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战俘6中将叛变5个,其中一个拿战俘组了个“俄罗斯解放军”!
今天我们来聊聊二战期间的汉奸问题。咱们发现二战期间中国的汉奸人数特别多,多到什么状态?多到整个伪军具有统计就将近300万人,已经超过了日本军队的兵力。换句话讲没有这些伪军帮着他在后方剿灭共产党,维持治安,日本在中国统治是很难的。
可是我们发现同样二战的主战场苏联战场,苏联的俘虏我们上次节目就讲了就有五六百万俘虏,但是苏联出的这个苏奸呢?数量远远小于中国的汉奸,而且看看苏奸的数量和质量我们发现,在中国不管是底层还是上层,都有大批的人都投向日本。
这个咱们理解本身中国之前军阀混战,乱七八糟一堆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是为谁而战,所以思想上没有一个主心骨,那自然就是膝盖也软,见谁跪谁。
可是苏联那块我们发现苏联在苏德战争之前已经进行了20多年的社会主义教育和这爱国教育,所以,苏联的底层民众爱国思想是非常重的。
我们发现500多万被俘的士兵人员投降的数量非常非常低,而反过来讲我们发现,仗义每从屠狗辈,读书多是负心人。苏军的高级将领投降的人数远远高于普通士兵。我们今天就举一个例子,就是苏联最大的叛徒之一,是苏军的一个中将叫弗拉索夫。
弗拉索夫中将也算是苏军被俘的最高将衔之一了,本来他本人也是一个苏联英雄,领导苏联军队打了好几次漂亮仗,没想到在一次战役被俘之后,他没过多长时间就叛变了。这点很有趣,我们发现苏联有六个中将被俘有五个就已经叛变了。
按说在战俘集中营中底层士兵是遭受最大苦难的,可是我们发现苏军底层士兵的意志非常顽强,以至于有几百万人死在德军的战俘营中。而作为中将被俘虏的弗拉索夫,在生活上其实他没有遭受太大的苦难,但是德军一个又一个胜利,苏联又一个又一个失败,让他的信心全无他就要考虑自己以后的出路了。所以,他非常愉快的就接受了投降。
投降之后呢?他还发表了很多文章攻击苏联的统治,攻击斯大林的治理,认为只有跟德国合作,才是俄罗斯民族走向明天的希望。他甚至跟德军高级将领建议,你能不能让我从战俘里选一些士兵,组成一支军队,甚至让我成立一个政府,我可以效仿法国的维希政府,你们也成立一个能管理苏联的政府,在战后让我来接任。
可是他没想到这么廉价的投降是不值钱的,德军上层根本就不看好。他甚至有的德军上层都说,这个人根本就是个蠢猪和叛徒,我们根本就不搭理他。另一方面呢,在苏联战场的节节胜利让德国人认为,拿下苏联是迟早的事,而且希特勒从来就非常自大他认为,我这个日耳曼民族是高贵民族,你这个苏联的斯拉夫民族根本不配跟我合作。将来你就是我的殖民地,你殖民地有什么资格成立自己的政府呢?所以对于弗拉索夫这样一个中将投诚,他们根本就没当回事儿。
时间一直演进到了1944年9月,在苏联战场上德军这个疲态显现出来了,希特勒也意识到了,一时半会儿是打不下来了,这个时候大家才想起了还有弗拉索夫这么个人可以利用。那得了,还是让他从德军战俘中挑点人组成一支军队吧,弗拉索夫于是在1945年1月才好不容易从500万战俘中挑选了5万人。
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比例有多么悬殊,换句话讲,真正愿意当叛徒的苏联人还是少之又少。弗拉索夫把这5万来人组成了一个军队,还美其名曰叫俄罗斯解放军,弗拉索夫本来想指这支军队给他建功立业,调炮往里轰直接打下莫斯科,他也去当俄罗斯统治者,没想到战场的形式太急转直下了。45年1月份成立,45年2月3月这个苏军就快反攻到苏德边境了,所以弗拉索夫这个时候已经要考虑到了,不是怎么从德国人那地方活下来,而是未来怎么受到苏联人的审判了。这个时候,弗拉索夫分别去联系了瑞典和瑞士这两个中立国,商量商量能帮我把这支军队拉过去你们反正没太多军队,让我将来活着。
那俩中立国能理他吗?根本就拒绝了他这个要求。捷克斯洛伐克的起义者,要驱逐德国占领军,弗拉索夫一看这个机会来了,我现在帮捷克一把,将来能不能给我赎点罪呢?于是马上挥军进到捷克斯洛伐克,帮着捷克的起义人员打跑了德国的统治者。可是斯大林是什么样的人?他不知道你弗拉索夫的小心眼吗?斯大林直接命令捷克马上驱逐弗拉索夫,当然最后给他抓起来,我们苏联人绝对饶不了这样的叛徒。弗拉索夫一看形势不妙,马上飞奔向德国法国跑去。因为他知道一旦被苏联抓着了,绝对没他好果子吃。
一直到1945年五六月,弗拉索夫如愿以偿的向美英军队投降,他觉得我落在美国人英国人手里,怎么地也比落在我自己人手里要强。可是弗拉索夫忘了,美国人英国人会为你一个小小的弗拉索夫得罪斯大林吗?干脆美国英国直接按着雅尔塔体系规定,把所有的苏联被俘人员,全部移交给了斯大林。
那么弗拉索夫这样一个叛徒的结局是什么呢?斯大林明令所有的俄罗斯解放军,全部拉到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然后对主要的将领包括弗拉索夫进行绞刑,而且全国直播。于是在几千万人的共同注视下,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弗拉索夫被一个绳索结束了他罪恶的生命。所以我们也看到为什么苏联的苏奸少,就是因为每一个苏奸都会得到应有的下场。
