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小鹏新G9,确实挺用心

根据此前评论区的读者点菜,本来想国庆节试一下所谓在美国卖爆了的棒子纯电车起亚EV6,结果打电话过去一问EV6虽然到店了但是没上牌不能上路,于是棒子电动车试驾计划先往后排排等试驾车上了牌能上路再说。而其他几个想试驾的车型也都存在类似的问题,比如特斯拉新model3就要到十月底才能上牌。本来想着就算了,结果去商场想要游泳时发现健身会所关门跑路了,商场里闲逛时发现居然有新能源一条街,大量的新能源品牌,而第一个就是小鹏。

对于小鹏这公司吧我想也不用多介绍了,“蔚小理”三家里最理工直男的一个,而且前两年运营策略出了问题导致一脸要完蛋的样子。好在随着G6上市以及大众入股,小鹏也算是过了最危险的一环了,短时间里不用担心威马第二。恰好9月小鹏的G9上新款了,在店里一看正好是G9新款到店,就顺便看了看也约了试驾体验一下。比较有意思的是,接待我的小鹏销售长得神似我们的老朋友苏师傅,可以说是年轻了6岁而且发量增加的苏师傅。

好了,以下正文

G9这个车从技术上来说用料还是很实在的,用的是小鹏的扶摇架构(没错,小鹏和大众合作的首款车就是这架构)、800V以及碳化硅电机,也算是把技术给拉满了。但是G9的外形在我看来有些不那么的电动车,一个是车头太长太平显得很不电动车,一个是车头前端太平,看着就感觉风阻系数小不了,而纯电车对风阻系数是非常敏感的。两个激光雷达是在车头大灯下方位置,这位置的话对低位物体扫描比较有利,但总体路况信息掌握不如车顶瞭望位。而且激光雷达放在这位置总觉得很容易在碰撞中损坏,但销售表示激光雷达本体其实在车头较深处,一般碰撞没事。

500

如果G9的车头能这么处理,那就更像电动车了,而且风阻系数也能减小

500

这车头除了没进气格栅,给人的感觉就非常的油车

500

激光雷达位置

又长又平的车头带来的问题是驾驶座的视野被车头遮挡了不少,尤其对前方向下视野遮挡有些严重,开起来让人对车头近距离有些信心不足,前方向下视野盲区有些大,但车头轮廓线很清晰,前盖没有隆起来破坏判断,坐在里面整体视野感受不错。

500

驾驶座的视野基本就是这样

采用的是和理想L9同款的二连屏,副驾娱乐屏有防窥处理,主驾角度看不到副驾娱乐屏内容,避免了行驶中造成干扰,这点不错。方向盘是典型的两边按键+滚轮设计,实体按钮好评。中岛是我喜欢的设计,双倾斜无线充电位,而且不碍事不占地方。储物箱可以双侧开门。

500

主驾侧是看不到副驾娱乐屏内容

500

方向盘比较简洁,但是上面的钢琴漆面会成为指纹收集器

500

这种门把手是我最痛恨的,感觉很容易被夹手

500

驾驶座的腿部空间非常好,到底是中大型SUV

500

座椅虽然没有完全覆盖大腿长度有些短,但是座椅对腿部的支撑非常好。

再说说后排空间,因为G9采用了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所以地板高度相比其他电动车下降了两三厘米左右,而这两三厘米带来了更好的腿部空间,坐在后座时大腿可以完整的放在椅面上进行支撑。前排调整到位后后排依然有着不错的空间,膝盖大概有两拳多的空间。

500

后座空间大概这么个意思

500

后座椅背调节放在扶手侧,这个好评

本来以为后排这空间会牺牲后备箱,打开后备箱一看尺寸让人挺满意的。可能是可以选配空气悬挂的关系,车体上悬挂有一部分入侵了后备箱,挤占了空间。但就算如此这后备箱空间依然挺大而且很规整。最注重后备箱空间的夫人一看之后惊呼这空间真大,都快赶上一些旅行车了。

500

500

够深、够宽、够高,这后备箱空间挺让人满意的,我觉得上汽得好好学学人家

500

后备箱的下层空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500

就是这内饰以及座椅的缝线等细节,还是差了点意思

500

扫了眼底盘,全铝的前双叉臂,用料挺实在

先说说乘坐体验,试驾的是702MAX版,是单电机。作为一个悬挂配置是前双后五的车,小鹏G9的底盘表现很是出乎意料,让我颇为满意。在过井盖时震动处理颇为平缓,细小震动过滤的也很干净,给人感觉是调教是偏舒适取向,但又不咋开船。在高架上高速过上坡桥面的伸缩缝时,也是很干脆的啃了过去没有发生弹跳也没发生上下晃个三四回才稳住车身的情况,也没有发现加速抬头减速点头的情况。但是在高架上以80码行驶时有出现轻微的前后摆动的情况,属于不留意的话难以发现。总的来说底盘表现比我预计要好不少,远高于22款问界,比起ES6二代稍差一点。让我比较遗憾的是,没有配备HUD。

