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玩车的圈子来说,我相信再有10年,很多产品都能做到国产品牌替代的
【本文来自《自行车也要突破“卡脖子”问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话说人家禧玛诺主业卖钓具的吧(狗头)?
我08年开始玩单车,一开始随大流玩XC,变速器在shimano和sram间来回变,从低端的7速tourney,中档的X7、X9、Deore、XT到顶级的XX、XTR都用过。11年换了公路车,转投全意系阵营,变速器从Campagnolo的Centaur一路升级到super record,然后16年左右厌倦了退出圈子,车长期挂墙上当装饰品。
玩车的这几年刚好是民间单车运动蓬勃发展的时候,高端零配件几乎看不到国内品牌。犹记得那时候“厦门碳”是山寨碳纤维零件的代名词,很不好的名声,其他各家自行车相关企业大多做着附加值很低的产品,而且以代工出口为主,打磨自己品牌的少。
后来么市场培育起来了,技术升级了,产品迭代了,品牌意识也强了,慢慢就有质量口碑都自主品牌出现了,比如后来我把CP的shamal ultra轮组升级成了方远FAR的中框碳刀,感觉完全不输CP和fulcrum家的轮组,然后人家也是厦门的,你看,就像当年温州的皮鞋一样,用心做产品,市场总会给机会的。自行车市场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对玩车的圈子来说,我相信再有10年,很多产品都能做到国产品牌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