的心脏地带,是一群维吾尔民居构成的生土建筑群,犹如古老的灵魂,沉静而深情。

500

这里将维吾尔的风情、汉唐的风韵、欧式的风格与古罗马的遗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独特而多元的文化魅力。

500

在满地秋叶坠落的秋天,来一次绿灯直行、红灯转弯、“随波逐流”的City Walk,放下work在古城漫无目的地漫步,用慢脚步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坠入摇曳了千年的古梦。

在逃西域公主,重返宫殿

从老城西部出发,被两个超大的水壶所吸引。

木质的招牌,周边镶嵌着极具民族特色的雕纹,上面的金色的壶格外显眼,“老城角落”四个字上面还刻着维吾尔语名字,再加上这博人眼球的装饰。

初见招牌就以为是个收藏馆或是纪念馆,直到看见蓝色的“coffee”我才敢相信这是一所咖啡馆。

500

“老城角落”咖啡馆共有三层,装修十分具有西域特色。进入馆内,耳边好似驼铃悠悠,眼前浮现西域姑娘婀娜的舞姿翩翩,此般装饰此般感受,很难不怀疑自己是否穿越到了古代。

500

点了薄荷蜂蜜冰茶和喀什葛尔咖啡,冰茶很解渴润嗓,但是要想看够这里,品一壶茶恐怕远远不够。

室内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西域情调,当地的维吾尔族挂毯铺的满地都是,装饰搭配色彩感强烈,简直就是艺术家的小隔间。

500

豆青、泛黄、灰白釉色不一,菊纹莲纹冰裂纹布满釉面静静地排列在咖啡馆的每一个角落。

彩绘的玻璃窗以及会在一楼咖啡厅到处飞的鹦鹉,雕刻着精美图案的小箱子,承载着孩童回忆的彩虹色小摇篮,牛骨头装饰的话筒,被遗弃的乐器餐具,在这里都是视若珍宝的宝藏。

500

一楼设有吧台,几只非常爱闹的鹦鹉是这层的特色,有啥烦恼都可以跟这几位“朋友”聊聊,谁让他们最拿手的就是与你逗乐呢!

二楼则比较安静,阳光透过彩绘的玻璃窗穿透进来,手指间都是缕缕金丝,还是第一次见阳光也可以是蓝色的、绿色的、黄色的、红色的……

这里仿佛更像西域巴扎老爷的私宅,他可以在这里坐一整天跟子孙聊儿时的故事,唱着年轻时的歌谣。

500

走上三楼,风景独好,这里是古城的网红机位,可以打卡喀什古城最高处,放眼望去,喀什古城一览无余!

懒散摆放着的地毯,还有几个印着精美花纹的抱枕,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的困意,这里马上就能治愈困扰你很久的睡眠,五彩斑斓的床榻,半躺,全躺都是一种惬意的姿态。

