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解除摩托禁令,鼓励一部分私家车主改骑摩托,是否交通环境会变好?

【本文来自《儿童遭“开门杀”后被公交碾压死亡,天津警方通报》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现在城市道路普遍这个样子,自行车被迫钻来钻去,出意外是迟早的事。

如果解除摩托禁令,鼓励一部分私家车主改骑摩托,路面宽敞的多。对汽车、公交、自行车都有更好的交通环境。

500

热门评论 6

  • 全部楼层
    女装正太 作者
    西安从17年开始解禁摩托时,拥堵排名全国第2;5年后拥堵排名第13。这都是有公开报道的,麻烦你自己查一查再说别人幻想。
    至于你说200万电瓶车,你反过来想想这200电瓶车变成汽车,城市得成什么熊样子?其实你不用想了,我主楼的照片已经一目了然
    摩托车从业者吧,天天全力鼓吹摩托车。来福州看过吗?这边多数家庭家里同时有汽车和电瓶车。第一,西安交通的缓解不是靠所谓解禁摩托车,还有大力兴建道路和地铁,第二,这边上下班高峰期,3车道电瓶车基本上占一个半,汽车只能蜗牛爬,所谓开放两轮解放四轮纯属幻想,第三,老旧城区,电瓶车上人行道轻轻松松,我一个壮年人走路都战战兢兢,你想过老人孩子没有 。
    总结一下就是一己私利,用片面的信息误导他人,也没有足够的实地考察,想当然耳。
  • 女装正太 我好想食麦当劳! 作者
    一血酱
    不对 电动车会并排骑 会并排等红绿灯 真没见过摩托车并排很近骑 等红绿灯三四辆挤在一起等。该占的空间还是会占。
    jpg
    你可以看看早高峰真实图片,拍摄自不禁摩的路段。一个汽车占的位置起码能顶4个摩托
  • 每天早上7点到10点,晚上5点到8点,北京2、3、4环上都堵得水泄不通,但每辆车里面通常就司机自己一个人,开车上路也无非就是上班通勤。前几天,我5点半从单位出来,7点半才进家门,明明距离家门口就一站地了,生生堵了我40分钟。如果放开摩托车,我肯定是不开这糟心的汽车了,哪怕冬天冷点夏天热点,起码不用堵在路上窝火。但北京就是不允许你骑摩托,哪怕时速一点不比摩托低的电驴子已经满街跑了,可就是攥着摩托车限制不让你开,想为交通顺畅做点贡献都没机会。
    有时想想也是挺可笑的,怕拥堵去限制机动车牌照让大家摇号,可明摆着能疏解交通的摩托车却不让人开,这到底是真想疏解交通啊还是就做做表面文章?
    交通拥堵的本质是什么?就是顺时车流量过大加上道路规划有问题,道路规划的改造你们说投资太大搞不定,那减少车流量总能解决吧?一辆汽车在路上占的面积,起码够停4辆摩托的,给点政策有的是人愿意骑摩托缓解交通拥堵,我是真不明白这限摩的意义在哪里。或许就是单纯觉得像东南亚一样满街摩托不体面、不好看吧,呵呵,毕竟出门有人给开道的各位不怕堵,要的就是个体面。
  • 我觉得续航200-300的电摩挺好,城市通勤,无噪音无污染(当年禁摩的理由之二)。

    然而官方继续装聋作哑,不给发牌照。电摩操控比油摩简单多了,不需要换挡摸离合,完全可以单列一种简易驾照类型。

    电瓶车要不是因为禁不住,早被一锤子砸死了。即便如此,仍在无时无刻不在妖魔化电瓶车。

    保险政策严重滞后时代发展,摩托车价值相对汽车低,保险保价低,保险费也上不去,但出险的第三方损失不见得能比汽车低多少(汽车大部分第三者赔偿出险的都是剐蹭损失,在造成剐蹭损失上摩托与汽车没有明显区别,但交强险保费汽车可以大几百,摩托车交强险绝对卖不到这么高)导致保险公司不愿做摩托保险,纯赔钱买卖。

