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32强巡礼:出道即巅峰的“沙漠之隼”——沙特

先说句文言: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六月徂暑正是2018俄罗斯世界杯鏖战之时,当公历2018年已经过完四分之一,的时候,虽然球迷们的目光依然被欧洲五大联赛和欧冠最后的冲刺而屏气凝神,但烹制今年真正大餐的炉火已经开始垒灶了。

32强巡礼也算是对世界杯的一个预热,而且在三月末的国家队热身赛后,各支参赛队的23人大名单至少能确定90%以上,所以在四月初做一个大盘点,对各队的实力评估和世界杯走势的判断也会相对更加精确。

坦率而言,笔者对32支球队的熟悉程度参差不一,比如像中北美的两支球队巴拿马和哥斯达黎加的阵容会让很多老球皮感到陌生。褚小有怀,绠短试汲,如果能对“大赛型”球迷起到最基本的科普效能,也算没有浪费笔墨。

32强巡礼的出场顺序按照这样两个原则:按照小组从A到H组排列;按照分档从最低档到最高档排列。

所以,A组的第四档沙特队就首先出场了。

500

对广大普通球迷来讲,大家对沙特队在世界杯上都有什么大致的印象?

2002年世界杯上,沙特曾被德国足足灌了8球,0:8的比分差点创造世界杯决赛圈历史上的最大分差。而且沙特在那届世界杯后的最终排名是第32名,一球未进,净丢12球(中国队偷笑)。

也许是德国人的这一闷棍实在是太猛,打的沙特在接下来的2006年德国世界杯上萎靡不振,而且接连缺席了之后的两届世界杯。换句话说,2010南非世界杯和2014巴西世界杯我们都未能看到沙特队的身影。

其实追溯起来,沙特队参与世界杯的历史,比起某些东亚球队来说(朝鲜、日本、韩国)要短的多,他们是和中国改革开放一同起步的:沙特首次参加世界杯预选赛是1978年的阿根廷世界杯。

本文的标题是“出道即巅峰”,为何?因为沙特队第一次杀入世界杯决赛圈所取得的成绩,足以让他们之后的世界杯的成绩望其项背。

1994年美国世界杯,初出茅庐的沙特队震惊了世界。当然那届世界杯虽然笑到最后的还是世界劲旅巴西队,但像保加利亚、瑞典等队黑马频出,沙特队其实也算一头不大不小的黑马:杀进了16强。

之后的三届,1998年法国世界杯,2002年韩日世界杯和2006年德国世界杯别说小组出线了,连一场胜利也没有拿到。1994年的两场胜利,仍然是沙特世界杯参赛史上到目前为止仅有的两场胜利,那场世界杯进的5个球,占到了沙特世界杯总进球数(9个球)的一半还要多。当年的沙特,给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莫过于奥维兰的千里走单骑,单刀直入,也成为世界杯历史上划时代的经典。

所有的亚洲球队,能在世界杯进球史上留下一笔的实在是寥寥无几,仅凭1994年美国世界杯的表现,沙特就超出了“重在参与”的遁词。

沙特在亚洲区预选赛中和日本、澳大利亚分在A组,这三个队放在一起,球评家们大部分都会认为日澳两国会携手直接出线,沙特最多也就是搞一个附加赛名额。

但是主帅“荷兰白头翁”范马尔维克(他可是在2010年把荷兰队带出了历史最好成绩:亚军)显示出了非凡的执教能力,最终靠着净胜球的优势险胜澳大利亚(只比澳2多两个净胜球)直接出线。

500

500

沙特的球衣颜色一向是主场白色, 客场绿色,很有伊斯兰风味

在积分相同的情况下,如果规则认为净胜球多的一方排名靠前,那么这就很考验各支球队的虐菜能力,这方面沙特做的不错,尤其是被球评家们认为可以搅局的泰国队,居然被沙特搞的找不到北。


如果看相互的胜负关系,那么澳大利亚就压倒沙特了,因为沙特对澳的战绩是一平一负。可见,沙特如果和澳大利亚在中立场地真刀真枪踢一场,还是袋鼠国稍占上风。

500

阵容分析,通过沙特队预算赛和热身赛的比赛,大致可以看出,以下几个位置可以确定为世界杯的主力:

