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大都落魄,从古至今,概莫能外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492980”推荐,来自《诗人常常就是孤独的,这或许就是诗人的本质》评论区,标题为观察者网用户_492980添加】

  • 落雕都督
  • 在古代,所谓的诗人,他们写诗只是业余爱好,他们都有各自的工作,或从政、或从军、或经商、或经营田产,就没有专门靠写诗养活自己的。

    所以,你看,李白杜甫这些大诗人,他们的日常生活都非常悲惨,就因为他们经常没有正经工作和收入,自己的积蓄挥霍完了,就只能靠亲朋接济度日。。。

说得好!完全同意你的见解。诗人大都落魄,从古至今,概莫能外。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到食指《相信未来》都倒尽了诗人的满腔苦涩。李白其实也如是,只不过靠着斗酒时时愉悦、麻醉着自己(如果生活在现代社会,李师傅说不定是个“瘾君子”。)遥想当年那些唐诗大家,其作品也属于小众文化范畴,原因盖出于古代社会读书识字人之人少之又少。所以,那些唐诗大家除了忍受不堪的生活以外还需要沉下心来,耐得住寂寞。因此,凡有志于此着必须做好物质和精神的两手准备。否则,不如去写写《废都》、《北京女人》等等世俗小说。关注度极高,容易成名,稿费也高。正所谓名利双收!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