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云| 刚刚,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躲过一场做空危机!
01十面埋伏
这段时间华为Mate 60系列持续火热,自9月初发布以来,凭一己之力,唤醒了沉寂已久的国产手机市场。新机一经上架便“秒光”,线下店也是人山人海。在当前并不算景气的市场环境中,犹如一缕春风。
等会大家会发现,“春风”的形容并不过分。
众所周知,Mate 60系列之所以引发全民追捧,是因为里面搭载了麒麟9000S芯片。这款芯片对华为意义重大,对中国科技影响至深,可以说是标志性产品。
当然,今天要讨论的并非它的经济价值,而是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先来看看中国面临的形势。从几件事说起。
就在中国网友为国家成功斡旋沙伊和解而高兴的时候,美国也没闲着。6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问沙特,7月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访问沙特,8月,《华尔街日报》爆出,美国和沙特正在拟定一项协议,内容包括:
1.沙特不得引入中国驻军;2.不得允许华为在沙特开展业务;3.沙特不得使用人民币交易石油;4沙特增产石油;5.沙特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
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美国为沙特提供安全支持,并帮助其发展民用核项目。中沙关系已然成了谈判的筹码。
另外,同样是8月,蒙古国总理首次访问美国,并签署两个重大协议,一是开放天空协议。二是向美国出售稀土。当然,这事后来有变数,走向诡异,未来不一定能成行。但不可否认,美国在中国背上插一刀的企图昭然若揭。
几乎在同一时间,菲律宾破船非法闯入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邻近海域。随后,南海风云再起。
再加上8月18日美日韩三国首脑在华盛顿举行峰会,启动一系列技术、军事领域的合作,“以抗衡中国和朝鲜”。
以及9月初,美国突然宣布,联合韩国在黄海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后面由于种种原因,原计划15天的演习,最终缩水成了5个小时。网友调侃,美军效率果然遥遥领先,15天的活5个小时干完了。
不管怎么样,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美国似乎要在军事和外交层面对中国进行全面围堵。
其实,相比力不从心的军政施压,美国在经济领域更加得心应手。
02做空中国
进入2023年后,人民币汇率开启新一轮下跌,自7月以来,在岸、离岸人民币快速走弱,创2022年11月以来新低,相继跌破7.2、7.3两大重要关口。9月8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最低下探至7.3682,创2007年底以来新低。
中国制造今非昔比,经济实力日新月异,人民币却大幅波动,为何?除了受美元加息的影响,还因为中国制造正遭遇史诗级狙击。
举个例子,自2007年iPhone发布以来,中国大陆一直是苹果最重要的市场和生产基地,绝大多数的苹果手机均来自这里。
十几年下来,形成了完善的高端电子消费类供应链体系,供应链企业包括无数的跨国企业和中国本土企业。
这些企业为中国解决就业,创造税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制造的科技含量。
很多网友总问,为什么美国制裁华为的时候,我们不能反制苹果?那是因为华为在美国没有产业链,美国制裁华为毫无压力。
而苹果却养活了诸多中国工厂,一旦制裁苹果,只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但是,从2023年开始,苹果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库克曾在公开场合宣布,将在2030年年底前,将苹果手机30%的产能转移至印度。
苹果同时还强迫中国配套产业链迁往印度。如果不迁,就不给订单。
从成本上来说,迁移产业链显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更何况还是去印度那种工业基础极弱的地方,单产业工人那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品率就让人头痛,再加上极具魔幻色彩的营商环境,那酸爽......