在乘坐了三人开着自动空调的情况下,城市综合路况下表显电耗百公里17.8度,对一个4.9米整备质量2.2吨的中大型SUV来说这个电耗成绩是非常好的,我的001在坐两人时城市综合路况电耗差不多是16.4度每百公里。小鹏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它那3D导航地图,比起如公版高德的平面地图,小鹏那融合了ADAS和XNGP的3D导航地图真的让人看着非常舒服,而且有立体地图与车道引导,在面对多匝道高架口时不容易开错路。

500

这个3D地图导航模式让人印象深刻

好了,接下来说说行驶体验以及XNGP的表现。必须得说在试驾中很明显的能感觉到小鹏的小心思,在试驾中销售特别提醒只能在他驾驶的时候开启XNGP,我试驾时不能开启。他说原因是小鹏的XNGP需要驾驶300公里加上APP上学习后才能开启,我试驾时使用XNGP就违反规定了,还表示他开车时开启XNGP与我开车时开启一样,我在副驾看XNGP表现就行。这一套里藏着的小心思我可是明明白白,说白了还是对自家XNGP的信心不是很足,而且有些智能驾驶表现(尤其是变道策略)在主驾上可以清楚看到,但是副驾上受限于反光镜等因素无法看清楚。对于这些小心思我也是看破不说破,尊重人家的规定。试驾时号称是要开着XNGP无接管地面道路上中环然后再开回来,但是路线的选择也是挺有意思的。选择的地面道路是双向8车道的宽敞主干地面道路,而且路况简单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之间有护栏隔离,说白了就是特地挑了个难度比较简单的试卷来答。那行,看看easy难度的卷子答得如何吧。

得益于双激光雷达,对正前方180度的路况信息识别很准确,连路口转向的公交车也能准确识别出来。但是因为是低位激光雷达,导致对正前方车辆前面的车识别能力不行,这点不如蔚来ES6的瞭望塔激光雷达,但是对正前方、斜向及两侧车辆识别非常精确而且距离也远,只是车机上ADAS刷新速度有些慢,显示没有蔚来那么流畅。XNGP下地面道路车道选择比较准确,没有发生乱变道的情况,车速基本是压着导航限速以及路牌限速开。对于交通信号灯能准确识别并且停下,在上高架的上匝道上也是准确识别并且开上去。只不过由于路况比较好,没能看出堵车时的表现怎么样。

500

十字路口复杂路况识别很准确

从匝道上高架后匝道口有两车辆犟在那停在路中间,XNGP也是果断切到右侧道路绕过停着的两车。只不过我考虑了下换我的话会选择从左侧绕开而非右侧。在高架上行驶时XNGP的表现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稳健的,没有发生需要人工介入接管的情况,也没有发生来回变道的情况。全程下来XNGP存在两个问题:

1.有一次向左变道时过于激进,在左后车距离不到两个车位时就进行变道。如果换成我的话会加速拉开与左后车辆的车距再进行变道。当然这是因为我每次变道都仔细观察才在副驾位发现这一变道激进的问题,一般人可能在试驾中坐在副驾时就没注意到这一点,如果在主驾上的话试驾人会直接发现并且把人给吓到。或许这就是小鹏不让试驾时开启XNGP的原因,也算是一种故意藏短的行为了。和销售说起这情况,表示这个变道确实有些激进,主要是之前变道策略比较保守被车主骂了,于是改的激进了些。

2.要下高架时在距离600米左右才从最左侧车道向右变道,连续变了三根车道才得以在距离下匝道400米左右时到最右车道。在我看来一个是变道时机晚了点,应该在距离下匝道1000米左右时就开始变道了。一个是虽然每次变道后是摆正了等两三秒再变道,从法律上避免了被认定为连续变道,但我觉得变道间隔依然短了点,我自己开车时除非立即就要错过路口不然不会那么紧凑的连续变道。

总的来说我觉得XNGP表现大大超出我的预期,不愧是目前国内top2的智能驾驶方案。比起极氪那开起来让人脑壳疼的NZP,小鹏这XNGP才叫智能驾驶,不用时刻提心吊胆给我来一些驾校学员的奇葩行为。至于复杂路况表现如何,这次没体验到,不知道会不会赛博认怂让人接管?回来时自动泊车也顺便体验了下,虽然慢了点但是一个正常车位一把就进去了,也算是合格。

对于小鹏G9这个车,试驾下来总体我是比较满意的,702MAX版(带激光雷达)价格是31万,这个价格和问界新M7的五座智驾版价格差不多。只不过问界新M7用的还是轴距2850mm的老平台而且是个增程式不是纯电,在电池上省下了不少成本。而G9用的是2998mm轴距的纯电架构,用的还是800V+碳化硅。如果要我选的话,在这两车中我会选择新G9,毕竟G9是个正经的全新研发的纯电架构平台。

试驾下来之后夫人拉着我兴奋的小声说:我现在改变主意了,我现在最喜欢的车不是ES6了,是小鹏这车了。呃……好吧,你说啥就是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