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汽车工人大罢工,经济和政治都出了问题

美国汽车工人联合工会组织14.6万工人发动的历史性大罢工,已经进入了第四天。这还是首次出现多州工人联合组织的,针对美国三大车企(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的大规模罢工行动。

工会提出的要求很明确,提高工人工资待遇和各类福利待遇。工会主席肖恩·费恩最早提出的要求是实际加薪46%,并在数年内执行完毕,在讨价还价后,降低到了30%左右。目前美国三大车企的工会工人合同,是以2019年为标准的。起薪约为每小时18美元,最高为32美元。这个标准如果以与我们日常生活更为相关的购买力平价(PPP系数3.985)来计算的话,税前收入大概是中国月薪12000到24000元这一档的,属于是涵盖了从收入不错到高薪的段位了。

500

然而问题在于,美国的通货膨胀一直在上升,虽说从同比数据上看今年的数据是在下降的,只是上个月有小幅度回升,但仅看比例容易被基数效应所误导,产生好像通胀已经降下来的速度。实际上,美国的数据叫上升速度下降了,如果看CPI的实际指数而非上升比例的话,就能发现目前CPI仍在高位,上个月是307,而2019年的时候,是在250到260这一档。也就是说,实际两年上升了约20%,且目前看不到下降的趋势。

500

也就是说,如果执行2019年的合同,那么UAW工人的工资,非但没有涨,反而缩水了20%,这确实是有点说不过去了。毕竟关于工资问题,人总容易产生一种心理,如果收入低那也许能忍,但突然缩水,就有点剥夺感过于强烈了。

从目前的信息来看,美国三大车企是拿出了涨薪的方案的,但问题在于工会方面并不买账,因为企业提出的加薪幅度太低了,只有9%到14%,这数甚至低于通胀幅度。而且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底特律车企的高管们近些年薪资上升了40%左右,大大超越基层工人。其实,工会提出的涨薪幅度也是瞄着这个标准去的,但看起来企业根本做不到。

主要原因还是人力成本太高,会让三大车企失去市场竞争优势。相比于没有工会的特斯拉和日资企业,美国三大车企的用人成本本来就高,如果以46%这个幅度来涨薪,那么届时三大车企的用人成本将是特斯拉等公司的2倍。

雪上加霜的是,美国三大车企正在处于痛苦的技术转型期。眼看着下一个时代绝对是电车的时代,而燃油车已经在近几年开始变成夕阳产业了。但是美国老车企的生意,还是以燃油车为主,虽说三大车企在几年的利润收益仍然是很不错的,但这确实是在以降低成本的方式,养着电车部门搞研发。福特今年7月的时候,公布了消息,预计其电车部门今年亏损45亿美元,高于其早前预计的30亿美元,随后福特还宣布减少今年的电车生产。很显然,如果人力成本进一步上升,那么老车企们用于技术转型的资金,势必遭到压缩。

更大的问题在于,拜登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在极大程度上是利好电车的。只要你这车大部分零件是在美国本土生产的,那么就可以获得全部或部分补贴。从美国能源部公布的数据来看,目前享受政策红利最多的就是特斯拉。其他几家传统车企也推出了自己的电车,但就销量还是差一些。不过拜登的削减通胀法案,是在刺激企业进行新能源技术转型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燃油车的换代。

500

那么问题来了,百万漕工怎么办呢?电车生产与传统燃油车生产不同,技术工人的转型也不是朝发夕至。2024年的大选也要到了,如果拜登的《通胀削减》法案加速了油车的淘汰,同步造成了工人的不满,进而造成罢工,那么大选还选不选了?

在这个问题上,特朗普就非常的聪明。他一直将自己伪装成了底层老白男工人的代表,声称自己能为其谋福祉。现在最新的消息,特朗普连第二次党内辩论也不参加了,准备去密歇根州会见罢工的汽车工人。也就是说拜登的《通胀削减》法案,从技术上看是进步的,是必要的,但从政治上看,法案执行力度越强,电车铺得越广,油车工人越不满,特朗普铁粉越多。说句抽象话就是,拜登越强,拜登越弱。

这种现实的矛盾,原本在上个10年世界经济相对和平发展的时期,并没有这么突出。尤其是技术转型的紧迫性没那么强的时候,确实容易被高增长掩盖。但是到了现在通胀高企,全球经济下行,需求收缩的时候,许多矛盾就会被摆到台面上。

其实啊,想解决通胀问题的道理看上去也很简单,无非是美国停打贸易战,地缘政策转向,让欧洲恢复和平稳定,不要在东亚惹是生非。但很可惜,自奥巴马时代以来的对华强硬政策,已经被延续到了这个时代。很多事情简单到你我都能看明白,但白宫那帮冷战活化石,却因为政治问题,不能这么办。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