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医院遇袭死伤惨重,影响极其恶劣

位于加沙地带的阿赫利阿拉伯医院,于10月17日夜间遭受了一次令人发指的袭击。巨大的爆炸让医院收留的巴勒斯坦民众瞬间伤亡惨重,据初步统计至少500人当场死亡,伤者无以计数。阿赫利阿拉伯医院是一家带有基督教新教浸信会背景的医院,也是一家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医院。许多巴勒斯坦民众认为,这样的目标不会遭到以军空袭。因此,在袭击发生前,许多民众在此处避难。

加沙地带卫生部称,医院的爆炸是以色列空军引起的,而以军方面则指责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称是其火箭发射失败所导致的。

然而以军的说法疑点重重,遇袭瞬间的影像视频已经被拍下来了,不管是哈马斯还是杰哈德,都没有如此威力的火箭弹。火箭弹袭击以色列诸多城市的视频这两天也多了去了,其爆炸规模和威力比此次医院出现的爆炸小太多了。往往是重磅航弹才能造成此等规模的爆炸和伤亡。而且如果是火箭弹发射失败,在夜间误击,那么大概率会看到拖着明显尾焰的光点,撞击地面,这一点在过去的巴以冲突,以及俄乌冲突中都能看到,但现场没有支持这种模式的影像证据。那些被发到网上的所谓证据,全都是过去被拍摄下来的。

同时,在被拍摄下来的遇袭瞬间的视频中,有明显的急促且尖锐的破风声。这并不像是火箭弹在空中飞行的典型特征,反而更像是从空中投掷的高速俯冲的航弹。虽说声音不能完全当做证据来证明是谁发动的攻击,但以色列军方的说法显然有太多的疑点了。

此外,有一件相当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事情。曾任内塔尼亚胡数字媒体办官员的哈纳尼亚·纳夫塔利,在10月17日夜间发布了一条推特,声称以色列空军轰炸了一个位于加沙医院内部的哈马斯基地,大量的恐怖分子死亡。事情闹大了以后,他将这条推文删除了,并且开始指责是杰哈德发射的火箭误击了医院。

要知道哈纳尼亚·纳夫塔利不是什么地摊小报记者,这货一直就是个崇拜内塔尼亚胡的小迷弟,过生日还要发帖祝贺的那种。作为一个互联网“大V”,他主要负责的工作就是帮助以色列政府进行舆论战,审查所谓“反犹言论”,并且与以色列政府关系密切。以军轰炸后,他第一时间发布消息,耀武扬威开香槟。事情搞大了又开始删帖、造谣、带节奏、试图掩盖,实在是有点过于侮辱大众智商了。

媒体在这件事上站队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半岛新闻直接就说,这是以色列的空袭。而美国方面,在巴以冲突中,一贯为以色列洗地的媒体,则着重报道称这只是一场爆炸,巴以双方互相指责。英国媒体BBC在这件事情上,倒是没有跟着美国人的节奏走,他们在油管上发布的视频节目,措辞也是“空袭”,基本为医院遇袭瞬间的视频真实性背了书。

在外交领域,阿拉伯国家一致认定,这是以色列空军发动的袭击,以色列要为这笔血债负责。这件事情已经为拜登访问阿拉伯国家带来了负面影响。约旦方面表示,将取消拜登的访问。拜登原定于在约旦首都安曼与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埃及总统塞西和巴勒斯坦国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举行峰会,但现在峰会告吹了。

对于拜登来说,这相当尴尬,医院遇袭的事件发生于拜登即将到达以色列前的前一晚。由于此事的国际观瞻过于恶劣,对周边国家的刺激过大,局势已经朝着很难收场的方向发展。美国显然不希望以色列天下大乱,最近拜登也是公开反对了以色列彻底占领加沙的思路。结果还是出现了这样血腥的事件,拜登此次的中东之行,恐怕要屡屡碰壁了。

至于舞台中央的内塔尼亚胡,其声称的派出地面部队进入加沙,对哈马斯犁庭扫穴还没有到来。以军的动员状况堪忧,是主要问题之一。现在连轻武器、弹药、单兵护具等装备都不齐,野战餐食都得靠民间紧急募捐,估计短期之内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地面战斗。但以军近些天泄愤式的对平民目标的轰炸,也显现出了在没有足够的地面情报的支持下,空袭基本是没有意义的。与此同时,以色列人对内塔尼亚胡的不满情绪也在上升,不同口径的民调数据都显示,内塔尼亚胡在战后继续担任总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总的来说,此次事件带来的观感是,以色列在军事、政治,甚至对外宣传上,都在逐渐滑向彻底失控的边缘。在面临此次危机中,以色列没有爆发出像第四次中东战争那样惊人的团结,反而是歇斯底里,处处碰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