    关于车辆保险我建议要大改,由只与车辆相关改为与车辆相关部分和与驾驶人相关部分两大组成,与车辆相关部分就只是车辆损失险,与车辆价值挂钩。与驾驶人相关部分就是第三方险,可不再设置交强险。驾驶车辆出事故造成的损失,根据责任划分,涉事车辆损失优先使用自己的车损险赔偿相应责任比例,次责方剩下部分或无责方全部车损由对方驾驶人的第三方保险赔偿。这样就把车险主要的规模不可控的第三方赔偿(自己车损赔偿上限就是车辆价值,属于规模可控赔偿),由车辆转移到了驾驶人身上,这样做其实更加合理。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出险记录,保险费都不会一样。驾驶人不驾驶车辆期间,可以不买保险,保险公司通过针对驾驶人的精算,是可以避免上面说的给摩托保险赔钱的问题的。另外一点,至于不设置交强险而出现的驾驶人无险驾驶时造成的损失的情况,则成立一个交通事故垫付基金先行垫付人身伤害损失,尔后此基金作为债权方向无险驾驶责任人行使追债。

    其实电瓶车保险也可以按上述方案来,可以有效避免电瓶车造成的有责损失不能得到及时赔偿的问题,也解决了电瓶车保险没法算的问题。价值低的交通工具,按车来买保险,实际中难以操作,要把保险标的由车转到人,才更容易处理。
  • 鼠尾
    我觉得续航200-300的电摩挺好,城市通勤,无噪音无污染(当年禁摩的理由之二)。

    然而官方继续装聋作哑,不给发牌照。电摩操控比油摩简单多了,不需要换挡摸离合,完全可以单列一种简易驾照类型。

    电瓶车要不是因为禁不住,早被一锤子砸死了。即便如此,仍在无时无刻不在妖魔化电瓶车。

    保险政策严重滞后时代发展,摩托车价值相对汽车低,保险保价低,保险费也上不去,但出险的第三方损失不见得能比汽车低多少(汽车大部分第三者赔偿出险的都是剐蹭损失,在造成剐蹭损失上摩托与汽车没有明显区别,但交强险保费汽车可以大几百,摩托车交强险绝对卖不到这么高)导致保险公司不愿做摩托保险,纯赔钱买卖。

    关于车辆保险我建议要大改,由只与车辆相关改为与车辆相关部分和与驾驶人相关部分两大组成,与车辆相关部分就只是车辆损失险,与车辆价值挂钩。与驾驶人相关部分就是第三方险,可不再设置交强险。驾驶车辆出事故造成的损失,根据责任划分,涉事车辆损失优先使用自己的车损险赔偿相应责任比例,次责方剩下部分或无责方全部车损由对方驾驶人的第三方保险赔偿。这样就把车险主要的规模不可控的第三方赔偿(自己车损赔偿上限就是车辆价值,属于规模可控赔偿),由车辆转移到了驾驶人身上,这样做其实更加合理。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出险记录,保险费都不会一样。驾驶人不驾驶车辆期间,可以不买保险,保险公司通过针对驾驶人的精算,是可以避免上面说的给摩托保险赔钱的问题的。另外一点,至于不设置交强险而出现的驾驶人无险驾驶时造成的损失的情况,则成立一个交通事故垫付基金先行垫付人身伤害损失,尔后此基金作为债权方向无险驾驶责任人行使追债。