但苹果仍然坚持这么做。
联想到白灯亲自唱空中国经济的言论,以及境外媒体不停唱衰中国未来,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是在刻意做空中国。
关于做空中国的问题,我早在去年11月份就从金融角度分析过,目前看来,一语成谶。
如果中国企业被迫到印度建厂,将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国内产业工人大面积失业(事实上已经出现);二是搬迁过程中企业被掏空家底;三是到了印度后中国科技企业再被收割一波。
届时,中国几十年辛辛苦苦建立的电子产业就会遭到毁灭性打击。
去年年底开始,苹果强制要求17家工厂搬离中国,配合美元加息,人民币同步暴跌,这几乎是无解的阳谋。
再加上前段时间不断爆出“间谍案”,明显感觉到,中国已经“内忧外患”,正陷入“O型”包围圈。
这时候,中国真的需要一剂“强心剂”,需要用某种方式破局。而麒麟9000S芯片的出现,华为在极短时间内发布多款高端消费电子产品,成功打破僵局。
03忽如一夜春风来
一是向世界宣布,一切并不在美国的掌握中。一直以来,在中美博弈过程中,尤其是白灯上台后,中方都比较被动。民主党既立牌坊又耍流氓的搞法,让这边有种四面楚歌的感觉。
在外界看来,一切都在美国的掌握之中。这不利于中国找帮手,因为多数“谁赢帮谁”的国家会被这种微妙形势左右。
可是,麒麟9000S芯片出来后,全世界哗然!怎么就整出7nm(现在有说5nm)?完全没消息啊!华为不公布,谁都不清楚这芯片是怎么来的。
哪怕发布一个月了,明里暗里不知拆了多少部手机,仍然搞不清是谁代工的。
美国一向自诩情报能力突出,可在麒麟9000S芯片上,却被狠狠打脸。网友调侃说,1.台积电代工,台湾通共;2.三星代工,韩国通共;3.英特尔代工,老美自己通共;4.国产,围堵失败。你选一个吧!
中国有中赢、大赢、超大赢,没有小赢。
现在美国情报部门恨不得替华为承认芯片来自中国,可偏偏得不到任何信息。
对于大国博弈来说,未知是最恐怖的,因为不利于决策。细思极恐,按照中国的研发习惯,如今7nm已经量产,是不是意味着更高端芯片已经在流片?是不是意味着还有先进制程在研发?
那些试图利用芯片困死中国的美国政客有些蒙圈。内部出现矛盾。制裁真的有用吗?
一直以来,高华和战忽局都言之凿凿地说,中国没有顶尖人才,顶尖人才都润美国了,中国就会抄袭。可是,在如此严防死守的情况下,中国仍高速突破,这话还能信吗?
对美国来说,更难受的是现在单向透明。制裁中国后,中国先进科学技术曝光更加谨慎,美国企业根本无法得知中国先进技术的研发进度。
美国人把华为Mate 60 PRO大卸八块后得出结论,“华为麒麟9000S处理器使用了尚未在美国公开的美国技术”,把无耻演绎到极致。人家都量产了,你还未公开?是薛定谔的技术吗?
其实说白了就是被超越了,没脸了。
芯片尚且如此,那人工智能怎么样了?量子技术呢?超算呢?
于是猜疑链出来了。那些赞同封锁的人不会是通共分子吧?《芯片战争》一书作者,美国塔夫茨大学教授克里斯托弗·米勒叫嚣,应该进一步扩大禁售范围,这货不会是个卧底吧?难道简中网上的观海、振华、建国都是真的?
所以我们看到,最近美国政客在芯片禁令上的表态变得语无伦次。
这种局面无疑也给中国周边有些躁动的小国传递一个信号:中国可能并不像表面上那么被动。它们需要重新评估,真要绑到美国战车上吗?对中国而言,这种犹豫就够了。
04轻舟已过万重山
二是向美国本就三心二意的盟友宣布,中国有能力对抗美国。美国的朋友圈分好几个层级,第一档自然是盎撒后裔,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即“五眼联盟”,是真正的核心圈;第二档是核心利益紧密相连的,或者被美国完美控制的,如以色列、日韩,这些国家算核心圈的“外围”国;第三档是北约成员国。
每个档次亲密度不同,自然跟随程度也不同。
不过,即便是最核心的“五眼联盟”国家,也很难死心塌地跟着美国走。还是那句话,谁赢他们帮谁。
这些国家之所以愿意跟着美国围堵中国,一是迫于淫威,二是为了利益。打压中国制造,对于掌握高端产业链的西方国家来说是有利可图的,但是,一旦他们发现打压不了,联盟就会解体。
以荷兰为例,光刻机是它的核心利益。几年前,荷兰人信了公知理论,“把图纸给中国人,他们也造不出光刻机!”