守门员Abdullah Al-Muaiouf,1987年效力于阿尔希拉里队。

中后卫  Osama Hawsawi,球队的队长,1984年的老将和球队后防中坚,和门将同样来自阿尔希拉里队。

另一名中卫是Omar Hawsawi,出生于1985年,这两名中卫搭档还算默契,久经沙场,但年龄和体力是个问题。

左边锋Yahya Al-Shehri, 左边锋,1990年出生,身高不到170cm但脚下频率奇快,而且他也是沙特阵中少数几个有海外踢球经历的人。

前腰“沙特版郑智” Taisir Al-Jassim,1984年出生,代表国家队出场超过120场的功勋球员,阿尔阿赫力队的队长,他也是沙特中场的节拍器。

500

Al-Jassim打入对阵澳大利亚时的扳平一球

中锋Mohammad Al-Sahlawi,出生于1987年,目前效力于纳赛尔队。

边锋“沙特武磊” Nawaf Al Abed,边锋和伪9号。比武磊大一岁,1990年出生,在沙特预选赛中攻城拔寨立下汗马功劳。

500

客场对澳大利亚,Al Abed的头球助攻

在范马尔维克带领下,球队基本采取4141和4231阵型,熟悉荷兰队历史的球迷会知道,2010年荷兰杀入世界杯决赛的阵型就是4231阵。

前景以及分析

大赛前完成主帅更换帽子戏法,也是没谁了。

当亚洲区预选赛结束之后,本应该大肆庆祝的沙特队却传来很不和谐的声音,功勋教练范马尔维克因为不愿意把家搬到沙特居住,被土豪们无情解聘。更无厘头的是范马尔维克的接替者是在2017年曾被两次下课的阿根廷人包萨。

包萨仅仅在沙特国际队主帅的位置上呆了一个月有余,再次“下课”,包萨也创下了2017下课的帽子戏法(极少主教练能有这个记录吧)。紧接着,另一位阿根廷人皮济走马上任,成为沙特队的新任主帅。

这个皮济也是国际足坛走南闯北的老江湖了,出生在阿根廷,但后来却代表西班牙国家队出战过20多场,作为主帅的最光辉履历就是带领智利队多的2016年美洲杯冠军,风光一时无两。

500

范马尔维克一直拒绝把家搬到沙特

临阵换帅乃是兵家大忌,杀入世界杯之后的32强,几乎只有沙特队经历过换帅风波,而且一换就是两个,很显然,这对整支球队备战世界杯很不利,阵型的人员配备都是范马尔维克留下的,皮机是否要萧规曹随,还有待实战检验。

从球员配备上讲,沙特在亚洲属于二流偏上的水平,后防最大的问题是中卫和边后卫的配合默契度不够,中卫的防空能力一般,边后卫的回追能力差,经常被对方打穿肋部。

另外一个问题是,在西亚球队中,沙特的更新换代算是做的比较慢的,球队整体年纪偏大,所以到了世界杯这个赛场上,70分钟之后的体力是个问题。

500

左路被生吃

500

客场对阿联酋,两名中卫盯防不紧

其实几十年以来,中国队做客西亚的时候,经常在伊朗或者卡塔尔那里吃瘪,但是打沙特从来不怵,为何?因为沙特和中国队有同样的毛病:心理素质不强,所以经常出现惨案,时不时会出现0:5,0:6之类的比分。

这个心结其实在亚洲区预选赛中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最后时刻沙特能力压袋鼠国出线,主要是因为袋鼠国前面给自己挖的坑太大(连续被伊拉克甚至被泰国逼平)。

能走多远

今年的世界杯沙特能出线吗?希望极其渺茫。别说东道主和小组最强的乌拉圭,就是在另一只阿拉伯兄弟队——埃及队眼里,沙特也是不折不扣的菜鸡。本届世界杯的揭幕战就是东道主俄罗斯对阵沙特,虽然是历史上不乏小组弱鸟爆冷的先例(比如2002年塞内加尔爆冷战胜法国),但对沙特这样一只组织力和精神品质都非常一般的球队来说,小组赛能拿到1分以上便不算失败。

“出道即巅峰”的沙漠之隼,估计将继续延续出道即巅峰的神话。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