穿上艾德莱斯裙子,戴上花帽径直地走到了楼顶,这时俯瞰老城街道,所到之处都是传说般的存在。差点“走火入魔”以为自己是西域公主,直到在楼下有奶奶笑着夸我长得真好看。

500

就这样欣赏老城一隅一下午的时光,安逸且惊艳。

不知不觉享受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带着“随遇而安”的心情,又出发了。

永远年轻的艾提尕尔清真寺

大概走了20分钟,到了艾提尕尔广场西侧。

前方有座清真寺,高耸的塔尖,淡黄的拱门是一座当地的地标性建筑——艾提尕尔清真寺

听说早在公元1442年,就有这座寺了,几千多年的时光里它独自被葱茏的白杨树掩盖,一落便是千年,人去又回,物是人非,可如今它还是色泽鲜丽。

500

还没走近,心中油然而生的离别感,迫使我走的更快一些。

古老整齐的黄砖,上头些许白石膏的点缀使它看起来没那么单调,在阳光的照耀下每一块砖都能熠熠生辉,塔尖处是蓝白色的花纹中间再加上一环黑色,整个建筑看起来宏观又庄重。

庭院内是巨大的圆顶,两侧是教经堂,屋外的树木水池仿佛将旅人与世界隔开来……

500

走进寺寺内,四周的一切都充满了特色。

暗黄的吊灯看似要迁渡孤独,木制的摆钟滴答滴答好像在倒数又在记录、墨绿的木门些破旧还上了锁,不知这扇门守护的是多久的远方多远的未来 。

500

墙角的石榴含苞待放,一年又一年地为这伊斯兰风格的墙壁增添生机。

500

这里的人们反复堆砌清真寺的黄砖,墙倒了再筑起来,墙壁、门窗、扶梯的颜色一直都在,长廊雕刻的图案凹凸有致,历经百年的风吹日晒还能历久弥新,就像那花瓣一般永远年轻,永远都在吸引着远方的客人。

从艾提尕尔清真寺的南侧走进吾斯塘博依老街,经过一排五颜六色的衣帽商店,来到街心集市。

一杯茶的温度,回忆里的温柔

在艾提尕尔清真寺的后面,街心集市这里有栋绿色建筑,是家历史悠久的百年老茶馆

奥斯卡提名影片《追风筝的人》,开头阿米尔的父亲和哈桑的爸爸拉辛汗看风筝比赛的地方,就是这座百年老茶馆。

500

一楼人比较多,喜欢热闹氛围的人可以上炕聊天,有花甲老人在弹奏着热瓦普、都塔尔,也有人配合着击弦扬琴,手鼓的声音更是锦上添花。

欢快的节奏,活跃全身的细胞,让人按耐不住想跟漂亮女子来一段当地舞蹈。

500

热闹一番之后,点一些好吃的,便上了二楼。

一壶用牛奶和玫瑰花煮出来的玫瑰花奶茶,还送了一盘冰糖,加几颗,花茶的味道甜了许多。

还有四种点心,各不相同,材料厚实,里面是满满的干果和果干,配奶茶吃,或者将馕泡在楼下买的缸子肉里,那滋味有肉的美滋滋,也有馕的软甜甜。

500

二楼的风格尤为文艺,进去之后,一下子豁然开朗,长长的半开放式走廊,淡绿色墙壁上是深沉的木格窗棂,木质棕的屋顶,色彩强烈的同时又使人放松,茶香氤氲,蓝色的墙映衬着喀什缓慢的时光,有坐一下午的冲动。

旁边坐了一位老头,简单寒暄之后就聊起了这里的从前。

500

他说,他很怀念以前跟老友们一起喝的几块钱的那杯茶,因为那杯茶他们可以常常在这里聚一聚,看楼下的人来来往往,而楼上的他们也能谈彼此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

音乐响起,所有人一起载歌载舞,那些被记录的人间百态、欢笑沉默、烟火生活都在这里。

500

如今,茶还在,而那位老人却只能跟我诉说他的往事。

维吾尔族人素来就喜欢喝茶。据说,在唐代维吾尔族的茶文化就已经形成,一年四季都离不开茶。同时,茶也是招待客人的一种饮品,以茶待客是当地人习俗之一,所以无论何时去维吾尔族人的家里都会热情的给客人倒茶。几乎新疆的每一个地方都有茶馆,餐厅都会免费提供茶饮。

500

在新疆,茶不仅是解渴润喉的饮品,更是新疆人的生活态度。

500

一杯茶,是热情的寒暄,是儿时的回忆,是亲情的温暖,更是每个新疆人舌尖上的记忆。

百年来这里都是喀什老城最繁华、最热闹、最喧嚣的的地段,老茶馆如同久居于此的老者,默默地陪伴着老城,注视着喀什,静静地关注着这座城的变迁。

500

时间带走了太多的东西,可依旧没能使这里人们脸上的笑容黯然,欢声不见。

500

迷路在巷子,处处是惊喜

老城巷子纵横交错,岔道如织,一不小心走到了死胡同。

不过,步步为营,在胡同里与老城的每一角落来一次捉迷藏,每一步都能踏入未知领域的惊喜,是很奇妙的。

500

每到一个角落就停留一会,一路看到许多富有温度和灵魂的陶罐陈列在老城角,有花盆、铁匠、木器、帽子等等,宛如一个古朴惊艳的艺术空间。

问了当地的人,才豁然开朗。原来在古城是要看地砖走的,六边形地砖代表着四通八达,可以通向古城的主干道,向上箭头形状的地砖,代表着可以继续前行,横向铺的地砖,则说明……此路不通。

