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制度是刚性的,就是分数线;美国的大学录取制度是一个黑箱,解释权永远在大学

最高院取消大学平权政策对亚裔有那么一点点好处,虽然不大。

500

500

有些民主党人的发言,看起来好像是反对,但是不知道怎么了,有一种……好像故意黑的感觉。

你们说是不?

刚才我转了那个生物狗Y博的说法。他写了一大堆,是明显在美国受了大量的宣传导致的。

先说这个案子,我有一点得承认,就是犹太人真的很善于搞政治,整个案子其实和犹太人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其组织者Edward Blum就是犹太人。

关于美国上大学的说法,虽然那位阿拉巴马大学的博士写了一堆,其实只需要抓住一个关键但核心的问题去问一下就知道问题在哪了:“那请问,美国大学的录取标准是什么?”

请不要跟我说什么什么被考虑,我就问“美国大学的录取标准是什么?哪一项占了多大的比重?”

我就这么说吧,没有,没有答案。

一个没有答案问题上,是可以大肆发挥了,他随便怎么写都是正确的。

那个“Edward Blum”不算什么白老头,其实是个犹太人。 他在为平权政策招魂,实际上不考虑种族的学校确实有,比如说加州理工。亚裔长期在43+%。他说“明确族裔只能是诸多考虑因素之一”,这就是混淆事实,其实这就是美国大学的问题。
99%的影响因素,也是之一。1%的影响因素,也是之一。

大家有的在抱怨中国的高考有各式各样的加分政策,地域政策。

你之所以能抱怨,是因为你准确的知道中国的高考制度。

举个例子,觉得黑龙江分数低对吧?

你移民到黑龙江不就得了?

中国高考制度是刚性的,就是分数线。

高考不是一个黑箱,哪怕你觉得不公平。

美国的大学录取制度是一个黑箱。

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录取,

你也永远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被录取。

这样的话,解释权就永远在大学,你每举一个例子,大学永远可以找到一个反例。

所谓的“考虑到什么什么情况”是毫无意义的,比如说SAT分数,高中分数,体育情况等等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这个情况“是在整体比重是占1%,30%还是50%。

如果美国的大学确切的告诉我,比如说体育占了20%,高中成绩占了40%,SAT考试沾了20%,志愿者项目占了20%,那么我可以根据分数的比重进行努力,我知道如何才能考进自己心中的大学。

糟糕的是:我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不被录取,或许是因为成绩不好?体育不好?志愿者没做好?我知道不好才能督促孩子更努力对吧。

更糟糕的是:不透明的政策甚至比按照种族录取更糟糕。

因为如果我早早的就知道哈佛是因为种族问题所以不录取亚裔,那我早早就熄灭了这个希望,我让孩子读州立大学,我不会再在常春藤问题上无休止的投入。

而在现实里面,亚裔家长为了进常春藤超额投入的,可不是一个两个啊。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