二战时苏军拥有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女兵部队,背后同样有一段悲壮而无奈的历史。由于准备不周,苏德战争爆发后,账面实力强大的苏军兵败如山倒,纵观整个二战,被俘的苏军多达500万人。在国家有难时,连监狱里的罪犯都被临时组建成部队对抗侵略者,而本该受到保护的妇女也主动拿起枪,投身于伟大的卫国战争中。
然而,战争不是拍电影,正常人在面临伤痛和死亡时多少都会有退缩。不少苏军战士在陷入包围后选择放弃抵抗,不过,有些战俘的遭遇非常糟糕。当纳粹高层下达臭名昭著的“最终解决方案”后,为了发明效率更高的杀人手段,许多苏军战俘成了活体试验品。明斯克战役后,数以千计的战俘就被押到城外的战壕中被枪决,德军这样做,仅仅是为了验证哪种方式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处决更多人而二战中,共有超过80万女兵应征加入苏军,她们英勇的身影成为战场上一道独特的风光。不过,女兵一旦被俘,承受的伤害要远大于男兵,不少颜值高的苏联女兵成为德军军官觊觎的对象,为了活命,其中有不少最终选择屈服,投靠敌人,这其中就包括我们这篇文章的主角——安东尼娜·马卡洛娃。
马卡洛娃在二战中不算啥大人物,也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事迹,二战爆发后,怀着一腔热情,她在第一时间内就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1941年9月底,她随部队参加了惨烈的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此役苏军异常重视,投入兵力多达百万,却在德军的进攻下迅速崩溃,最终有约67万人被俘,可谓是损失惨重。当马卡洛娃从死人堆中爬起来时,德军已经打扫完了战场,换句话说,马卡洛娃大难不死。如果她能够战胜困难回到部队,很有可能会被苏军高层塑造成英雄事迹而广为流传,如今也是为人称道的女英雄。然而,吓破胆的马卡洛娃却选了一条不归路:她走向了德军的控制区。
马卡洛娃先是隐藏她苏军士兵的身份,悄悄地勾搭上一名纳粹军官。这名盖世太保的小头目给她安排了一份“警察”的工作,名义上是维护秩序,实际工作内容却恐怖得令人发指:马卡洛娃要亲手处决自己的同胞。刚开始,马卡洛娃还心存愧疚,最初每次工作时都会喝到断片儿,选择用酒精麻痹自己。然而随着工作不断上手,马卡洛娃心中的罪恶感也越来越低,她甚至能在杀掉同胞后将尸体上的首饰和好看的衣服剥下来据为己有。
正是用这些首饰和衣物,马卡洛娃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她成功混入了德军军官的圈子,成为一名“上流社会”贵妇人。实际上,德军军官对这个苏联妇女根本就看不入眼,只是把她当成一个好看的玩物而已。直到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后,苏军彻底夺回战略主动,发起了气势如虹的战略反扑。苏军每夺回一座城市,除了肃清德军外,还会抓捕那些背叛祖国的叛徒。这其中有不少和马卡洛娃一样遭遇的女性,她们曾经是光荣的红军战士,最终却被活活绞死在公众面前。
然而,当苏军收复马卡洛娃所在的地区时,她恰巧因外出看病而逃过一劫。
随后,马卡洛娃失踪。由于她的名字在苏联太过普通,完全重名的就有近千名,因此,马卡洛娃一直逍遥法外。直到1976年,一名地方官员偶然发现自己辖区内有个名叫安东尼娜·金斯伯格的妇女身份存在疑问,经过调查后人们才发现,此人便是当年叛逃的女刽子手。此时,马卡洛娃已经与一名退伍军人成家,还育有两个女儿。不过苏联方面丝毫没有手软,他们立即将马卡洛娃逮捕,并将她推上法庭。(更多精彩请关注“晓伟看世界”)
据统计,马卡洛娃为德军屠杀了超过1500名苏军战俘和无辜平民,但她在法庭上的辩护令人无语。马卡洛娃称,自己曾经加入苏军,已经尽了保卫祖国的义务,至于叛逃不过是为自己谋一条生路罢了,她不该为此受到谴责,她同样也并不为此感到愧疚。她还说,自己能够想起绝大多数被她亲手杀害的同胞死前的表情,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如果要给自己的过失判罚,“自己的罪行顶多只能判3年”。马卡洛娃的辩护令苏联全国一片哗然,最终,法庭毫无犹豫地判处死刑,不给任何回旋的余地。
为了鼓舞士气,苏军最高统帅部曾在二战中颁布“第227号命令”,宣布不做抵抗而投降的士兵一律按叛国罪处理,连家属都要受到牵连。这样的命令颇为诟病,不少士兵认为自己在为国家流血牺牲,国家却拿他们的家人当把柄,为此,数以万计的苏军士兵与国家反目成仇,这个问题至今也存在较多争议。然而无论出于何种理由,背叛国家的行为最终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若干年后,历史只会记住这样的壮举:在苏德战争最困难时,更多的苏联军民选择团结在领袖斯大林身边,用生命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