于是撸起袖子上了。可是,几年后,荷兰人觉得自己有些蠢,怎么会相信中国人造不出光刻机这种鬼话?
而且,作为利益关联方,荷兰人更能感受到中国光刻机的威胁,或者说掌握更多信息。
等麒麟9000S芯片出来后,阿斯麦坐不住了,它们的CEO喊话:“孤立中国没有希望,他们会提出我们没想到的解决方案。”
很快,荷兰官宣,把光刻机订购截止日期从九月延期到年底。
和荷兰一起变脸的还有德国。
德国联邦政府于2023年9月12日上午宣布,华为等中国5G设备没有安全隐患,将继续给中国运营商颁发安装5G设备的许可证。
有趣的是,这条新闻在英文网几乎看不到报道,以至于国内很多人都怀疑是假消息。
其实咱们也能理解盟主的顾虑,毕竟这种新闻不利于团结,真要大肆宣扬德国的举动,这队伍更没法带了。
但是,谁又是傻子呢?
三是国内轻舟已过万重山。无论是躁动的小国,还是美国的盟友,都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对国内的影响。
用“万重山”来形容去年年底到今年的形势并不为过。一方面是疫情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以苹果为代表的产业链迁移造成的影响。
富士康走了,大量中国企业被迫到印度建厂,奔向未知。还有不少中国产商被直接踢出产业链。例如当年靠参与苹果产业链崛起的欧菲光,在苹果迁移的过程中几乎被玩死。
产业链迁移,意味着就业岗位减少,失业率上升。国产中低端品牌根本无法承接高端电子市场的过剩产能。
于是,社会上各种矛盾出现,加上各种唱衰的声音,人心惶惶不足以形容前一阶段的市场环境。
比起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前文提到的对信息产业的打击更加致命。
如果国内产生不了高端电子产业需求,中国刚刚形成的信息产业优势将很快荡然无存!
还好,华为Mate 60 PRO横空出世,国内消费内电子市场出现久违的爆款,而且是产业链完全在国内的爆款!萎靡不振的下游供应商们终于迎来曙光。
光学、面板、结构件等相关企业,因为华为的天量订单瞬间复活!类似于欧菲光这种几乎被苹果玩残的企业更是死里逃生。一改此前毫无希望、看不到出路的颓势!
从九月开始,大量企业开始招工,因为苹果离去造成的岗位空缺正在快速补上。
网上经常有人抬杠说,6999的Mate 60 PRO和月薪3000的我有什么关系?
还真有关系,如果没有6999的Mate 60 PRO,月薪3000将很快变成月薪2500,甚至2000,直至失业。
一个数千亿产值的上游商品,能带动的产值将是万亿,这就是制造业的魅力。
随着华为电子产品的再次崛起,相关产业链将不再被苹果要挟。迁移的风险太大了,以前没得选,如今有了华为,它们可以把产能留在国内。
而苹果也需要重新考虑自己的战略。惹怒中国市场,在替代品已经出现的情况下,失去的将不只是产业链,还有全部市场。
资本家是很现实的,但凡有这种可能,库克都没法孤注一掷。这是中国制造需要的!
05尾声
其实,我并不赞成把购买国货和爱国捆绑。但想想去年年底到今年9月份的种种,如果没有麒麟9000S成功突围,会是什么局面?
一件外国商品,如果它的产业链不在中国,它卖得再好,于国人有何益处?它只会蚕食国货市场,最终抢夺国人的就业岗位。
商品选择不应该和爱国挂钩,你有印度苹果,我有中国华为,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
可是你的国籍决定了,中国产品热卖和你息息相关,外国产品再好,和你毛关系没有。
我们庆幸,每次这个国家遇到危机的时候,总有人站出来力挽狂澜,但我们不能认为这一切都理所当然。
华为当然不是唯一的选择。中国制造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是复兴的希望,它由众多企业组成。
我想呼吁请求各位,在当下并不算好的经济环境下,如果可以选,尽量选国货。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之冻毙于风雪!这是我们可以做的。
全文完,谢谢阅读。
文章首发于个人公众号“观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