    其实电瓶车保险也可以按上述方案来,可以有效避免电瓶车造成的有责损失不能得到及时赔偿的问题,也解决了电瓶车保险没法算的问题。价值低的交通工具,按车来买保险,实际中难以操作,要把保险标的由车转到人,才更容易处理。
    电瓶车,哥认为是一个中国的伟大的创新。
    是发展中国家通勤非常好一种解决方案。
    是从自行车----汽车 过渡性的解决方案
    是对摩托车的最优替代解决方案。
    特别适合高密度的东亚,东北亚,东南亚地区。
    像越南那种地方,其实是非常适合的。
    第一:使用成本低廉
    2,比摩托车更环保,更易维护
    3,零排放
    只有一个国家的电网系统靠谱发达,而又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电瓶车,简直是伟大的工具!
    不知道,为什么各路专家,没人认识到这个工具的伟大性。
    那些没有汽车,买不起汽车的群众,至少也有几亿人吧。 
    他们的短距离交通需求,这难道不是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么。
    哥认为,知识分子,JY的堕落太可耻了。
    电瓶车的进阶版本----老头乐,也是一个伟大的创新。
    我们应该在制度上,技术上,成本上去更好的帮助解决它们带来的一些问题。
    比如,安全性,之类的。
    还有低速电动车,在农村地区的合法性问题,怎么合理的管理,比如道路的分级性。
    还有前面有人提出来的,简易的驾驶执照的问题。
    电瓶车----老头乐----低速电动车,合理的放开,速度的合理控制(50km/h)
    不能有管理者的傲慢啊,人民群众对这个需求是极其旺盛的,搞一刀切是懒Z,是恶Z。
  • 女装正太 我好想食麦当劳! 作者
    kyatk1983
    你只是在幻想,福州就是700万人至少200万电瓶车,自己来看看交通情况好不好,一样堵得要命。开车怕撞到,走路怕被撞到,体验极差。
    西安从17年开始解禁摩托时,拥堵排名全国第2;5年后拥堵排名第13。这都是有公开报道的,麻烦你自己查一查再说别人幻想。
    至于你说200万电瓶车,你反过来想想这200电瓶车变成汽车,城市得成什么熊样子?其实你不用想了,我主楼的照片已经一目了然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197
最热 最早 最新

