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985要发力搞医学,省内老牌医学院校们还坐得住吗?
在华东六省中,尽管安徽省的高等教育资源还比较丰富,但其医学教育的发展尚有很大想象空间。中科大能否凭借理工科优势在医学领域实现“弯道超车”,进一步带动提升安徽省的整体医学实力,有待时间检验。
撰文 | 汪航
8月28日上午,坐落于安徽省立医院北区南地块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安徽医院(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正式揭牌开诊。
据悉,这是安徽省第一个全面开诊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即安徽省立医院)和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合作共建。医院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000张,有望满足安徽居民就近享有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求。
至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的医疗版图继续扩张,此前已拥有一家直属附属三甲医院和临床医学等多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安徽省医药生物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对刚成立五年多的中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来说,新医学建设已是可圈可点。
一位熟悉安徽医疗格局的业内人士告诉“医学界”,放眼安徽省和整个华东地区,中科大发展医学是“内有劲敌,外有瓶颈”——省内有安徽医科大学和蚌埠医学院等老牌医学院校,周边则有复旦、上交、浙大等水平顶尖的名牌高校。
在华东六省中,尽管安徽省的高等教育资源还比较丰富,但其医学教育的发展尚有很大想象空间。中科大能否凭借理工科优势在医学领域实现“弯道超车”,进一步带动提升安徽省的整体医学实力,有待时间检验。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安徽医院(图源:视频截图)
收编省立医院后,中科大被寄于厚望
“含着金汤匙出生”是前述业内人士对中科大发展医学的概括性评价,但在解释这句话之前,需要对安徽的医学教育和医疗格局有整体认知。
他介绍说,安徽省的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其综合性大学的分布也较为合理、均衡,既有中科大这所顶尖名校,也有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两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多所老牌医学院校。
其中,中科大作为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的院校,在安徽省最为著名,也是省内唯一一所985。早在14年前,中科大就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一起,成为国内首个顶尖大学的高校联盟(C9联盟)成员,并和复旦、上交、浙大、南大一起被誉为“华东五校”。
虽然中科大实力不俗,但在医学领域却长期“掉队”,始终缺少一所像样的医学院。2017年以前,中科大甚至还没有医学院及与医学相关的专业,在临床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上尚属空白。
而与“华东五校”里的其他高校相比,中科大在医学教育方面的缺位更显突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与浙江大学均拥有全国排名前几位的医学院,且附属医院数量成群,水平顶尖。即便是医学实力稍弱的南京大学,也拥有附属鼓楼医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等5所附属医院和长期的发展积淀。
“这是中科大决心发展医学的关键原因之一,同等级别的院校都在发展医学院,你不重视就会掉队。”前述业内人士表示。在中科大全面介入医学前,安徽省内最好的医学院校是安徽医科大学,但在全国的影响力有限,而大学的自身实力又对医院发展至关重要。
当时的局面是,安徽的医疗水平难以与周边地区竞争,跨省就医患者众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此前发布的《2017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安徽是我国患者流出最多的省份,而患者流入最多的地方则是上海。
近些年,安徽不断加快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尽快缩小与江浙沪医院的差距。该业内人士分析,将安徽省立医院打包给中科大,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就是祭出的“大招”之一。
2017年12月,在原生命科学学院基础上,由安徽省、国家卫健委、中科院三方共建中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同时,安徽省立医院作为中科大直属附属医院,成为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挂牌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并邀请中科院院士葛均波出任医院院长。
推动这一举措的合作方当时均表示,将携手推进中科大世界一流大学和安徽省立医院一流医院建设,同时力争四五年内将医院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综合排名全国前三十位的大型综合性附属医院。
中科大崛起后,安医大“坐不住了”
正式筹建医学院后,中科大近年来动作不断,发展迅猛。2019年,中科大获批设置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和生物与医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入选全国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
2020年,中科大获批“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22年,“临床医学”获批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也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此外,该校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目前还有生物医学工程在内的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实际上,随着中科大在医学领域“攻城拔寨”,安徽医科大学的地位岌岌可危。在此之前,安医第一附属医院是该省唯一一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复旦榜和科技量值“三大榜单”均入围全国百强的医院,被省内医疗界视为“全村的希望”。
但自从安徽省立医院成为中科大附属医院后,就开始有了起色。在《2018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中,安徽省立医院跃升20位至全国第79名,一举超越老牌名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为省内第一。而在未挂牌中科大的2017年榜单中,该院排名仅为第99位。
与此同时,安徽省立医院的科研实力得以提升。据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官方微信号2018年介绍,这一年,在中科大全力支持下,医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达24项,数量与资助率均创历年最好水平,位列省内医疗机构第一位,并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该院全年项目立项数量和资助经费均取得历史性突破。
自然指数(Nature Index)历年年度榜单显示,2017年底中科大拿下省立医院前,省立医院科研弱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已有追赶之势,2020年实现反超。直到2022年的榜单中,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位列全球医疗机构第45位,中国医疗机构第7位。
另一方面,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规模不断扩张,目前已开放床位5750张。“医学界”梳理发现,这一体量居于安徽省首位,超过安医附院的4990张床位数,同时进入国内医院的前十名。
前述业内人士认为,中科大与省立医院合作后,并没有走“跑马圈地”的老路到处合并医院,而是将重心放在了医学“双一流”建设和推进“理工医交叉融合,医教研协同创新,生命科学与医学一体化发展”的方向上。“它的目标是成为国内综合排名全国前三十位的大型综合性附属医院,还是比较务实的,目前来看希望很大。”
他预测,省立医院后续发展的天花板可能会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还有观察者提出,郑大一附院以一己之力将郑州大学临床医学带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之列,“安徽后续是希望中科大临床医学能在短时间内媲美华东五校?”
