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兴亚人危机的锅,扎克伯格也要背么?
因“卖用户”被千夫所指的脸书,正面临更大的道义危机:卫报3日称,缅甸去年爆发的罗兴亚人危机被归咎于脸书上的仇恨言论,专家指责是社交媒体让这个国家陷入混乱。
2017年8月,缅甸军方与罗兴亚武装发生大规模冲突,罗兴亚人疑遭清洗,9月,综合各方数据恐有近10万人逃往邻国孟加拉。
这场危机爆发被认为与极端民族主义组织“马巴达”(Ma Ba Tha)在脸书的宣传有关。
这个小组有55000名成员,数据专家Raymond Serrato分析,从2016年6月,到冲突爆发的2017年8月24、25日,“马巴达”的脸书一共发了15000个帖子:
冲突爆发的2017年8月,帖子数量激增,互动爆炸式增长了200%。
他认为:“脸书绝对帮助了特定的社会成员决定对这场冲突的定义,”“尽管脸书之前就被用来散播仇恨言论,但冲突之后这种趋势更强烈了。”
在脸书的官方主页上,“让世界更加紧密互联”这句slogan仍高高挂起,但从美国大选开始,就频繁被打脸。
“卖客户数据”只是导火索,在数据商品时代,这不是脸书一家的做法,但它注定成为最显眼的一家。
匿名网络安全分析员对卫报称:“对大多数缅甸人来说,脸书可能是唯一的网络信息来源。”
缅甸有5300万居民,2014年只有不到1%的人接触互联网,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到2016年,缅甸已经是脸书用户最多的南亚国家。截至目前,有1400万缅甸人使用脸书。
英国“战争与和平报告研究所”想利用脸书,确认对缅甸军方不利的证据。
该组织分析员Alan Davis认为,在去年冲突爆发的几个月前,脸书就变得“更有组织,更可恶,更军事化”。
比如他们发现脸书上有人捏造故事,称仰光的清真寺正在囤积武器,来炸毁佛教塔和大金塔。还有许多其他妖魔化罗兴亚人的内容。
Davis向当地官方求证,官员称对此一无所知。
研究小组也试图资助当地媒体调查报道,记者们都以安全为由拒绝。
而另一面,,缅甸驻联合国调查员Yanghee Lee则指责“脸书已经变成一头野兽”,“极端民族主义佛教徒在脸书散布针对罗兴亚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仇恨言论,煽动暴力”。
“入乡随俗”,脸书已经是缅甸内斗外交的工具。
扎克伯格昨天回应,承认缅甸脸书上的仇恨言论“确实是个问题”(It's a real issue)。
“漏洞”要如何修补?
脸书发言人表示,相比如年,脸书负责管理社区的员工翻了一番,有大约1万4千人,到今年年底,将达到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