  • 支持禁摩就对了
  • bollzch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我在人行道上散步,过人行横道线時,我不担心汽车,但有点怕两轮电动车,因为汽车能刹得住,两轮电动车刹不住,我亲眼看到过两轮电动车因为刹不住,驾驶者为了保护自己将车摔倒,那车倒在地上時仍然惯性向前冲到汽车上,半个车子都塞进汽车的两轮之间去了。
  • 全部楼层
    观察者网用户_1097895
    随便搜搜一年中国摩托车能卖多少钱,汽车能卖多少钱不就知道了嘛
    截至2022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17亿辆,2022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3478万辆。汽车保有量达3.19亿辆,占机动车总量76.59%,比2021年增加1752万辆,增长5.81%。
    2022年摩托车保有量达8072万辆,占机动车总量19.38%,比2021年增加513万辆,增长6.79%,全国新注册登记摩托车达1130万辆 
    一辆摩托车几千至万把块,一辆汽车则几万至几十万,豪车我就不算了。那么摩托车一年充其量也就是卖个几百亿,汽车那是万亿级别的,这还没算每年汽车的消费和相关产业呢,汽车延伸出来的相关产业链那也是万亿级别的。
    然而现在汽车已经进入存量竞争,得让更多的城市禁摩才能卖出更多的汽车嘛,把摩托车禁了汽车不就能卖多点么,至于堵车,那是政府的事儿,关汽车生产商什么事,这逻辑很难理解?
    当年禁摩的理由是飞车党,因为便于飞车党抢劫所以要禁摩,这和有人用菜刀砍人所以禁菜刀有什么区别?虽然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但还是很多城市就这么禁摩了,即使天网建成,连小偷都没几个的现在,依然限摩禁摩,大家似乎完全不记得当初禁摩限摩的理由了。为何如此,这背后到底谁在推动,有点脑子的都知道。
    现在嘛,各大汽车厂进入存量竞争疯狂降价,当然有聪明人会想到与其汽车厂商之间自相残杀,不如齐心合力干掉摩托车岂不是又能拓展出个新市场了?怎么说那也是8千多万的保有量,能有三分之一的买汽车,那也能吃个满嘴流油。至于摩托车企业找水军狂喊解禁摩托?省省吧,二十年前他们就惨败于汽车厂商了,现在实力比二十年前更是差了不知道多少倍,除了躺平等死还能咋滴。 
    对了,“水军”有个特点就是喜欢刷无意义的文字,哪家摩托车厂这么没眼光,雇你这么差劲的水军。
  • 全部楼层
    观察者网用户_1097895
    随便搜搜一年中国摩托车能卖多少钱,汽车能卖多少钱不就知道了嘛
    截至2022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17亿辆,2022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3478万辆。汽车保有量达3.19亿辆,占机动车总量76.59%,比2021年增加1752万辆,增长5.81%。
    2022年摩托车保有量达8072万辆,占机动车总量19.38%,比2021年增加513万辆,增长6.79%,全国新注册登记摩托车达1130万辆 
    一辆摩托车几千至万把块,一辆汽车则几万至几十万,豪车我就不算了。那么摩托车一年充其量也就是卖个几百亿,汽车那是万亿级别的,这还没算每年汽车的消费和相关产业呢,汽车延伸出来的相关产业链那也是万亿级别的。
    然而现在汽车已经进入存量竞争,得让更多的城市禁摩才能卖出更多的汽车嘛,把摩托车禁了汽车不就能卖多点么,至于堵车,那是政府的事儿,关汽车生产商什么事,这逻辑很难理解?
    当年禁摩的理由是飞车党,因为便于飞车党抢劫所以要禁摩,这和有人用菜刀砍人所以禁菜刀有什么区别?虽然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但还是很多城市就这么禁摩了,即使天网建成,连小偷都没几个的现在,依然限摩禁摩,大家似乎完全不记得当初禁摩限摩的理由了。为何如此,这背后到底谁在推动,有点脑子的都知道。
    现在嘛,各大汽车厂进入存量竞争疯狂降价,当然有聪明人会想到与其汽车厂商之间自相残杀,不如齐心合力干掉摩托车岂不是又能拓展出个新市场了?怎么说那也是8千多万的保有量,能有三分之一的买汽车,那也能吃个满嘴流油。至于摩托车企业找水军狂喊解禁摩托?省省吧,二十年前他们就惨败于汽车厂商了,现在实力比二十年前更是差了不知道多少倍,除了躺平等死还能咋滴。 
    所以什么是“水军”?看懂人话可能有点难。
  • 主要是这电摩附加值太低,没有电车产业大,对经济发展支撑不够。
  • 火葬场的生意肯定要变好
  • 把摩托车私家车都禁了,城市交通肯定改善,空气质量也会大幅度提高。
  • kyatk1983
    傻笑也是笑。来,说一说“水军”的定义是什么,“水军”的特征是什么,你说那堆有的没的,完全抓不到重点。
    随便搜搜一年中国摩托车能卖多少钱,汽车能卖多少钱不就知道了嘛
    截至2022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17亿辆,2022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3478万辆。汽车保有量达3.19亿辆,占机动车总量76.59%,比2021年增加1752万辆,增长5.81%。
    2022年摩托车保有量达8072万辆,占机动车总量19.38%,比2021年增加513万辆,增长6.79%,全国新注册登记摩托车达1130万辆 
    一辆摩托车几千至万把块,一辆汽车则几万至几十万,豪车我就不算了。那么摩托车一年充其量也就是卖个几百亿,汽车那是万亿级别的,这还没算每年汽车的消费和相关产业呢,汽车延伸出来的相关产业链那也是万亿级别的。
    然而现在汽车已经进入存量竞争,得让更多的城市禁摩才能卖出更多的汽车嘛,把摩托车禁了汽车不就能卖多点么,至于堵车,那是政府的事儿,关汽车生产商什么事,这逻辑很难理解?
    当年禁摩的理由是飞车党,因为便于飞车党抢劫所以要禁摩,这和有人用菜刀砍人所以禁菜刀有什么区别?虽然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但还是很多城市就这么禁摩了,即使天网建成,连小偷都没几个的现在,依然限摩禁摩,大家似乎完全不记得当初禁摩限摩的理由了。为何如此,这背后到底谁在推动,有点脑子的都知道。
    现在嘛,各大汽车厂进入存量竞争疯狂降价,当然有聪明人会想到与其汽车厂商之间自相残杀,不如齐心合力干掉摩托车岂不是又能拓展出个新市场了?怎么说那也是8千多万的保有量,能有三分之一的买汽车,那也能吃个满嘴流油。至于摩托车企业找水军狂喊解禁摩托?省省吧,二十年前他们就惨败于汽车厂商了,现在实力比二十年前更是差了不知道多少倍,除了躺平等死还能咋滴。 