500

按原路返回,在老茶馆左侧的岔路库木代尔瓦扎路发现了一段繁华的集市——职人巴扎

穿过职人巴扎,里面有一条喝鸽子汤的街,集营养与美味于一身的鸽子肉,想错过都很难。很多人以为来喀什是奔着缸子肉、烤肉、抓饭等美食,其实不止,当地美味的鸽子汤被游客忽略了一次又一次。

500

手捧一杯鸽子汤向前走,街口就是著名的吾斯唐布依好汉烤包子,继续前行,从绿色门媚的巷口进入,还有一条特色小巷子,这条叫作磨坊巷

500

与磨坊巷交汇的是阿图什巷,这个命名背后隐藏着一段迁移的故事。左转进入京其巷,尽头处一个指示牌指引向左边步行100米,那里隐藏着一堵残破的古城墙,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

折返回京其巷,穿过了路中央那棵古老的树,瞬间回到了吾斯塘博依路的西段。沿着吾斯塘博依路往回走,转入了艾格孜艾日克路,穿过了那些神秘又独特的古董店,意外地发现了一片美食的天堂——诺尔贝希路

500

继续前行右转,回到了艾提尕尔广场,这个熟悉的地方。老城东部的艾提尕尔广场,穿越了解放北路地下通道,那里是夜市的所在地欧尔达希克路

500

迫不及待地走进了右手边的阿热亚路,那里是帽子巴扎的世界。琳琅满目的花帽,仿佛将我带入了一个彩色的梦幻世界,花帽上的配饰一闪一闪,很是耀眼。

500

前行向右转回阿热亚路,这里是以铁艺著称的坎土曼巴扎,不知不觉地在此放慢了脚步。

这里是铁艺集市,农耕工具铁锹、坎土曼,做抓饭时使用的漏铲,还有大门上使用的铁环,铁马掌,吃烤肉串所使用的铁签,生活中需要的大大小小铁器都是打铁匠们一手一手打出来的。

500

打铁花时火花四溅,火势猛烈,铁炉温度极高,打铁匠们汗流浃背,身疲力尽,但还要撸起袖子拿起铁锤不停地打向刚从铁炉里烤出来的铁具,反反复复,烈火与慢工在这时融为一体便有了细活。

500

原本以为,他们只是为旅客表演他们的手艺,后来才知道,这个街上的许多店是祖代传承,是家族产业,好几家已经是四五代传承了。

这些精美的铁器,我看了又看,不知在此驻足了多久。

太多的东西早已不在了,城市高楼大厦崛地而起,数字布满人人生活的角落,爱好像也可以在须臾之间传递,记忆好像也能永存,但不知道这些需要用心去传承的艺术还能否继续在我们生活的土壤上熠熠生辉,生根发芽。

500

古城千年的历史积淀,留下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昨天父母辈留给我们的财富,希望明天我也愿意把它传给下一代,让他们看看这世世代代留下来的文化,在手掌间安心,在血脉里涌流,在心头里永恒。

500

如果时间充裕,请一定要让自己迷路在喀什古城,在古城抛开地图,在迷路中获得惊喜。请你一定放慢脚步,这样你才能看清瓷器上的图案和色彩,墙角崭露头角的那枝花,集市上永远被人忽略的那味香料,人们只是拍拍照就走的手工艺品,废弃的被人遗忘的收藏品。

500

走着走着,又回到了最初的地方。傍晚时分,老茶馆来了很多人,人们唱着歌,跳着舞,十分热闹,街上孩童的嬉闹声充斥着老城的每条巷子,我放慢脚步,感受着这里的一切,就像第一次来这里一样。

-END-

主      编:阿布

副  主 编:刘美仪、艾孜则、许露琪

版      块:生活研究所

版      主:史杰

作      者:热依莱

校      对:乃赛拜

排      版:热孜亚

图片来源:小红书、百度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