不过,多名受访者均认为,短期内,安徽省内医学教育的头把座椅仍将属于安徽医科大学。目前,安医大包含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等5所直属附属医院,另有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6所共建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底蕴可谓深厚。一个佐证是,根据最新的2021年复旦版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版,安医附院排名第75位,依然占据着省内第一的位置,安徽省立则回落至第95位,省内第二。
“中科大其实面临的问题,和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类似,都是附属医院不够多,实力也未达到最顶级。”前述业内人士分析说,南京大学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科评估弱于南京医科大学,清华大学为了建自己的医学院也是历经波折,“985学校想凭借自身实力去超越当地的老牌医科大学并不容易,好处是竞争有了,省内医学教育日后会越来越好”。
蚌医、皖医何去何从?
“医学界”不完全统计,安徽省现有超10所医药类院校,整体附属医院数量已达40余家,其中安徽医科大学以近20家附属医院的数量领跑。蚌埠医学院、皖南医学院(以下简称皖医)、安徽理工大学等同样有多家直属附属医院。
在“医学界”推出的2023中国医学院校综合实力排行榜中,安徽有4所院校上榜前一百。其中,安徽医科大学以全国30名的名次居于省内第一,中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则录得全国第44位、安徽省内第二名的成绩,蚌埠医学院和皖南医学院则分列全国第70名和第91名。
对蚌医和皖医来说,其实力同样不容小视。长期以来,碍于“医学院”名称制约,两所学校都在升格大学的道路上倾注了更多精力。且除了安徽医科大学和中科大之外,皖医和蚌医谁是省内更好的医学院校一直争执不下。
蚌埠医学院因培养出5名与医学专业相关的两院院士而在医疗圈声名远扬。要知道,在中国的医学高校里,这一数量超过它的只有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等寥寥几所高校。但从名气和存在感上来看,蚌医则是标准的“小透明”,它坐落在三线城市,地理位置和生源都不占优势。
蚌医成立于1958年。当时,为改变皖北地区人民群众缺医少药的局面,国家决定由原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安徽医学院(现安徽医科大学)援建创立蚌埠医学院。截止2023年5月,蚌医拥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9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从医学院角度而言,蚌医此前与泸州医学院、徐州医学院一样,均为地方医学院校中的实力派,但随着泸州医学院改名为西南医科大学、徐州医学院改名徐州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也多次向更名大学发起冲击。
2018年7月,学校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建成“全国知名区域一流的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奋斗目标。2019年1月份,蚌埠医学院与蚌埠市签署共建蚌埠医科大学战略合作协议,地方表示将大力支持学校的更名工作,并全力将蚌埠医学院建设成一所高水平医科大学。
此后,关于蚌医更名大学的事项曾多次提及,直到今年才有了定论。2月13日,安徽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2023年度第一批拟申报高校设置事项的公示》,蚌埠医学院更名蚌埠医科大学进入公示阶段。
和蚌医相比,皖南医学院还在为更名大学工作而努力。今年年初,安徽省教育厅印发文件,皖南医学院更名为皖南医科大学列入安徽省“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标志着学校更名大学工作进入关键时期。
截止2023年4月,皖医现有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教学医院23所,学校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入选安徽省高峰学科,3个学科入选省高峰培育学科。
多名安徽居民告诉“医学界”,在他们眼中,皖医没有蚌医的牌子硬,知名度也没有蚌医高。根据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蚌医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入选C-级学科,而皖医暂未有学科入选。此外,蚌埠医学院2022年安徽省理科除本科一批外,绝大部分招生类型投档分数及最低位次均高于皖南医学院。
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两所医学院校各有特点,整体差距并不悬殊。他们均在同一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且目前均未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有人认为,皖医想要实现“弯道超车”,或可以在大学命名方式上寻求突破。“皖南医科大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一想法也与皖医官方的表态不谋而合。还有人建议说,或可参考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更名做法,将皖南医学院更名为“安徽第一医科大学”,这不仅能凸显学校实力,也可以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不论如何,安徽省内医学院校的新一轮发展与竞争,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