  • 现在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汽车占道停车。许多道路边上都成了停车场。
    建议多建立体停车场,由政府财政补贴免费停车,同时禁止占道停车。
    虽然补贴不是很合理,但不补贴的话,很难禁止占道停车现象。
    财政补贴的费用肯定远少于拓宽道路或新建道路的费用。
  • 全部楼层
    女装正太 作者
    西安从17年开始解禁摩托时,拥堵排名全国第2;5年后拥堵排名第13。这都是有公开报道的,麻烦你自己查一查再说别人幻想。
    至于你说200万电瓶车,你反过来想想这200电瓶车变成汽车,城市得成什么熊样子?其实你不用想了,我主楼的照片已经一目了然
    西安22年拥堵降低主要是因为疫情严重,都不出门吧。
  • 快算了吧,汽车起码还遵守交通规则。摩托车有几个遵守规则的?
  • lukinhy 不做胡侃之徒!
    都开摩托了,油耗下来不是一星半点儿,三桶油会答应吗?
  • 手里有京A摩托拍照的贩子是最反对解禁摩托车的人
  • 全部楼层
    且行且歌1978
    你来北京的早晚高峰开几回,上海的交通我知道,小路很多,虽有拥堵,但能躲能绕,比北京这环环相扣顺畅很多。你体会过就知道北京的堵和上海的堵有什么差异了。另外,北方干燥,不下雪的话,路上并不滑。
    十几年前开摩托车摔断了锁骨,痛感摩托车是真不安全
  • 全部楼层
    淡然以对
    保险人车分离后,要加强街头随机查证,因为很可能开电瓶车的人没有买保险 车可能是借的 等等
    防不胜防,只要对所有的电瓶车当机动车管理,要求所有驾驶人办证,然后持证开车,不买保险不能出门
    平时不用查买没买,出事了基金会向责任者追债,追到倾家荡产也得掏。个人间讨债脸皮够厚能赖,组织来讨那可难赖了。

    例子多出几个,自然都乖乖买保险了。

    另外,因为有基金在,买不买保险不影响受害者补偿,所以保险不需要强制购买。
  • 全部楼层
    淡然以对
    保险人车分离后,要加强街头随机查证,因为很可能开电瓶车的人没有买保险 车可能是借的 等等
    防不胜防,只要对所有的电瓶车当机动车管理,要求所有驾驶人办证,然后持证开车,不买保险不能出门
    不买保险可以啊,出事故了被基金追债到倾家荡产别报怨就行。


    保险的作用是什么?是保障受害者的权益能及时被补偿。我已经提出来建一个基金来专门隔离受害者与责任者了,这样责任者是否买了保险并不影响受害者补偿。而且,作为组织,基金的追债能力比个人强太多了,潜在责任者压力会很大,这会更利于其购买保险。这是一个双促进的有效措施。

    说实在话,就算是现行的交强险,最多也就20万,再多的还得受害者自己去打官司去要,要不要得到手还两说。这跟没买保险有多大的区别?

    还不如我说的用基金隔离责任者与受害者双方,受害者及时得补偿,责任者由基金组织去对付,去讨债,而且,责任者还得支付讨债成本。
  • 全部楼层
    飞翔的鸟
    我就问你,这笔保险怎么收?为什么要买电动摩托,电动自行车,自己心里没数吗,买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的人有多少会买保险?出了事故他们陪得起吗,汽车司机一直在诟病的和稀泥执法,不就是出事故后电动摩托(自行车)大多没保险,如果真要让他们陪,根本陪不起,甚至会倾家荡产,所以才会出现和稀泥执法,说实在的这种执法是有违法治精神的,现在和稀泥的空间越来越少,因为很多人是很较真的。在这种情况下,你觉得放开摩托和电动车对谁最有利?事情不能只从一个方向进行考虑,要从可操作和可实施的方向进行考虑。另外,驾驶员的保费怎么收,收多少?什么标准,收高了没人交,收低了,以摩托和电动摩托的出事概率,保险公司不干,在这种情况下,你觉得你这个建设的可行性在那里。人都只会看自己的利益,而从政者必须从全局考虑。
    不买保险可以啊,出事故了被基金追债到倾家荡产别报怨就行。


    保险的作用是什么?是保障受害者的权益能及时被补偿。我已经提出来建一个基金来专门隔离受害者与责任者了,这样责任者是否买了保险并不影响受害者补偿。而且,作为组织,基金的追债能力比个人强太多了,潜在责任者压力会很大,这会更利于其购买保险。这是一个双促进的有效措施。

    说实在话,就算是现行的交强险,最多也就20万,再多的还得受害者自己去打官司去要,要不要得到手还两说。这跟没买保险有多大的区别?

