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大家客观对待音乐和创作演唱他们的人,使用二分法看待这些事情
【本文来自《我听不了刀郎》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听歌的时候,当然希望所有音乐人都德艺双馨,完美无缺。但是事实上人毕竟是人,当你明白这一点之后,就不会那么积极或者极端的去搞啥追星活动了。用心的体会,安静的倾听你喜欢的歌曲,这一点就足够了。
毕竟当你听到一首歌,一声曲的时候,是很多人付出努力的结果,有制作人,作曲,填词,编曲,演奏,其实最后才是演唱者。所以当有个歌手的演唱打动你的时候,你得知道并不是她或者他自己独自做出得成果,当然我不排除真的有一个人做了所有得工作。
所以我可以质疑那英的作为,或者言论,当然有些言论事实上真的是捕风捉影,但是对于资本运作的类似好声音那样的黑幕真真实性我是完全不怀疑的,而作为那些台上的所谓导师说有些操作背景一点不知道我是不相信的,毕竟有好多人都未必只参与了一次节目。
那么现在我可以坦陈的说我非常喜欢那英唱的《默》,《白天不懂夜的黑》《相见不如怀念》等等,那英的确有很多歌曲非常对我的心声。反过来刀郎当年的歌曲我只能说相对不是太喜欢。另外关于这次的他的《山歌寥哉》这张专辑,出来之后我就全部听了一遍,即使很多人喜欢听《罗刹海市》,更喜欢它的歌词,但是对我来说这张专辑对我最大的惊喜反而是第一首《序曲》和最后一首《未来的底片》。这两首歌甚至单独听伴奏都让我如坐云端,这张专辑最后我把列表都删了就单独留下第一首和最后一首伴奏曲循环不断不断的听,旋律和编曲极度符合我的审美,是非常的完美的创作。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能遇到一个共同喜欢同类音乐,有共同审美语言的人是那么的罕见啊,不要苛求大家都喜欢同样的东西,毕竟人之所以为人,独立性就是其中的一个特性。
所以最后我希望大家客观的对待音乐和创作演唱他们的人,使用二分法看待这些事情,不要苛求德艺双馨,这是真正传说中的词汇,并不适合凡人,尤其是音乐人。
当你听说某个音乐人是个人渣,或者说某个人渣当上了成功的音乐人,这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现在,都不是罕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