    还不如我说的用基金隔离责任者与受害者双方,受害者及时得补偿,责任者由基金组织去对付,去讨债,而且,责任者还得支付讨债成本。
  • 全部楼层
    女装正太 作者
    jpg
    你可以看看早高峰真实图片,拍摄自不禁摩的路段。一个汽车占的位置起码能顶4个摩托
    摩托车停车是这样,开起来间距跟大半辆车差不多了,也不可能并排开。加上经常横冲直撞,随意变道,经常发生事故,我看到摩托车就害怕。
    不能解禁摩托车,最重要的是公交优先。
  • 全部楼层
    观察者网用户_1097895
    笑,随便搜搜一年中国摩托车能卖多少钱,汽车能卖多少钱不就知道了嘛
    截至2022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17亿辆,2022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3478万辆。汽车保有量达3.19亿辆,占机动车总量76.59%,比2021年增加1752万辆,增长5.81%。

    2022年摩托车保有量达8072万辆,占机动车总量19.38%,比2021年增加513万辆,增长6.79%,全国新注册登记摩托车达1130万辆 
    一辆摩托车几千至万把块,一辆汽车则几万至几十万,豪车我就不算了。
    那么摩托车一年充其量也就是卖个几百亿,汽车那是万亿级别的,这还没算每年汽车的消费和相关产业呢。
    现在汽车已经进入存量竞争,得让更多的城市禁摩才能卖出更多的汽车嘛,把摩托车禁了汽车不就能卖多点么,至于堵车,那是政府的事儿,关汽车生产商什么事,这逻辑很难理解?
    当年禁摩的理由是飞车党,因为便于飞车党抢劫所以要禁摩,这和有人用菜刀砍人所以禁菜刀有什么区别?虽然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但还是很多城市就这么禁摩了。
    这背后到底谁在推动,有脑子的都知道。
    现在嘛,各大汽车厂进入存量竞争疯狂降价,当然有聪明人会想到与其自相残杀,不如齐心合力干掉摩托车岂不是又能拓展出个新市场了?
    至于摩托车企业找水军狂喊解禁摩托?省省吧,二十年前他们就惨败于汽车厂商了,现在实力比二十年前更是差了不知道多少倍。 
    傻笑也是笑。来,说一说“水军”的定义是什么,“水军”的特征是什么,你说那堆有的没的,完全抓不到重点。
  • 且行且歌1978
    每天早上7点到10点,晚上5点到8点,北京2、3、4环上都堵得水泄不通,但每辆车里面通常就司机自己一个人,开车上路也无非就是上班通勤。前几天,我5点半从单位出来,7点半才进家门,明明距离家门口就一站地了,生生堵了我40分钟。如果放开摩托车,我肯定是不开这糟心的汽车了,哪怕冬天冷点夏天热点,起码不用堵在路上窝火。但北京就是不允许你骑摩托,哪怕时速一点不比摩托低的电驴子已经满街跑了,可就是攥着摩托车限制不让你开,想为交通顺畅做点贡献都没机会。
    有时想想也是挺可笑的,怕拥堵去限制机动车牌照让大家摇号,可明摆着能疏解交通的摩托车却不让人开,这到底是真想疏解交通啊还是就做做表面文章?
    交通拥堵的本质是什么?就是顺时车流量过大加上道路规划有问题,道路规划的改造你们说投资太大搞不定,那减少车流量总能解决吧?一辆汽车在路上占的面积,起码够停4辆摩托的,给点政策有的是人愿意骑摩托缓解交通拥堵,我是真不明白这限摩的意义在哪里。或许就是单纯觉得像东南亚一样满街摩托不体面、不好看吧,呵呵,毕竟出门有人给开道的各位不怕堵,要的就是个体面。
    要先死得快,就买一脚踹。这是北京禁摩的主要原因。铁包肉和肉包铁是不一样的概念。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